“难呀。昨天群众都闹起来了。就因为地少,不给计划让他们种蔬菜。还能挤出地来租给你?我也是抢了个先手,程叔,也就是我导师,他给我的机会。
当时我也担心呀,投了钱会不会打水漂。没想到,在这穷山沟里,他还真让他把事办成了。别看他神叨叨的,那智商绝对比得上爱因斯坦。”
“我看他象宝强哥演的那个树先生。”顿时大家都笑喷了,陈悦无奈地摇头。
程洪不停地打喷嚏,心里暗骂,又是谁在后面说我坏话?我现在在群众中的威信那么高了,谁还敢说我坏话?布继录?不可能......
布继录也在打喷嚏,彪子关心地问道:“叔,感冒了?”
“没事。”布继录摇了摇头。
“布承宗最近有点不对,昨天在狸冲组呆了一整天,早晨看着他进去,晚上才出来。他是不是因为没选上干部恨上你了?”彪子担心地问道。
“想什么呢?”布继录捏了捏鼻子说道:“承宗跟我说过,他现在犹豫是出去打工还是留在家里种菜。我建议他在家里种菜算了,我可以多给他一些计划。他在向狸冲组的人取经呢。他毕竟还欠着我五万,家顺两万块钱呢。”
“这就好,我担心他要对你不利。”彪子讨好地说道。
“他?曾正明说要动我我还担心,他现在能翻出什么浪花来?”布继录自信地说道:“对了,增减挂钩项目完成得怎么样了?”
“都完工了,就等着验收。”彪子汇报道。
“还有一些地方得整改,象......”布继录指出了几个问题之后再严肃地说道:“现在是我分管国土,也管增减挂钩工作,你可不能糊弄我给我丢面子。”
“叔,你放心,我一定帮你拿回支部书记的。”
“不叫支部书记,我现在还是第二支部的支部书记,是党总支书记,得多学习。”布继录瞪眼说道:“你呀......”
“对,拿回合江村党总支书记。”
“那个......你也让你的那些小弟不要整天游手好闲,可以学着种点蔬菜嘛。一亩一年下来就差不多有万块钱。”布继录抽了抽鼻子继续说教起来:
“还有呀,我计划搞个工厂,作坊格局太小,要搞就搞个工厂。我想了,最好项目就是粉皮厂,我得比曾正明搞得更好才行。工厂就建在祖屋里,你来不来一股?”
“叔的事业我当然来一股。”彪子忙兴奋地说道:“跟着叔保管赚大钱。”
“这事就交给你来办。”布继录认真地说道:“找个工厂联系一下,先把设备订回来。等赚钱了,我们再找个地皮弄个大的。”
“叔放心,我保证办好。”彪子拍着胸脯保证。
“还有呀,就别找承宗的麻烦了,人家都被你整成这样,村干部也没得当了。”布继录又说到布承宗的问题上:“我知道以前你们之间有矛盾,现在人家都这样了,恩怨也该了了。”
“叔,我不会再针对他了,就一小人物。我只是防着他而已。”彪子忙解释。
“去吧,你看现在的效率都那么高,你也得给我办出有效率的事来。告诉东子,最近也别给我折腾,再折腾他也会有麻烦。”布继录再次叮嘱。彪子小跑地离开。布继录摇头叹气,现在越来越觉得彪子的层次太低,办事越来越靠不住了。
可是他手底下没有,不靠彪子办不成事儿。他其实没有好好反思自己,他混成现在这样子更大的原因就是彪子,或者说他很多事让彪子出面造成的。彪子是什么人?合江村最大的反派。
进入六月份,五月份的网店销售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在网店销售中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但程洪还是不满意。要知道多了十多个品类,而且货源也比以前足多了。
不过当前没有销售上的压力,程洪也没有以前那么急了。他现在也没有时间去管这些事儿。县里的文件已经下发,第一批十三个贫困村每个村三百万的项目和资金安排计划。也就是近四千万的项目要马上组织实施。
合江村属于第一批项目村。重点放在了后山村,项目的重点是交通,把整个合江村到组的公路全部纳入到项目范围。剩下的资金也用于从前山村到后山村溪道的治理。水利设施的建设程洪没有考虑,他认为现有的渠道更环保更生态。
现在村里有钱了,每个月网店就可以带来两万多块钱的收入,还有陈悦交的租金和管理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渠道清污的费用村里承担得起。
增减挂钩项目马上就可以验收,奖补资金也会很快下来。答应群众奖补房子改造的资金也要兑现,而且还要推动群众进行改造。
老刘也连续开了几天会议,正如程洪所说,换届结束扶贫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第一步就是要求工作队打卡,按打卡进行考勤,每月不得少于二十二天。待遇是一百一十块钱一天,下乡补助七十,再加伙食补贴费四十块。
贫困村工作队办公经费三万,非贫困村两万,对经费的使用也有明确的限制。帮扶责任人下乡补助是一百五十块钱一天含交通费,每个月不得少于一次。
方案出台后,一片哗然。乡村干部意见很大。特别是村干部意见更大。工作队每月二十二天每天一百一,也就是二千四百二十块补助。而村支部书记还是一千二,村干部不足一千。做一样的事情,村干部的报酬还不够工作队的补助。
县里在这压力之下最终表态提高村干部待遇,支部书记不少于两千,村干部不少于一千六百。虽然还是不够工作队的下乡补助,但风波还是平静下来了。
搞得工作队里外不是人,镇村干部说扶贫这事是工作队的责任,他们拿这么高的补助就应该承担这么重的工作量,甚至还有人说不要工作队他们来村里开倒车。
工作队的抱怨,这么辛苦我宁可不到乡下来,也不要这点补助。我在这乡下也得吃饭,还得往返县城开支。
归根倒底问题还是村干部的待遇太低,他们只是通过这种理由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不满。能平息下来,关键还是他们讲党性。想想农村人的收入,有这么高也过得去了。想想以前的工资待遇,现在应该满足了。
曾正明他们都没有说什么,那怕是还看见群众在赚大钱,他们仍然很平静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协调群众与配送中心的矛盾,协调网店的供货渠道,还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做好项目扫尾工作。也在做新项目的发包准备工作。
老刘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请村干部吃了一顿大餐。村干部都知道老刘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程洪给村干部指点了一条路,让他们与群众合资办作坊。他一直认为工资待遇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村干部得有自己的产业,有自己的赚钱路子。程洪自己不能参与经商,这是纪律。但村干部有这个优势,那怕是赚成千万富翁也不违纪,为什么不利用这优势呢。
角度不同,想法也不同,结果就更不同,程洪找的是一条正确的路子。找对了路子的村干部还不象布继录一样?开着小车上班,贴着本争着做书记。他布继录会计较这点报酬吗?
程洪同样安抚了李塘村、松树村和何家村的村干部,同时给了他们每人五亩蔬菜的指标。并与陈悦签订了购销合同,也让四个村的村干部小激动了一下,谁都知道现在种菜是个赚钱的行当,就是拿不到种菜的计划。布继录都用这计划来安抚布承宗。
真是地域不同待遇不同呀。合江村的人要是知道程洪用这种手段来解决村干部的思想问题,只怕他们又得激动一下,合江村每户村民享受的都是其他村村干部的待遇。
镇里为了项目实施的问题开了一天的党政领导会议,就研究县里的六十七号文件精神,研究项目的发包方案。资金是固定的,一百万你做了两百万也只能拿一百万。项目工程量也是固定的,少做了工程量得扣你的工程款,节余的县财政拿回去也不准用到其他地方,多做了工程量没有钱补给你。
也就不存在投标的程序了。但又得体现工程发包的公平公正性。让何明头疼不已。三千万,不是小数目。真要是出了问题,他这个党高官就当到头了。
抓阄,最终在程洪的提议之下采取抓阄的方式也确定工程的施工方。抓阄也得讲方法讲程序,又结合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出一套程序出来。
方案也就出来了,然后召开了支部书记、村主任、工作队长会议,在会议上充分讨论,方案就确定下来。抓阄方式不变,只是程序上做了微调。
项目公示,合江村的项目公示在了网站上。然后就是招投标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公示,合江村也是在网上。没有谁说抓阄不公平,也没有谁说这么做不对。评论少就有点冷场。
彪子得到信息后马上赶到布继录家。布继录也正在家里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