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还算不错!(1 / 1)晨安未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爷说话理不端,欺奴犹如欺了天,武家坡前问一问,贞洁烈女我王宝钏!”

标准的梅派大青衣的唱腔让得所有人都是频频点头赞叹,这是一种传承。

后继的宗师,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传承,前人在整个世界上,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后人不说能够达到先祖的程度,连一半都没有,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悲哀。

当年的梅祖,位列四大名旦之首,十几岁便扬名天下,独自挑班唱戏,哪怕是程祖也跟随梅先生学过,那种世界影响力,远不是现在的什么天王巨星能够比拟的。

现在的流行歌,已经是财阀圈钱的工具了,以前的,才能够称之为艺术。

因为如果唱的差了,基本功不扎实,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你拿什么来养整个戏班?

琴师跟着你喝西北风去?

梅派的唱腔,几乎就代表了京剧这种曲艺艺术。

哪怕是没有听过京剧,也一定听过梅兰芳的大名吧,梅祖的唱腔,着实是惊艳了一个时代!

留下来的传承,也是不计其数,梅派大青衣不说是遍地都是,但是开枝散叶的程度,是任何一个流派都难以比拟的。

“自古请酒红人面,财帛可以动心间,腰中取出了银一锭,将银放在这地平川,这锭银子三两三,送与大嫂把家安,买绫罗和衣衫,打首饰,置簪環,我和你年少的夫妻,就过几年!”

老生随着节奏唱了起来,脸上也是浮现出了一抹苍白。

她和那种老一辈儿的宗师唱的也没有这么累过!

虽然他们没有全力的唱,但是再怎么说也比这个轻松的多吧!

这让她仿佛找到了一种跟着当初那几位老先生留下来的老唱片学唱的感觉。

这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身旁的青年紧紧的跟上,手指微翻,挽出一个兰花状来,微微一扬。

面带羞怒,“zou!”

“这锭银子奴不要,与你娘做一个安家的钱,买白布,做白衫,买白纸,糊白幡,落一个孝子地名儿在那天下传!”

到了这里,姜然将精神力收了回来。

连一折都算不上,只是一小段,咱也没有必要去难为人家女老生了。

看着女老生眼泪都快掉下来的眼神,姜然就更没有继续唱下去的想法了。

真是要强啊!

但是不管怎么样,实力的差距,仍然还是无法弥补的。

“有一说一,女老生能够在这个年纪,唱到这种程度,在年轻一辈之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吧。”

姜然夸奖了一番,向着几人说道。

几人齐齐无语。

您这个不错的标准,似乎是有点高啊!

或者说,对于不错两个字有什么误解。

“她......号称小东皇,在老生的造诣上,已然是不浅了,并且经常上综艺,传播京剧文化,你真的不认识么?”

“图了脸上,我还真是没认出来。”姜然轻轻的笑了笑,说道。

姜然轻轻一叹,“少上那些综艺节目,有那时间,多置办点作品,打磨一下基本功,小东皇的名号,谁都能叫,东皇只有一个,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多学点作品么。”女子轻轻的抿着唇,看向姜然。

这一刻,她倒是觉得,姜然是真的为了行业的未来着想,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人如果不红起来,又谈何宣传京剧,我觉得,首先要培养一些粉丝,之后,慢慢的让他们喜欢上京剧,方才能够使这个越来越小众的东西,继续有了市场。”

姜然轻轻的摇头,培养粉丝,让粉丝去听你的东西?

“粉丝啊,你唱成什么样,他们都会说好,并且粉丝狂热起来,就自然而然的给你招黑了,我在娱乐圈混过,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姜然声音顿了顿,“我并没有说你的方式不好,只是,只要打磨好了基本功,只要你唱得好,就从来不缺观众。”

“哪怕是更小众的东西,也会有他们独特的听众来听着。”姜然轻轻的笑道,“老师给我讲过几个小故事。”

“一个是拜金荣拜老,四平调的大师。”

“另外一个是更为小众的戏,名为桂剧。”姜然坐了下来,轻轻的说道。“别说世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哪怕是国家级都因为濒危才勉强评上,只是个简简单单的地方戏曲。”

“在一个菜市场的角落里,这里每个月两千块钱的租金,一个不大的舞台,路过的人嘲笑着,说这里是大厕所。”

“那里的人,无论是观众,还是唱戏的,平均的年龄甚至超过七十五岁,很多东西,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

“无论是身上的行头,还是头上的首饰,乃至于抹的胭粉,都是老人自己筹钱买来的。”

“一面小镜子,一个小电扇,几盒化妆颜料,构成了简单的化妆室。”

“一场戏只需要十五块钱,唱一个月,堪堪的足够支付租金。”

“但是哪怕是这样,他们仍然乐得如此,下班之后就过来,只是那几个剧目,但是却是百听不厌。”

一群人聚精会神的听着姜然讲着,戏剧本就是越来越小众的东西,地方戏曲,已经没有了活路,但是终究还是有人喜欢,终究还是有人去唱。

综艺节目。

去用京腔去唱流行歌?

卖的是艺术,扮的是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风月,是一种来自于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共鸣,寻找的,是那种戏内的诸多可欣赏性的东西,而不是去像一个耍杂技的人一样,供人赏玩。

“在前些日子,一位观众去世了,他的座位上,还写着他的名字,被放在一旁,仿若他还在......”

“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与时间赛跑,谁也不知道,他们还能唱多久,还能传承多久......”

几人都是沉默了下来,京剧并不小众,也没有至于到那个程度,全国各地都有着票房,各处都有着戏剧协会,但是听到的时候,难免心中难受。

老人用尽一生所追寻的东西,年轻人则是寻到了更多的乐趣,天马行空,整个世界都拘泥不了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的想象力,但是也应回过头来,看看流传下来的美好的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