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颍川书院某房间
戏志才和郭嘉相对而坐,二人浅酌清茶,默默不语。
许久后,戏志才打破沉默,看向郭嘉说道:“奉孝兄,真的考虑清楚了么?你应该明白,认主可是只能一次!”
看了看戏志才,郭嘉再次沉默。深邃的目光看向窗外,好似要把那无边无际的黑暗看穿一般。
“凭广志兄的眼力,应该看得出那刘烈不凡!”
良久,郭嘉才说道:“这是我等庶族寒门的机会!”
戏志才点点头,郭嘉之言没错。当今世家垄断一切资源,庶族寒门出人头地难之又难。放眼天下诸侯,无不是出自世家。
以世家豪门对寒门庶子的轻视,如果投身寒门,很难被重用!
再说了,这个庐江太守之子,以弱冠之年的年纪,却胸有丘壑天地。最重要的是,此少年出身汉室皇室血脉,身份高贵。以匡扶汉室名义争霸天下,占据了大义。
即便是刘烈有朝一日登那九五之尊的位子,凭他皇室血亲的身份,也足以阻挡悠悠众口。
而旬家兄弟口中的曹校尉,以及河北袁氏三公身份的袁术,显然没有这样得天独地的条件...
许久,戏志才才笑道:“咱兄弟一心,奉孝兄的决定,便是吾之决定!”
颍川名士之间,戏志才与郭嘉同出寒门,彼此之间关系也是极好的。
反倒是,二人与颍川书院那些出身世家的名士,关系则有些微妙。作为世家根深蒂固对寒门的轻视,让二人很难与之交心...
而戏志才与郭嘉,则是没有这样的心结。共同的出身,一样的抱负,使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郭嘉笑道:“得以结识广志兄,奉孝平生之幸也!吾愿与广志兄一道辅佐雄主,定鼎天下!”说完伸出枯瘦白皙的手。
戏志才闻言也叹道:“此生能交奉孝,广志平生之幸!”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原本莫逆之交,如今更加真挚。
戏志才举杯道:“中午饮酒太多,就不饮酒了,以茶代酒,当以庆贺咱兄弟得遇明主!干!”
稍后,戏志才笑道:“那刘烈也是求贤若渴,他此番颍川之行相比也有很多想法。以奉孝兄之见,吾等是否向刘公子表露心迹?”
郭嘉却是笑道:“这个倒不急,几日后,文会不是要开始了么?届时有讨论天下大势的议题,先看看咱们的公子是怎样的见地。”
喝口茶,郭嘉稍一思忖道:“还有,那公子是极度聪慧敏锐之人,今日来凤楼吾等神色,相必也落入他的眼里。他是个聪明人,必定会亲口相约!”
戏志才想了想,便笑道:“还是奉孝兄心思慎密,就以奉孝兄之言!”
...
同一时间,颍川书院鹿门士子住所一房间内
刘烈庞统徐庶以及黄月英济济一堂,气氛轻快融洽。众人也是没有喝酒,而是浅酌清茶。
庞统笑道:“今日吾管那郭嘉戏志才对主公有些心思啊,贺喜主公!”
刘烈笑了笑,自己能揣测到那二人心思,作为人精的庞统等人自然也能。随即笑道:“话也不能说的太满,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们还在观察我。毕竟,在他们看来,一旦选择效力之人,便是终生之事。”
庞统等人点头,的确,在这个狼烟四起的乱世,择主的确是意味着终生的选择。
站对了队,功成名就,一世荣华富贵。可选错了效命之主,便意味着万劫不复...
庞统徐庶微笑,这个道理他们自然都懂,戏志才与郭嘉同样明白。相必那不露声色的旬氏兄弟,更是明白这个道理。
但作为历经前世今生的刘烈隐约明白,旬家兄弟看重如今的曹校尉更加重一些。
也是,曹孟德刺杀董卓的事件已经发生。孟德大义的名头,已经深入人心。如今曹操已经回到陈留,得到卫兹家族相助召集五千人马起兵。
曹操陈留骑兵,距离他组织号召诸侯讨董卓的时日已经不远。而曹操作为一代不甘人下的枭雄,将再一次笼罩在大义的光环下。
刘辩被废已死,献帝刘协即位。董卓权倾一时,淫乱宫闱。然其身后强大的西凉铁骑,却是让天下有心勤王的诸侯忌惮不已。
然,放眼天下拥兵自重的诸侯,又有几人真心匡扶汉室?又有几人不是心怀不轨?
汉室衰弱,谁都敢怀有不臣之心。即便是不在少数的高祖血脉的刘家后裔,诸如荆州刘表,冀州刘虞等人,一样没有将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大义放在心上。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利益高于汉室高于国家朝廷。
这也就是在原有的历史脉络中,汉室逐步衰亡并被取代的原因...
但自己这个异数入局呢?还会眼睁睁看着高祖开创的汉室天下灭亡吗?
显然不会!
不然,刘烈这一次重生,还有什么意义?抛开所谓的汉室,所谓的家国不提,刘烈带着开挂的系统和先知先觉的优势,不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又怎么对得起上天给自己重新来过的机会?
入局这个世界,便注定了刘烈会改变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也同时会改变许许多多人的命运...
总的来说,刘烈觉得自己的起点并不比任何人低。相比日后威震天下的各位诸侯,刘烈此时的实力并不比谁弱。
庐江,虽只是一郡之地,拥兵只有五万。但此时的曹孟德,最多也就万来人。而此时的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也只不过是小小的渤海太守。而其兄弟袁术,占据着汝南,拥兵也不过十来万。
江东猛虎孙坚,此时尚是长沙太守。在明面上看,此时天下最强大的诸侯,是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各拥兵差不多二十万。
然而,这两个最可能匡扶汉室的刘家血脉的诸侯,平庸无能,只是一个只知守成,不懂进去之辈。
叹息一声,刘烈心中有些悲凉,但同时又是激情澎湃。这天下,以刘姓大义匡扶汉室,还真的只有自己来做了...
看了看庞统徐庶,刘烈笑了笑。他们正是看透了这个关键原因,才选择了自己吧?
那么,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荀彧呢?会看透吗?
之所以刘烈对荀彧尚且怀有希望,那是荀彧和那些天才们不一样。很多人选择主公效力,并不是将匡扶汉室作为最基本的原则。他们的目的是,建功立业,创一世荣华。至于匡不匡扶汉室,却是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