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呢?把这些人安顿好了,再乱也不怕。将来赚了钱,你的日子也好过一些。”何录华淡定地说道:“看在老程的面子上,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助你们。
我们四个村的负责人商量过,发展前车镇是老程的理想,我们现在有能力了,就尽力替老程实现梦想。多拉兄弟村一把,你呢,算是占了老程的光占了先手,要认帐哦。”
随后他看了身边的蒋泉接着说道:“带一批人过来先参观一下合江村吧,他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不一样的农村。蒋泉,等会吃了饭我带你转转,能眼红这里的一切,说明你还有药可救。”
“兄弟,谢谢了,老程的好我心里有本帐。这一招高。”唐华生抻出大拇指点赞。
“别整虚的。我看着合江村都眼红,据老布统计合江村今年添了两百多台车,货车就一百三十多台,小车有一百一十多辆。人均纯收入高达五万多,比城里拿工资的人都要阔气。
说了你也许会不相信,合江村很多孩子手头的钱都是以万为单位,都是自己赚到的,说起话来满嘴的生意经。”何录华的脸抽了抽:“我们只能跟着他们屁股后面跑了。”
“这么土豪?!”唐华生很惊讶地叫了起来,蒋泉听得一些懂,也是一脸地向往,脸也不禁红了起来,他赚钱还当不得人家小孩子呢。
“估计老程都没有想到发展会这么快。还真是老程说的快车道呀。”何录华感概地说道:“现在都在抢着先手呢,明桦和家贤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大显身手呢。我当然也不能落后了。哈哈......”
“唉,要是老程不被人针对,只要他花点心思,我们红星村也能搭上车。”唐华生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你呀,这事不能这样想。”何录华摇了摇头:“老程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真要发展还得靠自己,这事明桦和家贤心里都清楚了。段龙源那点小心思你也清楚,他也在埋头苦干着呢。
细细比较一下,我们与正明和老布这两只狐狸还是差了一筹。政务和组织管理上,我们不如正明。经济管理统筹上,我们都不如老布。这差距我们不得不承认呀。
合江村是比我们先走一步,占了先手。但因为后者,我们与合江村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不管是在村民宣传教育和培养上,还是在经济布局上,我们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唐华生有些听不懂了,何录华也看出来:“这事呀慢慢地你就明白了,也不急在一时。你把人带过来,你也随着他们多来这里走动走动,慢慢地就会理解。”
“看来我跟你们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唐华生算是服气了。
伍万荷回来后蒋泉又行了拜师礼,伍万荷是很享受这一套,规格都不低。各人爱好不同,伍万荷的爱好也算是比较另类了。
随后何录华带着唐华生和蒋泉把合江村、松树村、李塘村和何家村走了一遍,他充当解说员。讲他们的发展经历,讲他们的工作方法。唐华生是享受着领导级别的待遇。蒋泉被彻底地征服了。
虽然都是前车镇,合江村的名气在外。但这菩萨显远不显近,前车镇的人并不喜欢去合江村旅游,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合江村的人那么富裕。
归根到底群众的觉悟还是那么高,需要一个领头人领着他们。蒋泉这两年也没有来过合江村,看到这一幕,再听何录华的解说,程洪在他心中被神话了。
接下来就是唐华生的事了,何录华他们只负责接收。蒋泉也很卖力地帮助唐华生拉人,电话也没有少打。随着一大批人离开,红星村那平静的水面起了波浪,都在暗地里评价这事儿。抱着各种心思的人都有,但不看好的人很多。
也有人偷偷地去了合江村,回来之后整个人都变了,象失踪了一样捣鼓着一些事,也有人跑到唐华生那里拜他的码头。
这些变化唐华生看在眼里,也乐见其成。心里盘数着扩大的几个基地的事情,人家提出了要求,他这个支部书记总得规划一下吧。
本是一件辣手的事情,经程洪这么简单地处理一下,没有想到引发这么大的变化。唐华生当了几十年的村干部,自认为农村工作还行,可他想破脑子也办不成这事儿就这么简单地解决了。
程洪没有想到,唐华生更没有想到。程洪那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在唐华生的眼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程洪听到唐华生的汇报心里也很高兴。一方面是何录华他们重情重义的做法让他感动,另一方面蒋泉的表现让他很有成就感,挽救了一个人,也挽救了一个家庭。
他在红星村的事被何明知道了,也被李明哲知道了。何明专程跑了一趟何家村见了蒋泉了解情况,听蒋泉把程洪说上天,他心中对程洪的洗脑能力甘拜下风。细细地品味这事的经过,他也收获了很多的心得体会。
经济发展并不能简单地引导带领就完事了,还得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还得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才能达成目标。这事对于程洪来说很简单,但对于绝大多数乡镇干部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
李明哲只能是叹气了,他在红星村布的局破了,布的棋基本上废了。原本还想着以红星村来牵制程洪,可程洪根本就不上套。他就把这局当成暗局,等到关键的时候再让这个局发挥作用。结果所有谋划全打了水漂。
幸亏马子坪村的作坊还算是争气争脸,生产完全上了正轨。他也学聪明了,开始让周万年一边生产一边整顿这些作坊。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流程,自己也不时亲临作坊指导检查工作。
他没有想到周万年借他的名义收取了很高的提成作为合作社的备用资金,然后又把这些资金挥霍出去。作坊内部的矛盾也开始暴露,周万年的话在作坊主耳朵里全是放屁。
把这提成作为成本,尽一切可能地压缩成本支出,以谋取更大的利润。还不断地向外面学习一些新的‘工艺’。马子坪三个村的群众都坚持一个观点,这即食食品只生产,自己绝对不吃。
李明哲并没有这方面的危机意识,只在怀疑别人要搞他事时才会有这种危机识。甚至出了事之后他反而会认为是别人算计他造成的。
这也许是人性中的一种劣根性,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别人。也可以归究于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病态地以自我为中心。周志坚对这事的评价是触目惊心四个字,李明哲和周万年的做法是丧心病狂。
程洪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束手无策,着急也没用,唯一能阻止这事的县领导对此又漠不关心。一心想着政绩和什么新模式,什么打擂台论真理。也许鲁敏华和余耀民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但程洪已经把他的担心向何明汇报,也相信何明会向俩位领导汇报。
那么程洪就可以认定他们俩心里是这个想法。他真想拿着马子坪村的那些产品让鲁敏华和余耀民尝尝。也想把他们生产的视频给俩人看看。可惜在菊花节之后所有作坊都加强了保密工作,想拿到视频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还真是误解了鲁敏华,鲁敏华专程跑到马子坪村了解情况。可惜李明哲和周万年安排得很缜密,看到的是已经‘整改’到位的生产场面。
寒冬到来,省里验收季也要到来。脱贫攻坚接受检验也到了倒计时的阶段,程洪此时也无心他顾只能按要求呆在了红星村。他坐在会议室闭目思考着,唐华生陪坐在他身边。其他村干部和工作队仍然在忙着准备资料。
最后一次审核结束,资料算是定稿会送到县城装订。基础工作也算是很扎实,把一部分贫困户送到了三江片区就业或学习技术,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红星村存在与合江村不一样的大麻烦。合江村不管是那一家群众,让他报收入,那怕再隐瞒实际收入,至少人均达两万以上。事实上现在的合江村群众算起收入来都很大方地展示着,说得夸夸其谈激动万分。
而红星村贫困群众多数在一万左右,如果含蓄一些,收入就大幅‘缩水’很多少有可能就收入不达标了。
虽然村里的干部花了很大的心思做思想工作,可效果并不明显。然后象全县绝大多数村一样,反复做足佐证资料,帮助贫困户测算收入并签字确认。可仍然会给调查带来很大的麻烦。更何况还有一些人故意捣蛋,收入测算不愿签字确认。
其中一部分人去了三江片区之后表示愿意配合,但仍然有一部分人故意找岔,让他去三江片区学习技术或就业又不去,叫喧着他们的收入不达标。程洪亲自上门做过工作,任凭他口吐莲花也解决不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