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程洪看了一眼认真听他发表观点的学院负责人:“郭镇长找上我商谈你们的想法时,我真不知道怎么说这事儿。你们还盯着前车镇这块地盘,还想着怎么在前车镇推销手头的那些种苗。
而我们的群众在做着把蔬菜和农产品卖到全国卖到香港的事儿,将来还会卖到国外去。兴悦公司的科研部门可不是盯着前车镇,他们不仅借着自己的平台推广,而且还借着合江村人外出办基地向外推广。
目前合江村在外地经营的基地达两万多亩,他那技术公司提供的蔬菜种子种苗这一块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尽快与两家公司合作吧,他们会给你们做出最佳的营运方案,他们会向你们提供最好的资讯,他们会替你们提供最好的平台服务。”
看得出程洪已经说动了学院负责人,一直没有说话的郭征东完全服了程洪这张嘴。学院负责人沉思了一会儿苦笑道:“老程呀,我应该早就要找你谈这事了。学院办基地的目的与你说的一般无二,是我没有看清楚这事儿。
我一个搞学术的,还真做不了经济运营这一块。虽然有经济学院的支持,但他们并没有长期蹲守这里提供帮助。”
“学院做这基地,一方面是为了走出一条新路子,另一方面是为了综合型培养人才。”程洪满意地点了点头:“以前车镇的条件,完全可以每一个专业都可以建立基地。每一个系的人才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
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各专业就有机会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培养出综合型人才。将来也可以借助聚源公司和兴悦公司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兴悦公司也计划开辟农业技术人才交流招聘平台,学院和公司又多了一个合作项目。
前车镇完全有条件成为农学院科研、实习和就业指定基地,我们前车镇也会全力配合学院完成定点基地创办工作。”
“这......”学院负责人有些跟不上程洪的思路了,这也太前卫了吧?
“好吧,我们把思路再撸一撸。学院在前车镇创办基地的目的就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新路子,培养综合型人才。基地的运营要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发展壮大,需要资金和信息平台的支持。”见学院负责人还没整明白,程洪只好再重述一遍:
“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兴悦公司进行投资和信息平台合作。借助兴悦公司的力量多专业参与,有利于基地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培养综合人才的目的,有利于学院先一步占领技术推广应用的锋线,有利于学院科研和技术推广成为行业领军机构。
最终把前车镇基地打造成学院定点科研、实习和就业基地。通过前车镇基地培养大量服务于农业的专业人才,熟悉农村经营和生产的专业人才。通过前车镇定点基地,把人才和技术推广到全国。
我们的农民都能创办各种基地,成立大量的作坊和工厂,成为老板。我们学院出来的学生难道做不到?这事办成了还怕农学院的学生不吃香?差的就是对农村经营管理方面的熟悉,差的就是一个平台......”
“说得好!我懂了。”程洪说得口干舌燥的,学院负责人脑子里的思路终于有一幅清晰的蓝图,他感激地朝程洪竖起了大拇指。郭征东心中也不禁向程洪点赞。
程洪的构想让他都不禁有些热血,只要农学院按这个思路做下去,几年时间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有了这些想法的支撑,肯定可以说服学院的领导和那些专家教授。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与兴悦公司合作,程洪在这个问题上锁得很死,不合作都不行了。事实上了解前车镇经济发展实情的人,都知道兴悦公司和聚源公司在前车镇经济的发展中是决定性的因素。也必须承认程洪提出来的观点是正确的。
“郭镇长,你的意见呢?”程洪看向郭征东。
“老程,就别叫我什么郭镇长了。叫我征东吧。”郭征东摇头说道:“你都说得这么好了,说得这么透彻了,我还能说什么?”
“征东,我比你大几岁,行,就这么叫。”程洪笑了笑用方言说道:“配合学院的事肯定得你来主抓。这事要是办好了,你不会吃亏。说不定搭上学院这条线,将来有一个好去处呢。”
“没有想过。”郭征东摇了摇头。
“是你没有信心吧。真要是实现了学院的目标,人家肯定会看上你这个人才。”程洪诚挚地看着郭征东:“这事铁定能行。学院的态度也一定会认可我们的构想并落实。我们只要尽力地提供帮助就行。兴悦公司和聚源公司方面我会尽量地推动。”程洪用的是普通话。
“现在说这些有点早。”郭征东仍然用方言:“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老程,谢谢了。”
“来,喝酒......”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节目就是喝酒聊天。三人热闹了一番之后学院负责人信心满满地与郭征东一起离开。对于学院负责人来说,他也需要这政绩。不管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是从学院利益出发,这事都得卖力地落实。
把他们送出马子坪村委会之后程洪不禁摇了摇头,他还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把农学院基地项目引进之后他一直就没有重视过,幸亏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否则会让他后悔得要死。
这个项目送给郭征东是送了一份大人情,郭征东有了这一个项目就足够他去玩了。那怕他藏得再深,也不怕他起什么风浪。对于程洪来说,吃独食不是他的脾气,面包分食才是正道。
郭征东很会做人做事,也很聪明地抓住了前车片区的要点,前车村的龙源公司和农学院基地将是前车片区的经济发展引擎。相信他不会插手三江片区的事务,就算是插手三江片区的事务,他也捞不到什么政绩。
七个村有四个村已经步入正轨,三个村现在又是程洪在联系,他刚解决作坊的问题并做好了布局。如果插手,失败了是郭征东的责任,成功了是程洪的能力。在这一点上郭征东处理得比李明哲好多了,也比他聪明,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发力。
程洪也做了一个顺水人情,顺便推郭征东一把。真要是把前车片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群众受了益,其他什么的程洪也不在乎,也会继续在后面再推郭征东一把。
他在乎的是大局,而不会在乎这小事。学院与兴悦公司深度合作才是程洪的真正目标,这才是当下最大的事。
陈悦来电话,他会赶回来一趟,并带上李坚。李坚是农学院的研究生,在农学院有很好的人脉。当初把农学院引进来也是他从中促成的,由他负责接待是最好的人选。
果然如程洪所料,农学院对程洪的构想很感兴趣,考察团很快就组成并赶来合江村,规格很高,由院领导带队。一方面对合江村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与兴悦公司商谈合作的事项。
接待工作由陈悦负责,前车镇方面何明、郭征东和程洪参加,县里鲁敏华、顾长南和农村农业局负责人参加。
考察团下高速直接到合江村,鲁敏华带着县镇相关人员都到高速出口迎接贵宾。车队直接驶进合江村委会。
先行考察了兴悦公司在合江村的种苗基地,由李坚讲解兴悦公司对科研投入的资金和收益情况,也介绍了兴悦公司科研团队的水平和分类设置情况。讲了与学院合作的重要性的市场前景。
随后观看了蔬菜基地、李塘村的花卉绿化基地、松树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了解他们的科技投入使用情况。专家们从很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程洪听得心里乐开了花。这是前车镇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又观看了作坊加工情况和何家村的手工艺品体验馆,由程洪负责解说。讲三江片区的经济发展经历和理论基础,穿插着讲了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分析了技术应用的前景。讲了科技转化为财富的手段。
也讲了农村的一些具体问题,讲到了院校与公司合作研发推广模式的优势互补问题。这一次讲得比与院校基地负责人谈的更要全面和精辟。毕竟这一次程洪做了充足的准备。
中午在宾馆用餐,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坐谈。这只是一个程序,鲁敏华是主角。随后由李坚陪同旅游,晚上安排在民宿休息。
专家和学院领导对陈悦的安排很满意,对合江村和前车镇也非常感兴趣,对与兴悦公司的合作抱着很高的期望。对于学院来说,很多毕业生都放弃农学专业特长而改行,一直是他们头疼的事。
关键问题就在于农村农业产业的投资成功率低、成本高和周期长的问题。成功率低主要是学生不熟悉农村经营手段和村情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