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晚就到这里,你先回去吧。明天开始,每天除了来拳馆学拳,每晚8点到我这里来。”秦正阳对李行说道,“还有,在其他人面前别叫我师父,还是叫我教练。”
“嗯。”李行点点头。
从秦正阳的小区离开,李行回到学校的寝室,果然空无一人。
他也很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借着酒意,倒头就睡。
第二天,李行依然早上5点起床锻炼,跑步。
因为爸妈都在家,李行没了单独练习技能的地方,所以花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
他跑完步,吃完早饭就进入自己租的房间里开启国术大师进行练习。
不过现在他不再局限于练习咏春,而是开始练八卦和形意,毕竟这两门拳术才是秦正阳那式有龙抬头的基础。
在此期间他也会开启日炎,使用猎人瞄准等技能。
技能开发度大概和熟练度差不多,前50%的提升唯有靠自己多练习,多理解。
下午2点,李行准时来到正阳武馆。
今天是元旦,其余学员都没有来,武馆里只有秦正阳一人。
当李行走进武馆时,刚好看见秦正阳手持一把大铁枪站在武馆中央。
枪身有鹅卵那么粗,普通人几乎一把握不过来,枪身和枪头浑然一体,漆黑发亮,带着沉甸甸的金属光泽,而且这把枪很长,很长,差不多3米到4米之间。
这样长的大铁枪,可见其重量,而秦正阳正双手持枪,一手扶在枪杆后端,放于腰间,一手扶在前方,长枪向上斜指,身体蹲了一个马步。
他身体一起一伏,像是身下骑了一匹马;长枪的枪尖晃动,给人一种随时都有可能刺出的感觉,而且枪杆子正不断地震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整条大枪,让李行看在眼里,充满了力量感和压迫感,此时秦正阳真的像是古代战场上那种骑高头大马,手持长枪的武将,有一股血腥厮杀的浓烈气势!
“师父。”李行喊了一声,朝秦正阳走去。
秦正阳突然动了,朝李行的方向跨了一步,长枪下点,最后又猛得上刺,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武馆中像是划过了一道白色的闪电。
一枪刺出,空气中传来一连串的炸响,如同电闪之后的雷鸣,正是昨晚秦正阳向李行演示的有龙抬头!
李行脸色剧变,下意识地后退。
此时他距离秦正阳还有好几米的距离,分明不在对方的打击范围内,但他却有一种下一秒就会被一枪刺穿的错觉。
一人一马一枪,直踏连营,枪头扎出,寒光闪过,血腥四溅,鬼哭狼嚎!
有龙抬头被秦正阳用枪使出,声势比昨晚还要惊人!
本来,武者如果有兵器,杀伤力会倍增;此时秦正阳一枪在手,给李行的压力比昨晚大了十倍!他觉得自己哪怕用上全部的手段,都未必是秦正阳的对手。
“不过如果秦正阳被几十把机枪围住,是肯定活不了的,而自己开启日炎,倒是有机会突围。”李行脑海中闪过这样的念头。
现在毕竟是火器时代,拳法再高,也没办法正面对抗火器,所以像秦正阳这样的高手也只能落魄到在这里开武馆,反而是李行这样拥有超自然能力的游戏者,有能力去破坏这个世界的规则。
“我曾经给你说过,武术的精髓在于械斗。刚刚我用大枪使出有龙抬头,威力比拳法高出数倍,你说你学拳是为了保命,那就先练枪,枪练好了,拳法自然也就会了。”
八卦脱胎于刀术,形意脱胎于枪术,先将兵器练好了,拳脚功夫自然不会差,这就是一个先难后易的过程,所以秦正阳让李行先练枪。
“看好。”秦正阳说了一句,身体站得笔直,他左手放于腰间,右臂前伸,竟然就用一只手握住枪把末端,将整只长枪平端起来。
这样一把大铁枪,李行估计少说也有五,六十斤重,秦正阳竟然能单手握住长枪末端,就这样平直地平端起来,就像是提了一根糖葫芦似的,丝毫不费力,而且枪身平稳,就算在上面放一碗水,也不会洒出来。
“接着。”秦正阳轻描淡写地将大铁枪扔给几步外的李行。
李行连忙用双手接住,依然是手上一沉,差点没站稳。
“这枪重67斤,什么时候你的大枪桩能站得像我刚才那样,枪身平稳丝毫不动,你就算是入门了。”秦正阳对李行说道。
李行苦笑,他现在的身体素质,光是舞动这把铁枪都很吃力,哪怕开启国术大师,都未必能做到像秦正阳那样举重若轻地单手平端这把铁枪,而这还只是入门?
接下来秦正阳开始教李行站桩,不过不是他刚才那种单手平端的大枪桩,而是双手持枪扎马步的动作。
一整个下午,李行都在站桩,坚持不住了就靠打拳来活动气血,然后继续站桩;而他站桩的时候,秦正阳会在一旁演示枪法,讲解要点。
晚上,两人一起吃过饭,接着练。
不过这次秦正阳不再让李行站桩,而是给了他一把木质的长枪,教他正式的枪法。
“用大铁枪站桩,要站出一个举重若轻,而用木质的长枪练枪法,也要练出一个举轻若重!”秦正阳对李行说道。
这些东西其实都不应该是教给初学者的,但是秦正阳却一股脑地告诉李行,并要求他做到,看来秦正阳是真的把李行当成了那种不世出的天才。
不过李行唯有在晚上回去,独自一人的时候,才能开启国术大师,一点点回顾,理解,掌握今天秦正阳教的这些内容,所以李行的天才没办法当场展示,必须第二天才能体现出来。
好在秦正阳也没有真的指望自己上一秒说完,李行下一秒就理解并且掌握,那样不叫天才,叫妖怪。
时间一晃就是七天,这七天时间,李行进步神速。
有秦正阳这样的高手指点,有国术大师如同开挂一般辅助,李行几乎一天一个样,用秦正阳的话说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