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年少有为?
李一南就是。
生于1970年,天资聪颖,博学多才,15岁便考上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
这些都足以成为李一南人生中的第一道光环。
1992年,他在星罗棋布的企业里听说了华为,当时的华为还很弱小,但在它的种种经营理念和文化宣传中,有一条叫“决不让**吃亏”,正是这一条,把李一南给深深打动了,次年,当他硕士研究生快毕业时,他慕名来投,成为华为的一名实习员工。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实习员工李一南一进入华为,就被任正非慧眼识金,委以了万门机研发的重任,并在当时华为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拨了20万美金来给他购买外国设备。
其实初次尝试并不算成功,那20万美金的投入并没带来什么有用的成果,但任正非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继续对他信任有加。
对此,李一南是万分感激的,并因此起了报答之心,1993年年中,他在告别实习阶段后,成了华为的一名正式员工。
接下来才是他的真正崛起之路。
两天之内,他从一个普通员工晋升为工程师;
两周之后,由于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小有成就,他又被破格提拔为高级工程师;
在工龄超过半年之后,他成为中央研究院的副总经理。
这就是所谓的平步青云。
可李一南觉得,他的平步青云是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的,比如说他在成为中央研究院的副总经理之后,很快就在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此被提拔为中央研究部总裁,同时兼任总工程师的重要职务。
此后,在华为内部位高权重、工作经验大有提升的他,对华为所作出的贡献更大了,华为在他的指引下,已经发展到了巅峰状态。
因为他的突出贡献,华为内部的员工一致认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
就连一向强势的任正非都对李一男爱若亲子,以至于在华为内部,“李一南可能会成为任正非接班人”的传言也广为流传。
事实也在向着这一步发展。
1997年,27岁的李一南又得以提升,成为了华为的副总裁,据业内考证,这是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最年轻的副总裁。
华为副总裁并不是他的终点。
就在刚过去的那一年,也就是1999年,他又得以进一步提升,成为了华为的常务副总裁,在华为的权力仅在任正非之下。
当然,他也离开了他所熟悉的技术研发岗位,而是负责起了市场方面的工作。
新的岗位稍稍有些棘手,不过李一南相信,棘手只是一时的,以他的能耐,很快就能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就在此时,他曾经的一位老部下找到了他,说江大电信院的院长想来华为参观访问,问他方不方便接待一下。
换做是别的来访者,他是不屑于去接待的,可江陵来客却是有所不同的。
他15岁离家,之后在江陵生活了八年,可以说,江陵是他的第二故乡,而他虽然不是江大毕业,可华中理工离江大仅有四五公里的距离,他上学期间可没少去江大玩。
因此,在年终他已不是太忙的情况下,江陵来客,尤其是江大电信院的院长来访,他还是有兴趣去接待一下的,毕竟江大电信院的毕业生在华为也很受欢迎。
他等来的是一老一少两人。
陪同这两人前来的,是他曾经的手下,负责硬件开发设计的于厚林,江大电信院曾经的硕士研究生。
“李总,这是江大电信院的骆院长,这是我的一位小师弟,姓余,叫余文钢。”
尽管于厚林比他还大上八九岁,可是在他面前,也还是毕恭毕敬地介绍着两位来客。
“骆院长,热烈欢迎。”
李一南程式化地向骆俊鹏伸出了右手。
在交际应酬这一点上,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因此尽管他对骆俊鹏的到来表示真心欢迎,可是还是没法像公司市场部那些人一样,随时都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他也有疑惑的地方。
这骆院长来就来吧,为啥还带着一位小年轻?
当然,因为这位小年轻实在是太过于年轻了,因此他很快就忽视了他。
可接下来他却大吃了一惊。
在招呼两人在会客沙发坐下后,李一南单刀直入地问道:“骆院长,这次来华为,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吗?有没有我可以帮到您的地方?”
尽管他是少年得志,可对于骆俊鹏这种通信领域的技术大拿,李一南还是挺尊重的,哪怕他并不盲目崇拜所谓的技术权威。
“李总,我是陪他来的,我个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目的。”
骆俊鹏却笑着指了指他身边的那位小年轻。
陪他来的?
这位小年轻叫什么来着?
李一南疑惑地看向了小年轻,开口道:“请问……”
因为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骆俊鹏身上,他忽视了刚才于厚林对这位小年轻的介绍。
好在于厚林并没走,并且还清楚他的习性,因此又说道:“李总,重新给您介绍一下,我刚才听骆院长介绍说,我的这位余文钢余师弟可是很了不得。”
原来叫余文钢!
李一南总算是记住了这个名字。
可于厚林的话又引起了他新的疑惑。
很了不得?
怎么个了不得法?
他疑惑地看向了于厚林。
“我听骆院长说,余师弟还是江大电信院大一的学生,不过他一进校,就已经创立了三家公司。”
于厚林又开始继续介绍。
李一南:“……”
大一就创立了三家公司?
听起来好像有点厉害的样子,只不过创立公司是过家家吗?数量多就厉害?
对此,他稍微有点不屑。
“而且这三家公司里,有两家公司已经入驻了东湖高新区。”
于厚林又加了一句。
李一南:“……”
竟然有两家公司能入驻东湖高新区?
那就有点厉害了!
他惊讶地看了余文钢一眼。
作为华中理工的毕业生,他对东湖高新区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华中理工就在高新区内,因此他知道,新创公司想入驻高新区还是有难度的,一入就是两家就更是相当了不得。
“而且,其中一家还得到了软银孙正义的高度认可,在上个月,孙正义就到了江陵,表示愿意给他的那家公司投资一亿美金。”
于厚林补上了最为重要的一句。
李一南:“……”
软银的孙正义?
投资一亿美金给一家新创公司?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确认道:“有这事?”
“嗯,是真的,我查过了,这事就发生在上个月,当时江陵的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网上还能找到相关新闻。”
于厚林确认道。
李一南:“……”
这就厉害了!
难不成这小年轻是一个比我还厉害的天才?
他惊讶地看向了余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