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住的破落院里,林雪兰刚烧好热水,又忙着烧火做饭,要伺候好两个小祖宗可不太容易。
“出去,不准偷看!”邹瑶半推半赶将杨启赶出了房门。
“哼,你这么小,有啥好看的。”歪着脑袋,杨启往房里面瞄了几眼,见什么都看不到,便怏怏地吹着口哨,到院子里玩去了。
在杨启蹲在院子里图图画画的时候,院门处悄悄地探出一个脑袋,眼珠滴溜溜转了一圈,很快就瞧见了杨启的小背影,忙出声唤道:“启弟,快过来,阿姊给你带好吃的来了。”
声音宛如百灵鸟般,清脆悦耳。
“是钰儿姐姐!”小脸上一喜,杨启飞快起身,小跑着来到院门处,往远处望了望,见没人跟来,这才冲着门口站着的少女笑道:“钰儿姐,你又偷溜出来了,小心乃翁罚你。”
杨钰刚满十二,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闻言,伸手敲打了下杨启的小脑袋,轻斥道:“胡闹,什么乃翁,那是咱爹!手伸出来。”
见杨启缩着手一副怕疼的样子,她不禁噗嗤一笑道:“傻弟弟,阿姊是要给你蜜饯,哪是打你,看把你吓的……”说着将一口鼓鼓的荷包塞到杨启手上,叮嘱道:“快收起来,别让旁人瞧见了。”
“谢阿姊。”杨启小脸通红,缩回手将装有蜜饯的荷包收进兜里。
“好了,阿姊要赶回去完成课业了,不然一会先生发现了定向爹爹告状,阿姊就有苦头吃了。”吐了吐舌头,杨钰最后摸了摸杨启的脑袋,这才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去。
望着阿姊离去的背影,杨启眼角微湿,在杨家,除了阿娘,就阿姊对他最好。
虽然杨钰出身正房,和杨启并非一个娘生的,但自从去年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个不受待见的弟弟以来,就隔三差五跑来看他,还经常带来好吃的零食和玩物,久而久之,两姐弟的感情越来越好。
“启儿,你在哪?”身后传来林雪兰的呼喊。
“阿娘,我在这。”大声回了一句,杨启收拾好心情,转身朝屋子走去。
不大的外房里,摆着一张三尺长的食案,食案上摆好了饭盆和菜肴,林雪兰和邹瑶已经落座。
此时,邹瑶已将身子洗的干干净净,乖巧地跪坐在席垫上,双手置于膝上,乌黑漂亮的秀发在脑后绑成一个小马尾,漂亮的小脸蛋粉嫩嫩的,和纯净明亮的眸子完美的组合在一起,犹如一个瓷娃娃。
杨启一进来就发现形势不对,原本自己的位置被邹瑶霸占了,而且她身上竟然还穿着自己平日里都舍不得穿的新皮裘。
“阿娘,你这是有了女儿忘了儿啊!”走到席垫前入座,杨启一脸不甘心地说道。
“又说瞎话,瑶儿可是你将来的媳妇,阿娘不疼她谁疼她?”瞪了儿子一眼,林雪兰敲了敲箸子道:“好了,开饭。”
两个小家伙互视一眼,争先恐后地伸出箸子去夹菜,虽然邹瑶夹菜的动作不慢,但吃菜时却是小口小口的,颇为淑女。
反观杨启,像是在赌气一般,菜到碗里拌着米饭扒拉着下肚,一盘菜很快就见底了。
其实这也不怪杨启,虽然他年纪小,但由于经常练习炼金术的缘故,身体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因此饭量大得惊人。林雪兰也很好奇儿子小小的身体,饭量却这般大,别人家的孩子一日两餐就差不多了,她家的孩子一日三餐,不,有时四餐都不够。
林雪兰自然不会去责怪孩子饭量大,只能自己多拼一些,起早贪黑的刺绣换钱,只为让儿子能够每天吃饱。
邹瑶刚半碗米饭下肚,抬头便瞧见桌上的菜肴全被扫光了,小脸顿时布满了委屈。
邹瑶委屈的小模样,落在林雪兰眼里,令她心疼不已,“瑶儿,启儿他不是欺负你,他平时食量也是这般大,你莫怪他,伯母一会单独给你做些点心。”
邹瑶十分懂事的点点头,杨启这才想起自己对面还坐着个小媳妇,而自己一不留神竟把媳妇的菜一起吃了,即便他脸皮再厚,此刻也是一脸尴尬。
突然想起刚刚阿姊给的蜜饯,连忙拿出来,讨好地递过去,“这个给你,里面有新鲜的蜜饯。”
蜜饯在这个年代可是最上层的零食,尤其受女孩子喜爱,果然,邹瑶接过荷包后,小脸马上转阴为晴。
林雪兰瞧在眼里,喜在心里,笑道:“你俩虽有婚约,但年纪尚小,以后便暂时以姐弟相称,等长大后再改口也不迟。”
“知道了,阿娘!”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回答。
……
夜渐渐深了,林雪兰放下手中的刺绣,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吹了灯火上床歇息。
床是北方常见的火炕,表面铺的是用高梁秸子编的炕席,下方是用砖头和泥土砌成的大炕,连通烟囱和炉灶,方便取暖。
炕上十分宽敞,杨启和邹瑶分睡两端,林雪兰躺在中间,替两个小家伙盖紧褥子后,忽闻熟睡中的邹瑶在梦中哭喊:“阿娘,不要丢下瑶儿,瑶儿不要一个人走……”
林雪兰十分清楚邹瑶梦中所喊的阿娘并非自己,而是她的亲生母亲,想到她小小年纪便失去了双亲,不由对她更是爱怜,轻轻地替她逝去眼角的泪痕,拥着她入睡……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邹瑶和杨启熟络了起来,两人基本都是形影不离,不是杨启喜欢和邹瑶呆在一块,而是邹瑶总是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他后面。
面对一个有阿娘撑腰的未来媳妇,杨启是打不过骂不得,只能选择妥协。
转眼已到十月初冬,长安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雪虽不大,却也让这座城银装素裹,平添了几分妖娆。
但杨启不喜欢冬日,因为他怕冷,一到冬天基本不爱出门,都是躲在炕上,可偏偏昨日他老爹突然宣布要入京,而且日子已经定好了,就在这月十五。
杨启本以为他和阿娘不受父亲待见,可以不用跟着去洛阳,却被阿娘明确告知,这次整个杨府都要迁往京师。
更糟的消息传来,邹瑶身份特殊不能随同入京,需前往五台山投靠她外祖,而杨启也要一同前往五台山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