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绿了(1 / 1)天河水大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生发问,何久只得硬着头皮起身,同时眼珠子也在咕噜转,想着怎么自圆其说。

哎,有了!

深吸一口气,双手作揖,用清脆的童声回答道。

“回先生的话,打算暂时是没有的!

至于仕途一道,我岂止不愿争?而是不敢争。

前些时日,小子梦见一金甲神人,他曾言,汝若入仕,路途坎坷,必郁郁而终。”

“那该如何是好?”一旁的母亲急出了声。

“我也这样问过那神人,可他根本不说话。先对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笑了笑,最后指了指我左胸,便散作金光消失不见了…”

何久偷偷用余光瞥到方先生的脸,发现他的听得十分认真,于是继续试探着。

“按小子的理解,那神人或许是在告诫小久:

前路坦荡,切莫心急,终有善果,万事从心。

至于此中有何深意,小子便一概不知了,先生以为呢…”

说…编完这通话后,何久等看先生接下来会怎么说,好继续应付。

可先生却好像陷入了沉思…

小方先生想起了幼时父亲曾向他讲过的故事。

他们方家先祖,有过仙缘,不过因资质不足,没能踏入仙途。

方祖曾作为仆从陪伴一红尘炼心的仙人游历过凡间,后在云山分别。

临别之际,仙人将一玉佩赠与方祖,言此物随身携带可延年益寿,若有天资卓绝的后人,此物也可助其更快地感应灵气。

后来虽然方家从未出过所谓的天资卓绝之人,可方家世代家主几乎都是寿终正寝,因此,方先生也对仙人的存在深信不疑,甚至还有意去搜寻过这些传说…

自父亲去世后,何家便对他颇为照顾,他也一直身怀感激。

此次他推测,何久多半是遇到仙缘了。

何久梦中神人的“点头、摇头、笑、指心”,不就是说他“资质尚可,然时机未到。但终归有缘,而且其心中已有所悟”吗?

方先生心底顿时一震,再结合何久日常的言谈举止,似是与天地浑然一体,有时甚至会忽略掉他的存在,而无任何突兀之处,这不就是话本里说的天人合一吗?

肯定是个天生的修道种子啊,难怪入得仙人法眼,还特意托梦,方先生暗自感叹。

不一会儿,便用欣慰又夹杂着几分激动的目光打量着何久,欲言又止。

方先生从腰间轻轻取下了随身携带的墨色玉佩。

“拿好此物!”

带着几分不舍,将其塞到了何久手中。

又转身对何父何母感叹道:

“你们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啊!看来他自有福缘,我也不必为他操心了,以后也更不会再劝他参加科举了,哈哈哈…”

带着一阵爽朗的笑声,方先生出了屋外。

延寿的功效对他这种洒脱性子而言可有可无,将此物赠与这孩子,权当报恩,也可让宝物不再蒙尘啊…

屋内,众人彼此对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

入夜,何久躺在床上。

拿起先生送的玉佩,盘了盘,手感圆润。

月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在上面,墨色的玉身隐有绿色的光华在其内流转,更显晶莹。

想起白天自己编的那通胡话,何久暗自琢磨。

莫非…这套神神鬼鬼的东西对封建社会治下民众这么管用的么?要不改天换个人试试?

突然,何久感到了一阵清凉。

往窗外一看,却也无风,错觉吗?

找不出什么头绪,顺手将玉佩挂回了胸口,何久翻了个身便睡觉了。

他做了梦

...

他长大了,没参加科举,继承了家里的买卖。

娶了妻,还有两个小妾,生了一堆孩子。

小弟当了游侠儿溜出去了,把父母气个半死。

小妹喜欢上了同村的柱子,何久恨得牙痒痒。

每天好吃好喝,身材更圆润了,没什么大烦恼,头发依旧浓密。

送走了父母,孩子们成年分了家,心变得空空的。

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看着底下一大家人哭哭啼啼。

他,笑着闭了眼。

...

“真好…...平淡…充实…且…枯燥…”

“唉…无聊啊…”

睡梦中的何久,嘴里不停嘀咕。

???

翌日。

无事发生。

放课后,村里一道道炊烟升起,与空中厚重的云团融为一体,犬吠与鸟鸣不时在山间回荡。

何久和柱子慢吞吞地往家走,柱子走路一瘸一拐,略显别扭,还吸着鼻涕,貌似比昨天短了一点?但他毫不在意,兴奋地跟何久聊着刚刚课上先生所讲的内容。

“久哥儿,先生刚刚所言

‘古有先圣易阳子,天地念其德,赐寿五百载’

你说这是真的吗?”

何久打了个哈欠,说道。

“我哪晓得真假,不过多半不可能吧,你看,咱俩这些年听过什么天降福缘的怪事儿吗?没有嘛,不过…若他真像书中所说活了五百年,那就着实叫人艳羡了啊…”

说到这里,何久联想到了前世听闻的彭祖。

传说彭祖生于尧帝时期,历经了夏、商,活了八百多岁。

庄子的《逍遥游》里便有过记载: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虽然后来已有人考证,“彭祖”可能是其氏族代称,又或者彭祖的寿数是以夏朝四分历确立前的小花甲计岁法来计算。

小花甲计岁法源于“六十甲子日”的概念,即古代传说的六十个星宿神挨次值日一圈的时间。

民间崇拜上天星宿,凡人寿命皆与星宿对应,便以六十个星宿神轮流值日一周的时间为一岁。

若是按这个理论算,活五百年的易阳子实际只活了八十多?

折扣力度不小啊…何久暗自咋舌。

不过,对于这种仙人传说,何久一直兴趣浓厚。

还记得他前世在渝都上大学时,从山下盘山公路到学校,开车也需近半小时,而学校则在古时被称作“涂山”的南山上。

学校不远处还有座唐朝道观,每逢阴雨天,就大雾萦绕,颇有仙意,但去了探查了无数次,都未曾发现什么奇异之处。

也就每学期临近期末之时,会多出很多上香的学生,而这种寻求心理安慰的行为,何久从来都是不屑为之。

不过当他挂了一科后,还是加入了…

毕业去了帝都,寺庙道观也去参观了不少,尽管清楚的知道地球上并没有什么超自然力量,当然,就算有也不是他能接触得到的,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依旧令人向往。

他将这点念想埋在了心底,只是偶尔满足一下幻想。

......

与柱子告别,回到了家中。

听父亲提起,今日县城里来了两个伙计来给他汇报这半月皮货铺子的生意情况,明日他还要到县城去一趟,处理一些货品方面的事务,问何久要不要一同进城逛逛。

作为讨厌麻烦,热爱学习,为人低调,的小正太,当然是选择…

去!

毕竟,能光明正大翘课的机会可不多,到时父亲自会找人给先生捎话。

入夜了,又拿出了玉佩把玩。

只是…颜色好像浅了一点点,少了点黑,多了点绿。

又是错觉?何久心里略存狐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