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新年伊始(1 / 1)炭火上的鱿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腊月十八,易家香铺开门,算是时隔二十年重回香市。

虽说其中有点曲折风波,但好在也平稳度过。十余天的时间里,对于整个寮步镇来说,不可谓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先是王、蔡、孙各家的莞香通过曲育民的关系,通通交于了易家香铺,更是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后又有上海香懋商会前来提货,易家也是全数交齐。

时至今日,因白家造成的易门风波所带来的所有影响,已经全部处理妥当。

腊月二十九,农历除夕夜!寮步镇的大街小巷,声声爆竹贺新春,处处充斥着浓浓的年味。

寒风瑟瑟,也阻止不了人们庆祝新年的热忱。鞭炮烟花照亮了那漆黑的夜,直至深夜鞭炮声停,那被火光照亮的夜空,才变回幽静的黑。

易屋的女人,习惯性的集聚在堂屋之内,无论老少,一个个都衣着光鲜亮丽,难掩脸上的喜悦之情。

二十多年来,除了五年前三胞胎降生那年,便只有今年,能够在易家人的脸上看见那久违的笑脸。

那是由自心底的的开心,那么多年的沉寂,今年总算是可以扬眉吐气,抬头挺胸的走出去,大声喊着,我是莞香人的后代!

新年的钟声早已敲响,易家一众后辈也各自向长辈问好拜年,收了压岁红包,高高兴兴的回房睡觉去了。

易若男也是先后给太奶奶、和奶奶,还有此刻留在易家过年的两个姑姑拜过年,再给家里的长工短工发过红包,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往闺房而去。开市的这十天里,可是把这个女人累的够呛。

一如既往,习惯性的往那三个小家伙的住处而去,看她们是否安稳入睡,或是给她们盖上被子才会回到自己的住所。

然而当她路过那间小屋的时候,却听到了一段令她心酸的对话。

“悦和,我想乐乐了!”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嗯,我也想他了!姐姐,你说他是不是躲起来了,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回家呢!”另一道同意稚嫩的声音应答道。

听着这话,易若男的脚步突然一顿,仿似一股电流流过般的感觉充斥着她的身体。

也许是琐事太忙,也许是被最近的顺利冲昏了头脑,她已然忘记了自己本来还有一个弟弟的!

就在几个月前,全家人溺爱的那个弟弟易悦乐,在寒溪河旁失足落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后只得下了个溺毙的结论。

也不知为何,找寻了一段时间,易家人放佛就接受了这个结果一般,自此之后便再无人提及这个夭折的幼弟。

也许这是易家人不愿提及的伤痛。

可如今家里这两个最小的年仅五岁妹妹,却躲在被窝里偷偷思念着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

易若男心头突然涌上一股羞愧之情,自己居然不如这两个年幼的小妹。

站在门口,一时之间五味杂陈,直到房内传来了两个小家伙的抽泣之声,易若男才回过神来,一番感慨,还是没有勇气迈入房间。

因为要是她们问乐乐哪去了,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许自己也会如她们一般抱头痛哭。

怀着有些沉重的心情,迈着疲惫的步伐,易若男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夜注定无眠。

……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新的一年,寮步镇的街头巷尾焕然一新。大清早早起拾炮竹的小孩,一个个脸上笑容满面,看样子昨晚上是没少拿压岁钱呢。

镇上的其它居民也是春光满面,笑目盈盈,互相道着祝福,笑谈着去年的收成以及新年的祈愿。

大街小巷,一片其乐融融,就连镇上的叫花子都穿着新衣在那感激涕零,“好人呐!好人会有好报的!”

“哎哟,你这老乞丐怎么新年还换上新衣了?遇上哪家的大善人了?”一个早起喝早茶的人路过言语到。

老乞丐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个熟人,其实也无所谓熟人不熟人,寮步镇就那么大,谁还能不认识谁呀。

“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昨夜天寒,易家闺女心疼我老叫花,我这才不至于被冻死!终有一天我要回报于她!”

“就你这老叫花还回报人家呢!人现在可又是寮步镇的大户了,你呀还是赶紧拿着钱去买点吃的吧,别没冻死结果给饿死了!”那所谓的熟人,看样子也是新年图个吉利,顺手将手中的一块大洋丢了过去,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夜没有着家,在哪处麻将馆熬了个通宵,赢了点小钱呢。

……

春节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来了,也在不知不觉中趟过。

一转眼大年初五就到了,镇上的行人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因为粤东四市与岭南商会的贸易博览会就要开始了。

博览会初五开始,为期一周。原本的斗香大会都是都是重中之重,乃是博览会最为重要的一环。可如今莞香势微,只好挪出位置,被安排到了最后的两天,正月初十那天才开始。

今日虽说才是初五,无论是易家老小,还是镇上也准备参与斗香的其它商家,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在斗香大会上一展风姿呀。

街头王瞎子,晃着那稀松头发的脑袋,侧耳听着些什么,那双早已失明的灰白眼,也下意识的转了转,“早在二十二年前有束光自天上来,落在了这凡尘俗世间!如今她长大了,独立了,前途不可限量呀!”

贸易博览会定在省城广州举行。自寮步镇前往,先得赶往东莞的常平站坐上火车轮,然后才能抵达广州。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路径,也可以坐船由寮步码头,经寒溪河入东江口前往省城。

易若男,虽为一家之主,可出行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之前夫家的长安镇,哪里去过省城这等地方。本想着由易二小姐安排,赶往常平站,坐火车,可易若男却坚持一定要坐船,沿寒溪河而下。

胳膊拗不过大腿,易招娣也不知为何姐姐那般坚持。

也许是这寒溪河承载了太多莞香人的回忆。

也许是寒溪河与易家有着纠缠扯不断的纠葛。

也许易若男害怕坐那火车轮只是单纯的想坐船而已!

亦或是寒溪河上有着不一样的风景呢!谁又说得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