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云正驾崩,举国进入孝期,史太后伤心过度,缠绵病榻,在封云正葬入皇陵后也跟着去了。
皇驾崩后,太后也驾崩了,京城一度沉寂在丧乐中,除了几个知道事情真相的,都以为史太后是伤心过度的原因。
等史太后入皇陵后,也到了二月底了。
“哎,太后娘娘真是让人敬佩的人,她去了,本宫真的很伤心。”周皇后仿佛老了五岁,脸的神情带着哀痛。
“娘娘,您想想大皇子。”欣萍低声宽慰。
“是啊,本宫也算不是孤家寡人一个,还有池儿。”周皇后点了点头,“好了,本宫要睡了,还有好多事等着本宫去做呢。”
三月初一,封宇阳登基,周皇后成为周太后,获封号孝仁皇太后;贤妃因生子有功,也被尊为太后娘娘,获封号孝慈皇太后。
凡是生育了孩子的封云正的后宫妃嫔,都封了太妃,没有生育子嗣依旧打算留在后宫的也被尊称了太妃。
不过大部分妃嫔都选择了出宫。
封云正去的快,对于后宫一应事宜没有安排,是史太后在去之前亲口安排的,后宫妃嫔是去是留都遵从本心,这样也是封云正的功绩了,获得了前朝后宫一致的褒奖。
皇帝登基了,之后的事都好提议程了,众位皇子获封王爷,赏了封地,不过念在先帝刚去,得守孝,新皇登基也不久,定了规矩,年满三十,各位王爷方可去封地。
这也是防止各位王爷去了封地后掌控了权势,积攒自己的人和财,刚过了年,封宇池也才二十二,八年以后,封宇阳这帝位也坐稳当了。
“皇不错啊。”现在居住在仁寿宫的周皇后,听到了这条新的制度后笑了,“哎,历来帝王多无情,真是应了那句话了。”
“娘娘,您也该庆幸,不然池王爷就去山东了,您可就不能想见就见了。”欣萍姑姑笑着说道,“等池王爷三十了,娘娘都抱孙子、孙女了。”
“倒也是。”周太后点了点头,“明日把母后的懿旨传了,哎,都是为孩子操心的人啊。”
“其实睿王爷年纪也还小,即使守孝三年再成亲也才刚过二十,英国公府的五小姐比睿王爷小了四岁,那个年纪成亲也是正好合适啊,您说先太后为何不让睿王爷守孝三年,就连子孙的守孝日子也都减短了。”欣萍姑姑疑惑道。
“睿王爷什么时候定亲的你不知道?”周太后笑了笑,“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如果还要再多等几年,你觉得母后能不心疼,母后对睿王爷可是非常疼爱的。”
“礼法不能不顾,可如果是懿旨,也不能不尊,定然是以懿旨为准的,更何况还要治疗睿王爷的身子,为子嗣考量,府里没有个照顾人的贤内助,哪里能放心啊。”周太后回道。
“母后也是啥费了苦心啊,你看看现在因为安置先帝妃嫔的事受了多少人的夸赞,在这个时候,母后只是爱子心切,短些守孝的时日,你说能是什么大事,更何况母后已经去了,你说会有人提反对意见?”
“娘娘说的是。”欣萍姑姑低声应道。
“哀家跟母后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啊。”周太后自我检讨道,“毕竟母后的懿旨里,睿王爷只是其中一笔,还有对孙子辈的关爱呢,毕竟先帝已经去了,现在可不仅仅是守一份孝啊,母后真是想得深远,把一切的事都考量到了,还自己承担了全部。”
“明日这份懿旨一念,即使有怨言、不满,那也是对母后的,对受优待的子孙们可没有,毕竟遵从先辈的心愿也是孝道啊。”
三月十五,早朝,周太后第一次来,带来的先太后的懿旨,让宫人亲自诵读,当孝期官员守丧减短至百日,亲人减短至一年的时候,朝堂哗然。
这事周太后提前跟封宇阳通过气的,有了先太后的懿旨,他再以新帝的身份把这一项当作国规,顺势而为,也定了人心。
朝堂换代,意味着新一代皇亲国戚的诞生,也有个别的世家大族逐渐没落,不过一般大家族都是能在变替中安稳存在的。
世袭罔替的勋贵人家只要顺着时代的变迁而为之,也依旧挺立。
春去冬来,走过几个四季,那曾经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也长成了窈窕淑女,到了及笄的年纪了。
爱翻墙头的少年郎也偏偏而立,翻过年也该到弱冠的年纪了,不过年纪虽长,性子还是没怎么变。
“清荷。”封云墨夜探了花清荷的香闺,把亲手做的簪子送用于明日的及笄礼。
两人的婚事已定,就年底腊月二十八,也就四五个月的时间了。
花清荷的及笄礼办的很是盛大,京城几乎大家族的当家夫人带着姑娘们都来了,几位王爷家的王妃也来了,毕竟花清荷可是她们未来的王婶,辈分在那呢。
宫里周太后和易皇后也都赏赐了礼。
花清荷作为主角,得舅母周维雅做正宾,好友史孝欣当赞者,秀山女学的同窗们好些也都来恭贺。
花清荷在七月底,及笄礼前已经学业有成,从秀山女学出来了,之后的几个月她就要一门心思的绣嫁衣,不怎么能出门了。
罗家人的福清酒肆生意红火,在京城都已经开了分店了,还想着下步要在离京城近的府城开分店,把生意做大。
今儿花清荷及笄,在京城的罗家人全部都来了,罗幼根和罗佳禾在任的也早早找人托送了礼物回来。
及笄礼的簪子是睿王爷封云墨亲手做的,碧绿通透的一根荷花簪子,直得人夸赞。
一身鹅黄色襦裙的花清荷在如锦的牵引下,完成全部仪式。
今日有这么多世家大族前来,先去的史太后也是有一部分功劳的,谁能想到史太后会把自己的贴身宫人如锦给了花清荷,按理要给也是给儿子封云墨才是,可却是直接给了未来儿媳妇。
这是给花清荷张脸,撑腰的行径,史太后虽然已经去了,可余威、余恩可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