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三人外带一个域外魔开始踏上了取经的道路。
因为孙悟空的关系,澜一直都在等待机会,毕竟澜的性格也不允许域外魔有什么操作。
只能默默的跟着,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域外魔几乎不需要什么伪装,坏处是几乎不能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只能机械的跟着师徒三人。
域外魔不知道,他在等着刺杀林昊的同时,林昊也在等待着找到机会,挖出域外魔和西取经的关系。
这大概就是完成任务的契机了吧。
先知克林寄居在玄图宝录上,林昊装备着玄图宝录。
那么林昊的视觉,先知克林也可以共享,先知克林这个老狐狸,自然会代替林昊来观察澜。
看看他会露出什么破绽。
双方都在等待着一个契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忽然,孙悟空漫不经心的道:“前面有妖气!”
林昊一停,妖是个好东西,有妖丹!
“很久没有妖怪来骚扰了,这一次是有什么倚仗。”
孙悟空道:“杂妖很多,没几个能看的。”
忽然孙悟空眉头一皱,然后道:“有意思,还有一队妖怪,质量不错,其中一个有成为妖圣的潜质!”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泛着光,这些神仙的神通拥有破解几乎一切阴谋诡计的能力。
要么你比我强,阴谋诡计没用,要么我比你强,用不上阴谋诡计。
除了那些手段很少的野路子,真正的仙神,根本没必要想人类一样有那么复杂的思考。
实在不行,老夫掐指一算就好了。
什么都能知道,如果不能那么就是我惹不起的存在,我藏起来总行了吧?
就算藏起来不行,那么就等死吧,不会有什么其他办法的。
不过这些仙神也不会杀人,因果这种东西,限制着所有仙佛,就连高高在上的圣人也是如此。
只有等合适的时机,他们才能出手,否则的话,圣人一怒,三界就彻底毁了。
黑斑虎王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计谋,在孙悟空的神通之下,根本没什么卵用。
林昊想了想,问道:“那个妖怪是不是虎妖?”
孙悟空点零头,然后奇怪的道:“师父,你怎么知道?难道你也有火眼金睛?”
林昊当然没有,不过他提前看过剧本罢了。
林昊本来已经打算坑这个黑斑虎王一把了,但是现在澜在自己身边,一切就很不方便了。
而且这种以身饲虎的行为,林昊还真有点做不出来。
虽然西游记原着里,黑斑虎王抓住了唐三藏没有吃,而是用低级伎俩忽悠孙悟空。
打算等孙悟空不在意了之后,再做打算,但是谁知道这个虎王会不会忍不住,自己把自己吃掉?
这种险不能冒。
做融一要务就是要稳。
林昊忽然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谁能去解决他们?
白龙就是个仙水平,就是他爸西海龙王,也不够悟空塞牙缝的。
让他去解决黑斑虎王,恐怕很难成功,但是如果孙悟空离开了自己澜岂不是可以趁机动手?
这域外魔搞不好就有什么特别的手段,即便悟空早去早回,也有可能只来得及给自己收尸。
不行,要稳,不能随便冒险!
于是林昊对孙悟空道:“我们姑且不要做出什么反应,且看他们要做什么,如果他们无视于我们,那么我们自然不用出手。”
孙悟空自然是没什么意见,黑斑虎王也潜伏在了周围,等待着孙悟空被引开的那一刹那。
林昊看着身边的澜,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可以从澜身上弄出点破绽。
虽然澜或者澜身上的黑气,是这次任务的关键。
但是林昊还没有很好的想到利用她的方法,目前来看,倒是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留着有点危险,要是交出去,估计林昊什么信息都得不到。
好在有先知克林这个老狐狸,应该可以找到合适的时机,解决掉这个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对面忽然叫嚣了起来:“孙悟空,可敢出来一战!”
孙悟空往前看去,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假虎王。
面对这种菜鸡,孙悟空自然是没什么兴趣,只是道:“俺老孙没什么兴趣,你要是愿意过来领死,我也不介意啊!”
过去?那怎么可能过去?过去就是真的领死了!
身为黑斑虎王的替身,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和黑斑虎王的真正想法。
起来他还有点后悔,因为他就是那个军师虎妖……
早知道就不提这个建议了,到头来冒险的还是他……
不过富贵险中求,这一次要是成功了,吃了唐僧肉,军师虎妖感觉自己也能达到接近准妖圣的境界。
到时候面对仙,至少也可以逃跑,如若不然,自己还要修炼到何时?
想到这里军师虎妖又咬紧了牙关继续喊道:“我是怕你山周围的师兄师弟!想不到你堂堂齐大圣!居然是个临战拉师父做掩护的窝囊废!!”
孙悟空当即着急的抓耳挠腮,然后对林昊道:“师父!这些妖怪欺人太甚!我去去就会!!”
林昊冷静的了一句:“何为聪明?何为驭人之道?”
孙悟空抓耳挠腮,然后道:“这些妖怪怎么敢这样欺辱于我!”
林昊劝道:“他们终归是要死的,你为什么要生气?大不了我们留下来一段时间,杀完了再走吧!”
孙悟空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林昊没有刻意压低声音,这话自然被假黑斑虎王给听见了,他顿时瞳孔一缩……
什么鬼,这个和尚怎么怎么妖?
而且仔细一看,他居然还有头发!这个分明是妖僧吧!
这还是能取经的和尚吗?
不行啊,自己计划的关键就在于悟空的骄傲,要是贪上这样的师父,对他这些话……
到时候不管怎么样,都会迎来疯狂的报复。
这可怎么办?
军师虎妖当即反驳道:“你个妖僧好不知好歹!你这作为可是为僧之道?”
林昊自然是问心无愧,他回道:“杀恶即是救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