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实地调查(1 / 1)公子不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完传真,许逸阳便打车去了泉城最好的高校,齐鲁大学。

准备先接触一下齐鲁大学的外教,看看他们对自己的培训班感不感兴趣。

到了齐鲁大学,许逸阳跟着校门口进出的学生,轻松混了进去。

他找人打听了一下教职工食堂的位置,随后便赶了过去。

现在正好是午饭时间,许逸阳在教职工食堂寻摸了一圈,便看到有四个外教,正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聊天。

许逸阳便走上前去,用英语说:“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四人看向他,其中一人开口问道:“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许逸阳解释道:“我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我想咨询一下诸位有没有兴趣做兼职的英语老师,教中小学生比较实用的英语口语。”

那人惊讶的说:“你的口语就非常棒,闭上眼我甚至会以为你是英国人,如果只是教口语的话,我相信你自己就可以胜任吧?”

许逸阳微微一笑,说:“谢谢你的夸奖,不过培训机构只有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我想请一两位兼职外教,替我分担一部分工作。”

说着,许逸阳立刻抛出待遇,道:“目前暂定是每周末授课,每节课200元人民币。”

许逸阳不清楚这些外教的收入情况,但一节课200元,在1999年绝对是高薪了,一个周末上十节课的话,就是两千块钱。

之所以给这么高,主要也是他早就听说大学外教工资比较高,所以价格不开高一点,怕是很难让他们感兴趣。

“200元一节课?”其中一位女外教很感兴趣的问他:“在哪上课?”

其他三人也同样很感兴趣的看向他。

许逸阳心下一喜,忙道:“在营州,坐车过去只要两个多小时。”

“不在泉城?”几人顿时一脸失望。

许逸阳见状,解释道:“其实你们可以周五下午坐车过去,周六、周日上课,周日的晚上或者下午坐车回来,车费和食宿费用我全包了!”

“哦,不不不。”

那个女外教摇了摇头,说:“来回要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再上几节课,一个周末就全占满了,我不想每个周末都被工作占据,相比赚钱,生活本身对我来说更重要。”

其他几名外教也都深表赞同。

许逸阳没想到,这帮外教的享乐主义思维还挺根深蒂固。

于是只能跟他们打商量:“如果价格不满意的话,我们还可以聊。”

四人彼此相视几眼,均是一脸抱歉的摇了摇头。

见打动不了这些外教,许逸阳连饭也没顾得上吃,便又去了齐鲁师范学院,准备去那里试试运气。

与此同时,中海外国语大学对外办公室的三名职员,刚从食堂吃过饭,结伴回到办公室。

其中一位职员看到已经厚厚一摞的传真内容,顺手拿过来翻动了一下。

她瞥见了营州日报头版的传真,纳闷的嘀咕了一句:“奇怪,怎么还有人发报纸内容过来。”

说着,便把那一页传真纸翻了出来,看到了爱乐教育在营州日报上的广告。

当看到马明明的简历时,她有些纳闷,这个培训班的老师,竟然还是本校毕业的?而且还在师大附中任职过?

只有在中海的人才知道,师大附中这所学校有多难进,多少高学历的高材生削尖了脑袋都进不去,这个马明明怎么这么傻,放着这么好的工作不干,跑去当培训班老师了?

她看完这一页的内容,心里诧异,下意识的又往后翻了一页。

而下一页,便是许逸阳写的那封信函。

看完这封信函上的内容,这个职员的表情顿时变得震惊不已。

信里说的这个马明明,在营州这个城市,一天就收了上千个学生,照这速度,收几千个学生还不是轻轻松松?

如果这个人真是假冒了中海外的学历,那得给学校带来多大的声誉影响?

她回过神来,急忙从一堆资料中,找出了1990届的新生名册。

这一届学生里,姓马的同学一共有二十六个,没有叫马明明的人。

由此可以断定,这个马明明的学历确实造假!

她当即不敢怠慢,拿起传真内容,直奔教务处。

中海外的校长在得知事情始末之后,大为震怒。

堂而皇之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冒充本校毕业生、大量招生、误人子弟的事情,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毫无疑问,这一千多名学生和家长,都是奔着对方伪造的中海外学历才报的名。

这个马明明,就是在肆意消耗中海外的信誉和权威。

如果任她胡作非为,中海外的声誉,有可能在营州这个城市彻底扫地。

于是,他立刻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大型培训机构这种商业模式,是这两年才刚刚兴起的,中海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应对流程,所以这件事如何解决,也将成为以后同类型事件的解决范本。

会议上,几位学院的主要领导对这件事也是一筹莫展。

有人建议向当地警方报警解决,但很快被校领导否定。

因为伪造学历,现在还没正式列入刑事犯罪,教育部门虽然一直在呼吁,但最高法还没有给出明确解释,而且对方这个培训机构只是伪造学历,也没有捐款跑路、不构成诈骗,所以警方也无法可依

这样一来,一来追究不了马明明的法律责任,二来追究不了培训机构的法律责任,等于是两头堵。

而且,谁也不知道这个培训机构在营州当地的人脉,就算是同时向公安、工商0010反应情况,到时能否落地还是个未知数。

与会的校领导里,有一位名叫胡秉文的老人,是中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副院长。

胡秉文1958年考入华师大,当时学的就是英语专业,后来受聘到中海外,是整个中海外最权威的一位老教授。

早在中海外刚把英语系改为英语学院的时候,他就是首任院长,一手把整个英语学院搭建起来,在学校备受尊敬。

去年他退休之后,学校又将他无缝返聘了回来,不过胡秉文主动辞去了英语学院院长的职位,在校长的要求下,才挂个副院长的头衔。

现在的胡秉文,已经不再负责一线教课,主要工作是负责院系教学以及教授团队的整体建设。

虽说胡秉文现在是退休返聘,但他一直都是校领导班子眼里的老师父,学校只要有重大事件,一定会请他参会讨论。

在分析了事情的尴尬局面之后,胡秉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他说:“我觉得啊,既然报警不合适,那我们不如先组织一个调查小组去营州看看,摸一下这个爱乐培训的底,一方面能收集一些证据,一方面也能了解一下他们实际的教学水平。”

顿了顿,他接着补充道:“在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当地媒体公开发表一份声明,来告知当地民众,这个培训机构老师的学历是伪造的,起码让他们这骗人的买卖做不下去,这样也能避免我们学校的声誉受到他们的影响。”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表示赞同。

胡秉文又说:“如果我们这件事情办的漂亮,那我们到时候把素材拿回来,还可以请咱们中海的媒体再报道一下,通过他们,把这件事的影响力扩散出去,这样一方面能给全国的培训机构一个警醒,一方面也能体现我们中海外负责任的态度,一举两得。”

校长听完,面带欣喜的说:“还是胡老您有办法!就按您说的办!”

说罢,立刻做出决定:“由教务处的李处长牵头,挑选两个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另外,再从保安队召集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陪同,去趟营州实地调查一下。”

说着,他又道:“对了,英语学院再派一个有经验的老师跟过去,评估一下他们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

胡秉文当即说道:“那就我去吧。”

校长忙道:“哎呀胡老,您年纪大了,还是别折腾了,找个年轻老师去一趟就行。”

胡秉文认真的说:“下周一学院就正式开学了,现在年轻点的老师都在积极备课、讨论课件,谁都抽不开身,还是我去比较合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