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意外发现(1 / 1)墨者炎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如何忽悠道家的人,李承很快便有了想法:那便是拿出武学原理中的第三阶段,国术的基本原理。

李承所写的武学原理中,是将武学分为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古武、达摩武学也就是新武,以及国术。

三种武学阶段演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地元气浓度的持续衰减,导致了武者穷则思变。所以三种武学修炼方法并不存在谁更优秀谁更差劲的,只存在是否适合当时环境的情况。

与古武和新武之间的关系一样,三种武学的修炼方法是不存在排斥性的,也就是可以三法同修。但是三种方法同修,最大的问题在于一点,那就是浪费时间,或者修炼的效率问题。

因为如果三法同修或者两法同修,达到同样的高度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换取的好处只是为了好勇斗狠,打架更厉害。这点在李承看来,是一种脑残的行为:明明可以二十年就能够达到的境界,从而冲击破碎虚空,就为了同境界打架无敌,或者顶多能够越级挑战,就将时间延长到五十年甚至更长,很有可能错过了突破的黄金时机。

所以李承特别鄙视那些追求所谓全面的主角,虽然在旁人看来,和其他才花了同样的时间,能够做到在同代人中无敌,但是换个思路想想,如果他将这些浪费的经历花在主修方向上,早就跟上代人并肩了。

话扯远了,李承这次准备拿出跟道家交换的筹码,便是第三阶段武学,国术的基本修炼原理,虽然会出现更浪费时间的情况,但是对于道家的那些迟迟无法突破的一流巅峰高手来,这种方法却是突破地元气浓度限制的方法。

所以准备好筹码的李承,便自信满满的派人联系晾家的人,同意晾家的条件,以阅览他们道家典籍为条件,去指导指导他们道家的高手。

当然为了更像那么回事,李承需要先看完他们道家的典籍,从中间整理出符合国术修炼原理的章节,好让他们明白这本就是道家先辈提出过的设想,只是他们这些后辈不明真意罢了。

这点并不是李承在吹牛,毕竟李承之前在隔壁太乙观中看过一段时间的道家典籍,从中间就能够挑出一些语句,生拉硬拽的可以解释成国术的修炼思想。只可惜太乙观不过是一个道家不受重视的山野观,所以并没有多少典籍可以看。而师教身为道家的领导核心,所收藏的典籍绝对不是太乙观能够相比的。

李承这次拜访师教,特地带的都是修行了太极拳或者太极剑的内门弟子,并且严令他们不得使用控鹤功。

一行冉了汉中的师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不长眼的蠢贼。受到晾家隆重的欢迎后,李承在到达师教的第二,就在张耀阳的亲自陪同下,进入了师教的藏经阁,阅览起晾家这么多年来收藏的典籍。

然而就在李承阅览的过程中,李承发现晾家隐藏在这些典籍中的修炼体系,这套修炼体系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出窍夜游日游阳神。

而这套修炼体系,居然跟李承穿越前看过的一部作品中所写的十分的类似,而且这部作品中对于境界的划分更加的详细,这几个阶段分别为:

定神入得定境,收摄神念

出窍此时神念离体不过三尺,勤加锻炼使其壮大此阶段会经历风刀之劫,神魂念头在风中被吹散,如同千刀万剐一般,需要不断的抵抗重聚

夜游神魂可以在夜间出游,不惧夜风,此阶段有火海之劫,阳光对于神魂来如同火海,一旦暴露就会受到伤害

日游在白日出游,这叫做日游

驱物可以尝试着移动纸张等物品,才算有了真正的杀伤力,可以飞剑十里斩人头,时人不识真面目

夺舍可以在肉身死后自行选择孕育之中的婴儿投胎转世,将来还有机会在下一世再入道途

阳神一点真阳点化浑身阴质,可神游于日光之下,神游所至,便是能知,所以号称遍知真人。

阳神的特点,便是能够显形,日中无影,如同真人,可以饮酒吃肉,亦可以分化万千。日游那种顶多靠幻术交流的境界,哪里能和阳神这一境界相媲美。

有着这点发现后,李承心中就有了计较,毕竟自己可是有着超越张耀阳等人上千年的见识,完全可以拿出这套体系来应付道家,连国术阶段的修炼原理都不用交代了。而且这套修炼体系,张耀阳等人自己只要被自己点破后,也能够从这些典籍中归纳出来,更加由不得他们不信。

最最重要的是,李承如今掌握的两种功法,完全可以伪装成相应的境界。这两种功法分别就是神识以及伪念力,而李承伪装的境界便是驱物境界:白日神魂出游,可以感知方圆数百米其实是神识改变形状然后扫描一圈出窍的神魂可以拖动物体移动其实是伪念力控制物体。

如此一番表演下来,由不得他们不信。

经过几的阅览后,李承更加确信晾家本来就有这种修炼体系,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相应的功法传承下来。

做好了准备的李承,自然告知张耀阳,可以开坛讲法了。

于是,道家近年来最大的盛况活动便开始了,李承端坐在高处讲坛上,下面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的挤满晾家的各路高层,除了师教的外,道家其他门派或者地位崇高的人士也都到了。

时辰到后,李承开始引经据典的讲起阳神一脉的修炼体系来。而且有着穿越前的知识作为参考,李承描述的更加的详细:从定神一直到阳神阶段,听得下面的众人如此如醉,或紧皱双眉,或恍然大悟。

不过短短的半个时辰,李承便讲完了。这还是李承已经尽量的引经据典,水讲稿所能做出的极限了。毕竟李承讲的不是具体的修炼功法,而只是修炼思路而已。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有时候道理真的就这么简单。

李承这次来,又不是来开法会,谈玄论道的。这方面,下面听讲的随便哪个挑出来,都比李承强出不止两条街,所以李承只能在自己擅长的修炼方向多两句,其他的就不能表现出来献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