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八章 当局都迷(1 / 1)乐江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书记,县销售公司的问题应该不在你解决的职权范围内吧。”曾正明很认真地说道:“我知道你的想法。我记得这事发生之前老程就分析过,你也应该向县领导汇报过吧?可是结果如何呢?

如果他们引起重视了,这问题也就不会暴露出来。也不至于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要知道对于我们四个村来说很不公平,受了这池鱼之灾。

我和老刘还看得开一些。老布、录华、明桦和家贤都在气头上。都在强忍着没有找李明哲的麻烦,按捺着性子做部分群众的工作。一旦群众知道了真象,这事就更麻烦了,只怕菊花节都会搞不下去。”

“这......”何明还没有考虑到这一层。真如曾正明所说,只怕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你们做得对,这事一定要处理好。能不能想办法联系上程洪,让他来一趟。这事呀,也只有他能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只怕很难。”曾正明很直白地说道:“有些事对他伤害太大了。放谁身上,此时也不会搅和进来。再说,鲁县长和余书记会信任他吗?还有,有李明哲在,只怕老程也干不了什么。”

何明无语地看着文件柜,曾正明接着说道:“不是老程心眼小,而是老程的处境决定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他心里象明镜一样,所以他选择了回避。”

曾正明没有很明显的批评何明,但何明知道曾正明对这事也很有想法,只是通过自己的方法含蓄地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看鲁县长和余书记的个人想法。如果他们能信任老程,老程才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不信任一切仍然只是空谈。”曾正明继续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与老刘的观点是一致的。

来之前我们俩就分析过,因为我们对老程太了解了。这事最终表现在,县里启动对李明哲的问责,然后县领导找老程问计。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等同于鲁县长和余书记先向老程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再不耻下问。程洪主动一点也只是省了不耻下问这一环节。

而何书记你要想达到目的,只能说服鲁县长和余书记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怕最后也是落得个不好的下场。这是老刘分析的,我还没有这水平。”曾正明说得很诚肯,基本上是原话转述。

何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当局者迷呀。我们都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事可怎么办为好?”

“其实呀,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先稳定好基本盘和主要产业。把烂肉主动割掉。”曾正明也叹了一口气:“这些小损失我们还是承受得了,缓过劲来,我们仍然能保持现有的势头发展经济。

陈悦和琼丫头也谈及县销售公司的事,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处理。马上对马子坪的作坊进行整顿处理,然后向社会公布整顿情况,对相关人员启动问责程序。只有表明足够的决心,取得消费者的谅解才能化解当前的危机。

这些我不懂。他们还提及义乌假货危机的政府处理案例,说政府把一系列的打击假货的力度和进度向全国进行公布,再通过危机公关的手段进行宣传,最后才把假货地名的帽子给摘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处理方案。”

“好吧。只能这么汇报了。”何明无奈地摇了摇头:“我马上去找鲁县长和余书记。”曾正明让他醒悟过来了。陈悦和琼丫头的建议是最佳的处理方案,程洪也不外乎就这主意,但只怕仍然难以实现。

关键问题是他们俩舍不舍得割肉,也就是他们俩能不能承认错误。打一开始在他们心里就让他何明与李明哲打擂台,而李明哲实际上就是他们的代表。先入为主地把李明哲当成了代言人。

而他与程洪反而象敌人一样对待。这也是他在权衡得失之后选择转向支持李明哲。这种游戏不好玩,而他身不由己地卷入进去,他后悔搞什么擂台了。在政府这个圈子里就容不下这样的游戏。

因为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也很容易使用上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后裁判都会变成运动员,这擂台赛还有公平公正可言?还有什么意义?

最终程洪和他反而成为弱势的一方,受打压的一方。李明哲反而是最得势的一方,借力打压程洪及能干事的一方。今天这局面县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想到这里何明不敢想下去,也不能再想下去。这是禁忌,这是雷区。

曾正明看着何明离开的背影摇了摇头,这事他也很有意见,对何明也有些不好的想法。老刘专门找他提过这事,而何明的处理明显是不负责任的。

造成今天这个局面,造成合江村损失,何明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如果他坚持一下,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正如老刘说的,何明变了。不过从党员的素养来说,他仍然要努力地维护何明并做他的参谋。

心态不同,看待问题的方法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不同。何明心乱了,失去了要坚守的东西。就拿不出正确的处理方法,人也失去了过去的那种淡定和睿智的神态。

把市领导送走,余耀民找来了鲁敏华。俩人关上门坐在合江村委会的会议室中。余耀民问道:“老鲁,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并不是很理想。”鲁敏华摇了摇头汇报:“我启动了应急预案,把病患都安排到县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取消了展销会,并对消费者进行了退款处理。游客还是很平静,并没有引发混乱。

只有几十个人拉肚子,都已经接受治疗。经察,是食品中大肠杆菌超标引发的腹泄。不过在对食品抽检的结果让人头疼,初步察明食品中含有有毒物质,具体结果还得过几天才能拿出来。”

“这事处理得很好呀。”余耀民的脸色缓和多了。

“最大的问题是经济上的影响。”鲁敏华摇了摇头:“目前网上是骂声一片,县销售公司品牌的名誉扫地。接到了大量取消订单的电话,甚至有些合作商要把我们销售公司告上法院。

兴悦公司降低了我们的信任等级。我找过陈悦,但陈悦很坚持。说看我们怎么处理这事,如果处理不好就取消与我们的合作。”

“他就不给一点面子?这可是落井下石的做法。”余耀民皱起眉头。

“商人嘛,重利。”鲁敏华摇了摇头:“站在商业的角度,他们这么做无可厚非。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让县销售公司能维持下去。”

“让彭明涛拿出一个方案来。”余耀民想了想说道。鲁敏华有些无奈,现在那还有时间拿方案,应该当机立断地处理。

“必须要割肉了,我建议马上让马子坪几个村的作坊停业整顿。”鲁敏华还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挽回声誉,县销售公司的品牌就倒了。兴悦公司还没有做绝,只是降低了我们的信任度。

只要我们配合兴悦公司处理这事,还是有挽回的余地。可以保有我们农产品销售这一块。扔掉即食食品这一块,影响并不是很大。”

“可这上百家作坊怎么处理?”余耀民面无表情地说道:“关系到一百多户群众的利益。近千万的投资。群众要是闹起来怎么办?”

“交给何明和程洪处理吧。听说程洪早已经有了预案。马子坪前任支部书记周志坚在兴悦公司和聚源公司的帮助下,拿了不少半熟食品的订单。只有转型了。”鲁敏华苦笑了一下,再不喜欢程洪,现在也得让他站出来了。

“听说程洪对我们很有意见,也正在闹情绪。”余耀民眉头紧锁:“在这个时候,他会站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老余呀,我们也只是听人汇报而已。并没有与程洪面对面地交流过。谁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实想法?”鲁敏华想了想看着余耀民。

“张乐泉在递交辞职报告之前,从合江村跑到前车镇找程洪谈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就跑到县里检查身体,第二天就向组织部递交了辞职申请。”余耀民闭上眼睛: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程洪他想通过鼓动张乐泉辞职来报复何明与李明哲。你说这样的人还值得我们信任吗?”

“老余呀,这事我们没有调查过。”鲁敏华很认真地说道:“我们没有问过程洪,也没有问过张乐泉。他们之间到底谈了什么。也许程洪是劝张乐泉不要辞职呢?

再说张乐泉的身体的确存在问题,他提出辞职也合情合理。出于对干部的关心,我们也应该要以平常心去处理,甚至要从关心干部的角度处理。”

“不要扯偏了。我们是在谈县销售公司的问题。”余耀民有些不高兴了。鲁敏华在程洪和张乐泉的问题上与他已经有了分歧。

“也行,我们把程洪继续冷藏。”鲁敏华当然不会与余耀民在这事上纠缠:“刚才何明也给了我同样的建议,先保县销售公司,毕竟县销售公司关系到全县的大局。而他也愿意承担马子坪三个村的作坊整治转型任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