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可爱了(1 / 1)乐江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了一辈子,真要是让我们闲下来,心里反而会空落落的。天气好就出来摆个摊,天气不好就在家里歇着,又不辛苦。还是村里想得周到,星期六星期天,孩子们也出来摆摊的。给孩子们赚零花钱的机会呢。

这叫提前让他们接受商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商业意识,为合江村储备人才。村里的人都支持孩子们出来做生意。孩子都不找家里人要零花钱呢。

心气高的孩子还想赚自己的学费,卖起来可卖力了。还有几个孩子准备到县城去推销,村里很支持,要到县城建一个供货地点,专门为他们服务。”

“这都是村里组织的?”

“是老布出的主意。”听到老人提及布继录,李明哲象吃了苍蝇一样。但他不得不佩服布继录这长远的眼光。

“可现在游客不是很多呀。你们的生意......”

“呵呵,这你就不知道了。那个游客不是一次拿十多二十盆的。我们这里实惠呀。小伙子,要不也拿二十盆?给你打个折。”

李明哲有些难堪,还用上激将法了。让他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最后还是拿了十盆,老人帮着他搬上了车。

“大家对李明哲李镇长是什么样的评价?”付了钱之后李明哲好奇地问道。

“他?别提了。”老人明显有些生气:“就一个小人。要我见着他,一定吐他一脸唾沫。要没他搅局,我们合江村还会更好。他这人......”

老人还没有说完李明哲已经开车离开了。他那还敢呆在合江村,要是老人反应过来认出他了,他还真有可能走不出合江村。太吓人了......

“不对呀......”老人马上反应过来,刚才做生意的人就是李明哲:“%¥#%……&……&”老人指着李明哲的车顿时大骂起来,把李明哲付给他的钱扔在地上不说还踩了几脚。好一会儿才不舍地把钱捡起来,把上面的泥土擦干净。再有意见也不能跟钱过不去。

老人拿出一个电话,把情况向布继录汇报,正好跟上皮作家商量花卉节的事情。布继录把情况一说,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老人家太可爱了......爱憎分明呀......”韩家信笑得回不过气来:“仰韶,这事得记下了,得写进去。”

“还早呢,才几万字就想着这篇了。”皮作家强忍住笑意。

“我只是说记下来,算了,还是我记下来吧......”

“算了,别整这些没用的。还是商量一下花卉节的事情。我们的品类很多,先得确认一个品类吧?”老刘笑道。

“梅、兰、竹、菊。梅花在冬季、兰花在春季、菊花在秋季。兰花季节上虽然赶得及,但我们的品类还是太低端了一些。梅花我们种植量不太,就算把李塘村的都搬过来也形成不了规模。

我觉得菊花最适合我们,而且我们也一直是拿菊花作为主打产品。到时候以菊花为主,四季兰为辅。再把豆燃的盆景搬过来装点一下,应该就有点场景了。”皮作家不愧是文人,先从四君子入手。

“行,就订为菊花节了。合江村菊花节。”老刘认可了皮作家的提议:“那么这展示怎么设计呢?”

“就开放式吧。从去年开始我就布了局。”皮作家继续说道:“每家每户都种了一些竹林子,也种了一些梅树。可惜规模有点小,特别是梅树都没有长成。但还是可以应个景。将来长成了,看头就足了。

配上兰花和菊花,这四君子就全齐活了。趁现在还是栽种的季节,我们可以扩大一些产能。为菊花节做准备。”

“有李塘村作后盾,我们应该能应付得过来。”曾正明想了想说道。

“不行,主要还得依靠我们自己。”皮作家马上反对:“而且还得增加一些品类,特别是那些珍贵的菊花品种。听说陈悦的科研基地开发了一些,刚试验基因技术,在珍稀品种培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有了这技术......”

“别这么看着我。”大家对转基因农作物是感冒,真要把这技术应用到蔬菜上可能要毁了兴悦公司:“不是转基因,也没有应用到蔬菜。我也不懂,只是通过一些技术,降低珍稀植物的育种难度。

听说只是取一些细胞......对,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克隆。这技术人家早就掌握了,要不然楠木、红豆杉这些树苗也不会那么便宜。我晚上跟陈悦联系一下,让他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他要进军绿化行业?”布继录好奇地问道。

“也不全是,重点还是要蔬菜上。”皮作家解释道:“他们是育苗育种基地,总得要多搞些品类。就算是转基因技术应用到观赏性花卉上还是可以的嘛。”

“陈悦是一个有脑子的人,这事我们也不要操什么心。小皮,这事你来负责。村民们的配合还得老布出面。

另外,我们把与何家村打擂台的事放到合江网上去。他伍万荷用我们合江村来刺激何家村的群众热情,我们也可以用何家村来刺激一下我合江村的群从热情。”老刘做出了决断。

“这事还是我来吧。老布都忙得抽不出身来。”曾正明笑道:“这菊花节的准备和操办的事都交给我。宣传属于政工工作,也应该由我来负责。”

“好吧,我就不争了。”布继录微笑地放弃了这份事:“我正在设想搞喷灌系统,这事陈悦早就有这个想法,我们只要布管就行,资金全部由粉皮厂的利润承担。这事我们要议议。

三千亩地,按现在粗放式的种植模式,也就是发挥三千亩的效益。装了喷灌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力,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二十三十亩的菜地。而且我们还得推广大棚种植,这样三千亩就可以变成六千亩,一万二千亩的产出。

刚才大家都在计算我们怎么在擂台赛中胜出,认为何家村的农艺品潜力要比我们好,我们的发展受到资源的限制。我们就从节约劳动力和充分利用资源上下手。这叫集约化生产,工厂化生产。”菊花节的事情商定,布继录把他的设想也拿出来在会议上做决定。

“我......我们怎么没有想到?”老刘有些惊讶地说道。

“我也是刚才在陈悦的育种基地突然想到的。平时我们去看,没有发现而已。他们的育种棚引进了一些新技术,一亩变成了十亩不说,还十来天就可以出一茬基苗。他的技术员介绍,这技术可以应用到蔬菜种植上,只是投入的成本太高。”布继录解释起来:

“现在大家都赚了钱,可以投入嘛。钱不够,我们可以慢慢地增加投入。喷灌必须得先搞起来,浇水浪费的劳动力成本太大。有条件的可以先搞一亩两亩的大棚,先把大棚技术吃透,然后再慢慢发展。”

“老布,你的鬼点子越来越多了。”曾正明笑道。

“其实很多都是老程想出来的。让孩子们卖花卉这点子就是老程说的,人才培养也得要有长远计划,要大力支持和投入。我只是落实他的建议而已。”布继录微笑道,刚才李明哲闹笑话就他很淡然。

“看来我错怪了小贱人,他还是挺关心我们合江村的嘛。”老刘这才放下心结。

“他躲着我们,为什么你们还那么配合?”布继录摇头说道:“有必要那么小心吗?他都不怕李明哲他们找麻烦,我们反而受到影响了。你们没发现就数我到老程那里的时间多?人家现在是大师摆上了谱,我们得虚心请教呀。呵呵......”

这话风一转,马上就黑了程洪一把。不过布继录的话让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程洪是有些不方便到合江村来指导工作,但他们上门请教才正确。反而怪人家不上门指教。老刘老脸有些红,对于他来说特殊一点,有些抹不下这老脸。

“他现在在何家村搞了一套理论。”大家都看向布继录:“干部个人的威望来源于公平公平和廉洁奉公。而村组织的威信来源于正确的领导,正确的领导就是让群众发财赚钱。

村组织有了威信,群众还能不听村里的?赚得越多,群众就会越盲目,这样就可以一呼百应。最难做的让群众发财赚钱都做到了,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想想我们合江村,何尝不是这样?我老布都能一呼百应了。”

“老布,怎么这话到你嘴里就变成铜臭味了?”皮作家翻了一下白眼:“人家说的是受到实惠赚到钱,到你这变成了发财赚钱......还盲目......还一呼百应......过了。”除了布继录就数皮作家跟程洪接触多了,这话他也听到过,而且是从程洪嘴里听到的原话。

布继录不好意思红着脸地解释:“这样说更通俗一些嘛。反正就那个意思,说实话,这道理是真理呀。你看看,没饭吃时,谁能让群众吃饱饭就是好组织。没钱,谁能让他们赚到钱,那么就是好组织好领导。不是这样吗?”

“我的天呀......”韩家信的三观都要毁了:“抹黑.......这是抹黑......”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么出台的?不就是为了能吃饱饭?正确吧?还抹黑呢。抹黑什么了?”布继录翻了几下白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