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胡迈之所以能够打动铁塔,还真的是因为他的推断。
不可否认,在这个时空的赵恒确实是天纵之才,真是因为他带给大宋诸如蒸汽机,诸如火药,还有火枪等等,才让大宋得以在面对辽国以及西北李家之时,保持高压态势,仗着跨越时代的武器装备,不断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花了将近三十年,将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扫而空,剩下的都乖乖的在大宋铁骑的火枪之下,替大宋牧马放羊。
正是因为在他的领导下,大宋国力蒸蒸日上,所以他个人的权威也达到了巅峰。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一个集体内,如果某一个人太过强势,自然会大大增加他的话语权,尤其是整个国家不断地发展进步,反过来又证明了赵恒的正确性,所以他远不同于开国的太祖和继任的太宗。
原本在太宗赵光义时代,文官们的地位日渐提升,武将和勋贵们因为太宗时代的军事失利及不断损耗,话语权被大大压低。
然而到了赵恒手里,一手科学院,一手握禁军,前者除了开发军事装备以外,更重要的蒸汽机应用促进了民生的发展,比如用蒸汽机制作的简易抽水机,可以让开矿之时取水更加简单;而蒸汽机制作的锻压机,可以让钢铁产量更高,且质量远胜此前。
一系列的转变,让赵氏,尤其是赵恒,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巅峰,文官们无论是谁任县官任太守,百姓们都一致认定,那是因为有圣明天子在位。
而火器的装备,虽然还是比较原始的前装火枪,但是在解决了钢铁问题,制作成为枪管之后,大宋的军队面对契丹也好党项也好吐蕃也好,都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战场上一度还出现过排队枪毙的局面。
真是因为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让武将和勋贵集团摆脱了文官的控制,而直接效忠于皇帝陛下。
赵恒又发布了严令,皇室子弟一律除享有应有爵号外,不得特殊对待,且不再由封地供养,不参与国家管理,皇家一应开支,均由车马司供应。
且车马司在行商过程中,不得违法大宋律令,不得借皇室名头强买强卖,欺行霸市。
三个大方向的措施,让他牢牢掌握住了枪杆子,压制住了宗室和外戚,还得到了百姓们广泛的爱戴——这些百姓,甚至包含了远在草原及漠北的诸多民族。
因为他们眼下光是靠养马放羊,剪羊毛的收入,都可以轻松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因此,世祖的庙号无人敢反对,世祖的威严也无人敢违逆。
然而到了赵祯时代,就完全不一样了。
按理说,赵祯应该完全可以继承赵恒的遗产,将军队牢牢控制住以后,依然可以树立如同赵恒一般的威严。
但是,第一方面是因为赵祯的性子还真如原本历史上一般,性情宽和得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宋周边均已臣服,更远的地方则受限于通信条件和补给,无法去征服,和平年代军队的地位就大为降低了。
两个因素加起来,再加上赵祯要统治麾下子民,只能依靠读过书的文官集团,而不能依靠拿着长枪和短刀的军人,所以文官集团在世祖去世之后逐渐壮大,开始全面接管整个帝国的管理。
再加上赵祯如同胡迈原本时空的一般,子嗣艰难,为了大统继承问题,多有波折,赵祯的心思更多的在帝位传承上,对于国事则要放松许多,待到去世之时,太子年幼,又只能由文官们来辅导,文官们更是借此机会,想要将赵曙教化成赵祯的模样。
而且,利用长达十来年的真空期,将皇权退化之后的权力空间填补上来。
眼下,已经达到了三品以下的官员任命无需经过皇帝裁决,可有政务院一体任命!
无论作为帝国也好,组织也好,人事任命权始终是核心的权力,甚至重要性还超过了财权。这么一来,刚刚亲政的小皇帝能够任命的,居然只有从三品以上的真正高官!
而且,这些人他并没有真正决定的权力,而是由政务院筛选之后呈报给他,一个主选,两个备选,他能够做的,只有三选一。甚至所谓的备选,都只是真正的陪衬,往往就是在政务院上报的奏章之上批一个“可”而已。
虽然是文官教导出来的,但是宫内宫外无不是世祖皇帝威服四方的事迹,所以赵曙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愿望,要恢复他爷爷世祖的威严。
尤其是这种皇帝连官员任命都不能自决的时候!
军队是不能用的,毕竟文官都是大宋的,自大宋开国就都说要优待文官,连世祖皇帝都没说文官怎么样,他自然不敢动用军队来对付文官。
枢密院毕竟被世祖改为纯军事机构,无法对政务指手画脚,也指望不上。
所以,他能够依靠的,就只有皇城司这一名义上隶属于军队,却一直担任皇帝亲军的特殊力量了。
他能想到的,也与后世某位开国帝王一致。既然文官集团不值得信任,那么我就培养另外一支力量,来牵制和监视天下的官员们。
所以,皇城司的职能,也逐渐从刺探情报等向监事官员而转变。
这一点,是胡迈根本无从知晓的。
与后世锦衣卫不同,皇城司眼下还没有自己的诏狱。
毕竟,当初赵恒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家,将司法机构的地位大幅度提高,国家最高层面的架构就是政务院、枢密院外加大理寺。
大理寺不再由中书负责,改为直接想皇帝负责。
所以,赵曙虽然很想将司法制度再次改革,由皇城司来承担一部分职能,就如同后世的锦衣卫一般,成立诏狱,甚至能让皇城司凌驾于大理寺之上,但是眼下他确实不敢。
要知道,除了皇帝本人,没有人会对特务政治有好感,这么一出,不光文官集团会立刻反对,甚至连武将集团都会反对。
大理寺当然也不会任由皇城司,任由皇帝这么做。
所以,皇城司眼下虽然在向锦衣卫转变,但是做得还远远不够,刚刚起头。
胡迈刚才的一通劝说,铁塔虽然不是皇城司的核心要害成员,但是对于自家的情况,也是心知肚明的。
眼下苏州城因为监税司一案,各路牛鬼蛇神都出来开始了各自的表演,那么皇城司此刻插进去,显然也好处多多。
这,才是他答应胡迈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