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校尉兄妹两人叙旧了约莫半个时辰便结束了谈话,因为大伙都还在等着陈校尉,他也不敢耽搁太久。
如果说刚开始出发,陈校尉还不太喜欢他们兄弟几人,对他们走后门加塞有意见的话。
现在就只剩下满满的感激了,他们家人丁稀少,就父母兄妹四人,自己从军后,家里就剩小妹围绕在父母膝下尽孝,无法想象要是小妹出了什么事情,自己该如何自责难过,而父母又该是如何的痛彻心扉,撕心裂肺。
“非常感谢你们,救了我家小妹!还有谢谢你们照顾了我小妹一路。”陈校尉非常感激坚持要救人的王博,还有跟他一起去救人的兄弟们。
“陈校尉,不管是谁我们都会救的,却也是你的恻隐之心救了令妹!”赵文作为大哥收下了陈校尉的感谢!
“我至今还在庆幸当初没有阻扰你们去救人。”陈校尉无比庆幸。
“所以说种善因,得善果。”赵文感叹道。
“在下,在此还有一件事要麻烦各位……”
陈校尉说在此地没有可以托付的人,便请求兄弟们护送陈九玄归家。
陈校尉说他带领大部队押解,他们兄弟几人这趟出来只要护送他小妹回家便算完成任务了,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可以自由活动,但是要谨记五个月后在此集合,一同回营。
王博一番计算下来,发现至少可以提前一个多月回家,还能帮助陈校尉兄妹俩,立刻拉着赵文的长矛开心的点头了,示意他答应陈校尉。
就算王博没有提醒,赵文也是会点头的,多出来的时间,他也想回都城看看林未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出发之前他还未收到都城的回信,所以他最近总感觉心绪不宁。
知道时间会有富余,铁柱开心的计划着回去看看父母。
李伽生就更不用提了,能再送送陈九玄,简直是求之不得,再好不过了。
在一片皆大欢喜的融洽气氛下,挥别了陈校尉还有队友们,他们踏上了新的路途。
这次因为要护送陈九玄,王博出发便开始计划路程跟中间的各个休息点,总不能带着姑娘露宿郊外吧。
陈校尉集市上置办了一辆板车
,拖在救回的牛身上,牛车就这样组装好了。
陈九玄跟奶娘这下不用跟着走路了,脚程也比徒步快了许多。
也许是因为陈校尉的原因,陈九玄,收起了男女大防跟拘谨。
一路上跟赵文他们玩起来飞花令,说起飞花令,是对诗词累积的一个考验,因此铁柱是完全插不上话,王博火急火燎的接了一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然后就接不上了,这句还是在匈奴赵文思念入宫的林未喝醉酒时念叨的。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李伽生接完这句话,还假装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思索下一句的陈九玄。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这些对赵文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陈姑娘说完答案又陷入了下一轮的沉思。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
红。”李伽生说出了早已想好的诗句。
听着他们轻松的接下一轮又一轮的飞花令,王博决定到了大的城镇,要去多买一些书来读,自己此刻堪堪只是识字,不会轻易被人忽悠了而已,知识面还是太窄了。
一心求上进的王博,从未想过,单单识字这件事,已经打败了多少同龄人,因为他只跟自己比,他的对手就是过去的自己,每天的自己都要比前一天的自己努力一点,知道多一点,活得明白一点。
而不是像村口宿醉的老头,从早到晚都醉倒在村口的大榕树下,苍蝇蚊子都围绕着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清醒过。
和谐相处的时光,总是过的特别快,半个月的路程就这样到达了目的地,进入靖州城门时,兄弟们都露出了不舍之意。
陈姑娘知识渊博,又不会拘泥于小节,一路上飞花令,对对子,猜迷题,各种杂记游记张口便来,这方面连赵文都自叹不如,他的家世底蕴深厚,族中长辈对他寄予厚望,不会允许他看过多的杂书。
可是从军以后他才明白,那些四书五经的作用,还没杂记游记来的有用。
比如上次在匈奴若不是王博从杂记中见过匈奴的习俗,他们兄弟几人现在指不定在匈奴哪个犄角旮旯里做牛做马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本来对这些文绉绉的不感兴趣的铁柱,这一路上也来了兴致,听得比王博都起劲。
对王博来说这一路最大的收获,有幸见识到了他们各个知识阶层的文化较量,并且偷偷的记那些诗句,陈姑娘所说的杂记游记,他都不动声色的在独自消化着,虽说吃力,却也受益良多,茅塞顿开。
至于李伽生,始终一脸淡漠的表情,心里的激动,兴奋,骄傲,还有更加欲罢不能的感情,也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他不习惯像赵文那样,心事外露,所以从小到大他一直没有朋友,刚到军营那时候只有王博跟他说话他,他觉得开心,他有了第一个朋友,这也是他倾囊相助的原因,更令他兴奋的是他竟有了那么多的兄弟,现在他也有了中意的女子。
若是可以他想要把他们都带回去给父母看看,让他们放心,他没有因为寡言少语被排挤,他有了可以相交一世的兄弟。
至于陈姑娘,偷偷放心底就好了,她值得更好的,会疼她爱她,护她一世的良人。
李伽生深思至此,垂下眼眸,他只要一伸手,便能触及到牛车上的那双纤纤玉手,可是他不敢也不能。
因为他还没有一个好的前程,还没有办法给人一个安定的未来,戎马一生本是他的理想,现在似乎有点动摇了,他竟会梦见自己跟陈姑娘,过着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