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过往 完(1 / 1)韦老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出濮阳县的许勇倍感迷茫,这个时代跟自己想的不同。

前辈们随便一首诗,一首歌,或者造出一件稀罕的东西,世家豪强立刻舔着脸跑过来抱大腿,送钱送粮送女儿妹妹。

为什么到自己这里,却什么也没有?

反而成了杀人犯,被迫逃出老家?

前途迷茫。

他这两年,已经打听到了,今年是任戍年,再过两年就是甲子年。

他可是记得,张角就是在甲子年起兵造反,如今可只有两年了,自己却一事无成,如何应对乱世?

自己孤身一人倒也罢了,可是父母怎么办?

太平道作乱,波及九州,由以冀州,豫州,青州,荆州,兖州最重,裹挟百姓过百万。

小村虽然偏僻,但怎能避开这乱世?

太平道虽说是为了推翻暴政,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但张角等人可没有统治百万乱军的能力,以至于没过多久,黄巾军就全是盗贼,匪徒,根本没有半点正规军的意思,杀人越货,屠村破城乃是常事。

半日之后,许勇终于明白,想要争霸天下,不能没有一个身份,虽然是个穿越者,但出身卑微,父母皆是平民,无钱无粮,如何能够组建一支队伍,征战天下?

刘备为什么一直死咬着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

若不是有着这一层身份,凭借他的出身,谁会去追随他,谁会接纳他?

孙坚披荆斩棘,自黄巾之乱开始,征战十余年,手中有几人?

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继承了父亲的遗泽,若非他行事霸道,迫于压力,又有几个谋士追随?

等到了孙权,历经三代,用以怀柔,方才让江东归心。

何等的艰难?!说到底,世家,门户,三国,根本不是一个黔首百姓凭借热血就能参与的。

除非,他加入进去,要么拼命成为世家,要么成为世家的附庸!

如何融入世家?掌握知识!

这个没有纸的时代,知识只掌握在世家手中,代代私授,以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壮大!

说到底,三国,是世家豪强的游戏,平民,不过只是炮灰而已。

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将谋臣,基本都是世家,官宦之家,平民有几个?

关羽或许算一个吧,谁也不清楚,但他能识字,会读春秋,家中想必也是小富之家。

张飞更不用说,家中有庄园,能支持刘备起兵,至少也算豪强。

至于杀猪卖枣,呵呵,看看就算了。

东汉时期猪肉是贱肉,世家豪强都不会吃,即使是百姓之家,也很少有吃的。

那么,去哪里学习知识呢?

当今社会,门户之见极深,也没有后世的学校,多为私学。

一般人家,想要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便要准备束脩,去寻找一些名士或者饱学之士拜师。

幸运的被收入门墙之后,便开始学习,直到老师觉得可以出师之后,或向当地官员举荐成为幕僚或者小吏。

或者让他自己出去游学,增长见闻。

若是更幸运的,被举为孝廉,茂才,察廉等,则可以得到皇帝的青睐,入朝为官。

以许勇的家庭条件,根本出不起束脩,更遑论如今的他还是通缉犯!

所以,在兖州,走私学这一条路走不通了,只能去往他处。

首先是洛阳。

要说当今世上最有名的学院,莫过于,便是当今皇帝开设的鸿都门学。

当今皇帝喜欢书法,诗词歌赋,便设立了这个学院,专门研究这些东西,如今学院学子多达千余人。

而从学院出来的学习,多受皇帝喜爱,其中的佼佼者出任刺史,尚书,侍郎等不可胜数。

最关键的是,鸿都门学允许平民百姓入学,只要你交得起学费。

但也正因为如此,鸿都门学从创立至今,一直受到世家豪强的打击,许多世家甚至不与鸿都学习结交。

所以,哪怕鸿都门学再好,许勇也不会去,不说那个可以让小富之家倾家荡产的入学费,就是站在世家的对立面,就不可取。

为何,因为这世间,良将谋臣多出自世家!

那么,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了。

许勇吐掉嘴里的草杆,将长发用布条捆好,大步往颍川赶去!

颍川学院!

乃是荀氏私学,荀氏乃是当世最有名的世家之一,恒帝时期,荀氏出了一代名士,名荀淑,字季和,号神君,品格高洁,学富五车。

恒灵时期,有“三君”“俊”“顾”“及”“厨”。

皆是当世最有名的名士,而这些人,又以三君为首,而三君之一的陈蕃,俊之首的李膺,李固等名士,皆与他或师或友。

到了他的儿子那一辈,更是不差,号“荀氏龙,慈明无双”。

至于后来的“王佐之才”荀彧,“谋主”荀攸更是青出于蓝。

故而去往其私学求学的学子多不胜数,再加上颍川多世家,陈氏,钟氏,辛氏,郭氏。

于是,颍川之学风,冠盖大汉,士子们纷纷前往求学,竟将一个私学变成了公学。

再后来,这些学子变成了曹操和袁绍的班底,尤其是曹操,袁绍还有河北田丰,沮授两位大才。

而曹操这边,郭嘉,荀攸,荀彧,陈群,钟繇……

这些都是顶尖人才,至于不顶尖的,不知名的,还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而正是因为如此,许勇才选择去颍川,毕竟,上述这些大牛,可都是穿越者的标配,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先联络联络感情,再“不经意”的漏出一点王霸之气,这些名臣还不纳头就拜?

想想还有些激动呢,嘿嘿!

一路上很顺利,许勇看到了自己的通缉令,那个画在木板上,挂在各个亭驿门口,说实话,他就算是拿着自己的通缉令,高呼自己就是许勇,估计也没人相信。

画上的头像,青面獠牙,胡须似戟,豹头环眼,跟他差别太大。

至于父母,他没什么好担心的,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去闯荡,一两年不回去很正常。

毕竟古代可没有飞机高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的腿就是交通工具。

而且大汉以孝治国,除造反等少数诛九族的大罪以外,很少牵连家人。

而他相信,他的那几个好友会帮他照顾好父母的。

进入颍川阳翟之后,果然学风鼎盛,来往皆冠盖,连一些小商贩百姓都能扯两句文绉绉的话,尽管他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然而,入学却不顺利,首先,他冒充游学的寒门士子,路遇劫匪,他的包裹被劫走,没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接待的人倒也没说什么,只是问他启蒙的经学,或者说他想要职什么经。

他搜肠刮肚半天,《论语是儒家经典,若是他能背得出来,入学就简单了,可是他早忘了,只记得几句,说出来也不过徒增笑料。

唯一记得的,只有三字经,毕竟前世之时,孩子已经五六岁了,为了给她启蒙,便硬生生的背了三字经,每天教孩子读。

听着他们那奶声奶起的声音,充满了满足。

然而,他才开始人之初,性本善,那接待的人勃然大怒,脸色一黑,拂袖而去。

留下一脸懵逼的许勇,不知所措。

直到一直在阳翟徘徊了几天后,许勇才明白过来,人家荀氏号称荀子后人,荀淑更是将荀子的学说发扬光大,而荀子可是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啊。

所以,那老师没有将许勇赶出阳翟,已经算起好脾气了,毕竟,这就等于是跑到你家去,大声说你祖宗炸了。

你不揍死那人,算你脾气好不是吗?

许勇没办法,也不知道去往何处,干脆一咬牙,仗着自己面相普通,便去应聘了个杂役。

只因为许勇发现,自己这个高中毕业的人,竟然不识古代的字!

文盲!

而偌大的书院,用需要人手,毕竟学习们可没时间打扫学院!

非常顺利,毕竟是天生神力,许勇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颍川书院的……杂役!

此后,许勇一边干活,一边偷学知识,也静下心来,了解和融入这个时代!

半年之后,许勇“无意”间让一位书院老师看到了自己写的文章,成为了这位老师的学生,正式成为颍川书院的学子!

这位老师乃是郭氏旁支,名谦,字守敬。

随后,许勇悄悄赶回家中,跟父母过了年。

又跑回濮阳,发现自己的通缉令已经取消。

原来,濮阳大富之家田氏少主田恒因为其父亲病重,从洛阳回家继承家业。

这位少主向来好游侠,听说了许勇的事迹,十分仰慕,便花钱消了许勇的罪名,并向许勇的朋友表达了自己的心思。

许勇回到濮阳以后,见到了这位田氏家主。

两人相谈甚欢,不过,此时的许勇,不再如先前的锋芒毕露,而是半遮半掩,如刀入鞘,他没有答应成为田氏门客,而是返回颍川,继续学习各种知识。

但许勇也没有断了两人的联系,或他往濮阳,或田恒来阳翟,或书信联系,感情日见深厚。

偶尔间,许勇透露出一些事情,让田恒佩服不已,又得知了许勇的志向,便不求招揽许勇为门客,反而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嗯,没有拜关老爷!

之后,许勇透露了天下将乱,太平道要造反的消息,田恒毫不怀疑,拿出钱粮,招募游侠乡勇,又捐了个县尉的官职,等待风起。

直到光和七年,也就是甲子年,黄巾之乱前夕,许勇拜别恩师,返回濮阳,已备战乱。

临行前,老师给他取字,伯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