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2.升堂(1 / 1)渊渊很可爱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新的一天,也是新的开始。

……

“见过大人。”

“大人,早。”

白大人来到前院,此时天色尚早。

衙门内部的衙役们纷纷行礼,而县丞一晚没睡,正在厅里抽着一杆旱烟,批阅着公文,一方大城,事情自然是有点多的。

县丞批了一晚上公文,处理了一大堆子事,才勉强把眼前公文缩减到眼前一小堆。

县丞姓安,在这里也呆了两年左右了,就好抽口烟,看到县令白大人进来,熊猫眼半眯,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老白,早啊!”

“老安,你这咋回事?”

“就是前天跟你商量的那事……”

白大人哭笑不得。

“你可以堆着啊,又不碍事。”

“老白,我就不得不说你两句了。我们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享受着朝廷俸禄,总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不然……”

白大人失声笑道,指着安县丞说。

“你啊!就是这么古板。老王去给老安买份早餐回来。”

在白大人身后被称为老王的家仆忙去匆匆准备早饭。

“这,其实,老白不用这样的……”

“别说了老安,我来把剩下的批完,老安你去先休息!”白大人坚持道,“来人,把安大人扶下去休息”。

衙门来了一个差役,把县丞扶下去休息了,然后白大人继续着刚才安大人的工作。

………………

…………

……

时间到了正午。

白大人刚批完公文,舒展完双手,李捕头就来到堂前,向白大人请示。

“报,大人,有两个人当街闹事,扰乱街区治安,属下在来衙门的路上刚好路过,将其抓获,现暂时关押已有一段时日,且属下人微言轻不敢定夺,所以特此请大人升堂判案。”

只见白大人温和的与李捕头示意。

“老李头,你我是什么交情,大可不必如此。”

李捕头还是拱了拱手。

“大人不必如此,毕竟礼不可废。而且其中一人是大人子嗣。”

李捕头话落,白大人来到其近前,脸色一变。

“是……”

李捕头点了点头,与白大人分说。

“确实,当时众目睽睽之下,法外无人情,为了咱们衙门,属下只能这样,望大人恕罪。”

“这又不是你的过错,容我想想。”

白大人揉了揉脑袋,匆忙说道。

“事不宜迟,先开堂再说。你且速去准备!”

李捕头给白大人躬身一礼,退下去,准备召集人手准备开堂事宜。

捕快平日身着便装,腰挂表明身份的腰牌,怀揣铁尺、绳索。领班称“捕头”、“班头”。

而捕头就是负责统领这些捕快而设立的官职,属九品官,也算入了体制,领着朝廷俸禄。

老百姓称捕快为“捕爷”、“牌头”、“头翁”、“牌翁”等等。在明清法律条文中,称捕快为“应捕”或“应捕人”,即“本有逮捕罪人之责的人”。

有的大州县,捕快往往配备马匹执行公务,故又称之为“马快”。

而徒步者,则称之为“步快”、“健步”或“楚足”。

各州县在编的“经制正役”的捕快,因州县大小而决定其人数。

捕快所承担的侦破任务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叫“比限”,一般五天为一“比”,重大的命案三天为一“比”。

过一个“比限”,无法破案的,捕快便要受到责打。

捕快在大楚有些城池属于“贱业”,并严格规定他们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免有辱斯文,不过在齐地,则没有什么规定。

甚至有些地域的捕快是没有工资的,每年的伙食补贴即“工食银”不过十两银左右齐地就好一点,一个月有一两二钱银子,养家糊口还是不成问题的。

虽然有些地方的捕快敲诈勒索便成为一种风气,他时常设置种种名目收取好处费,甚至与州县官吏同流合污,或制造冤假错案,或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任意拘捕但在齐地,若发现这些,轻则去长白以北挖矿十年,重则充军,发配艰恶险地,永世驻镇。

所以,齐地风气相较其他地域风气就好了不少。

…………

“来人,升堂。”

一个拍板响起。

衙门也敞开了大门,让一众街坊邻居挤了进来的,看这架势衙门凑热闹的人还不少,不过人也多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不由得好好的一个衙门像处在闹市当中,其中就有那些被纵马少年撞翻摊铺的。

他们,是来要赔偿的。

“肃静!”

两字一喊,那惊堂木一拍,众人便安静了下来。

公堂内气氛变得威严肃穆,衙役们手持杀威仗,目不斜视地直立在公堂两侧。

“开堂!”

站在白大人左边的李捕头喊到。

公堂上挂着一道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清正廉明。

而匾额的正下方端座着白大人,他的左手边坐着负责记录的押司;而他的右侧则站着李捕头,一脸肃穆的样子。

“来人,带犯人。”

一边有差役出列,回应倒。

“是。”

PS:衙役在历代诗文中也有所映现,例如唐人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恶,妇啼一何苦……”这个“捉人”的“吏”,指的是古代衙门里的捕役。捕快作为统治阶级的鹰犬,常常成为鞭挞的对象。清人郭庭翕在《警捕人之虐中写道:“流民便作贼,迫于不得已;捕人亦作贼,何说以处此?世上流民尚可数,捕人林林遍官府,捕人安乐流民苦。”流民迫于生活不得已为贼,而真正的贼却是遍布官府的捕快。另一个清人蒋坦,也描写了贫苦农民的生存惨景:“前差去,后差来,旧粮纳,新粮催。乡丝未熟布衫破,质库掷出啼声哀。”但衙门的催租却急于星火,交不出,便要捕快抓人,“明朝计费无一钱,过卯任捉老翁到”。由此可见,捕快常会应官长之令,参与诸如催租、抓丁、捕人之类勾当。我就想写一个各方面都很普通的衙役出来,写一下他们生活的不易,然后就是写九叔剧情了,我这次代入的背景可能比较大,不知道会不会写崩,因为笔者好多年没动笔了,只能尽力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