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踏尽坎坷(1 / 1)正直一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云成在喂了李皎喝完药后,看了下直播间的时间,半个小时期间李皎就大汗淋漓,烧慢慢的退了下来。

药还是很管用的,李云成还记得自己小侄子一旦发烧,都要喝药推针双管齐下,不然会反复发烧,听医生说是病毒性的感冒。

烧退了后,李皎慢慢清醒过来,仍旧浑身无力的躺在周秋莹怀里,哪怕两个人都捂出一身汗也没有分开。

李云成还专门摸了摸李皎的额头,虽然汗津津的,不过已经恢复了凉爽,不像之前浑身发烫,脸也红彤彤的,嘴皮干干的。

李云成:“阿姐,可要吃些什么,冯哥打了一只兔子,肉质鲜美,专为阿姐炖了汤。”

冯哥这个称呼是周秋莹让李云成和李皎叫冯展的,这个哥不像我们现代对平辈大于自己年龄的男子的尊称,也不仅仅指代自己的兄长。

在他们的用法中可以称呼长辈为“哥”,所以不是叫“冯伯伯”,也不是“冯叔叔”,而是亲昵的称呼“冯哥”。

虽然冯展对他们比较冷淡,可一路驾马车坐在外面,保护他们的安全,值夜守夜也都是他一人扛下来。

周秋莹和刘杏出宫的时候并没能带上任何食物干粮,毕竟宫里是按照份位分配的。

不想自己家里有个厨房,有存粮拿上就走。

再多的珠宝银两银票再逃难的途中也很难换到食物的,所以他们一路都是吃的冯展的存货和反打劫到的。

等跟其他人的马车在一个队伍里后更是敢独自一人去打兔子野鸡还用带的网子网鱼。

不过野味儿也是很难得的,毕竟算上皇帝带的军队和一路的百姓,人数如此之多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打得着了。

李皎身体很虚,并不想吃任何肉类,不过冯展炖出来的汤还是喝了不少,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调味品,可单单有咸味就能喝的下去了。

冯展吃兔头,再喝大量的汤水,兔肉分给了李云成他们三个,就凭他一路不辞劳苦的照料保护,还紧着他们四个女人孩子优先吃好,李云成是很感动的。

按照常理来说感冒发烧了不适合油腥太重,可现在他们能吃上饭就不错了,根本没得选。

在过了四五个小时后又给李皎喝下一顿药,一天三顿的喝,三天内没再起烧,所有人都放心了下来。

而这些药都是瞒着冯展的,因为没办法解释来源,平时喝的都是中药熬制的或者是药丸,从味道上就没办法混合到一起说是准备好的成药。

毕竟谁还没吃过药是吧!

每次喂了李皎喝药,剩下的李云成又收回了物品栏。

因为车外的冯展,周秋莹和刘杏也不方便问李云成具体怎么回事,只能按捺住疑惑不安。

路上不是没有其他人也生了病,可李云成是怎么都不敢把这些药显现人前的,毕竟他还想安安生生的活下去,发一时的善心他们五个人估计全部要为他的行为用命买单。

他良心不安的同时又不敢那么做。

马车减震性能非常不好,虽然质量已经算是市面上的好马车了,可就像车子一样修过三次。

一直到过蜀道,窄窄的羊肠小道,人都是要贴着才能过,很明显皇帝车驾无法通行,还风险极大。

只能抄远路,然而虽然可以能过人,道路崎岖狭窄,有马车的人也只能抛下马车骑马通过了。

李云成他们有一匹马,一头牛,抛去携带麻烦的一人就带一身衣服以防万一,还有钱财傍身,再带上一个小锅和两只碗,其余的都扔下了。

李皎,李云成,冯展他们三个骑一匹马,然后冯展还手上拉着骑在牛上的周秋莹和刘杏。

毕竟她们两个根本不会骑马,拉的这头老黄牛还是可以坐稳的,一路上这头牛是一直很温顺的。

这时候他们五个人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甚至丛林里的能吃的草一类也煮来吃,却从没想过要吃掉这两个代步工具。

相比他们这些能有坐骑,不论是马匹,牛,还是驴和骡子,在路途上都是很让人羡慕的,军士们都走的疲累不堪更何况从未这样漫长奔波在山林中的百姓了。

李云成看着眼前的生鱼片,强忍着心里的不适慢慢吃了下去。

他发现这个时候的人吃饭食都是蒸煮炙烤再就是他们不吃熟的鱼,专片成鱼片来吃,他们称呼这为鱼脍。

李云成是个不喜欢鸡鸭鱼海鲜类的,可在生存面前什么习惯都是能改掉的。

要说路途上李云成最喜欢的那就是冯展逮到的竹鼠了,这种小动物大个头的能赶上一只猫的体型,还肉多。

要不是他们丢弃了马车,李云成都想带上几只一路上当储备粮了。

竹鼠没带上,倒是逮到两只野山鸡,还是母鸡,冯展手巧的编制了一个大竹笼挂在马的一侧。

他们每天能收获一两只鸡蛋,每天李云成和李皎都会看鸡笼里有没有鸡蛋,周秋莹和刘杏也会时不时问问。

这两只野山鸡在他们心中这时候比千万两银票都贵重。

每次只拾到一只鸡蛋时就忍不住讨论哪一只没下蛋,是不是吓到了还是没吃饱。

时间一长,有一只被大家断定不下蛋了,最后就进了大家的肚子了,毕竟他们不养闲鸡。

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也学会了生存。

李云成和李皎年龄小,会去搂草翻土找虫子喂鸡,周秋莹和刘杏也会寻找能吃的笋或者被别人遗漏的水果。

他们每个人还和冯展学会了煮饭,不过往往是煮青菜青草一类,不是每次都能吃上肉的。

李云成看着咕嘟嘟响的陶罐,里面煮着切成片的竹笋,这个陶罐是他们用一斤河里寻摸的螃蟹从别人那里换来的。

这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是灰头土脸跟乞丐没差别了,所以冯展并不再担心四人稍微离远点寻找食物了。

衣服在身上也是破烂不堪,毕竟古代衣物质量还是赶不上现代的工艺的。

鞋子早就烂掉了,遇到不好走的路他们就没办法在马背上,牛背上一路走过来了。

鞋子也是冯展用绳子和草再用木头编织在一起,编的类似木屐一样的,走在石子上不至于划破脚。

可一开始穿就让五人的脚磨破了,总不能光着脚只能这样忍了下来。

而直播间里有网友给查的各种荒野求生技能大部分冯展都会,其余的就是人数太多竞争大,他们经过一处地方都能连草皮褥掉一层。

在他们骑的马伤了马蹄后,又不能让它修养,毕竟他们是需要赶路的,冯展就把马杀了。

当时李云成没去看,李皎趴在周秋莹怀里哭,一路上这匹马和这头牛可谓劳苦功高,两人后来还负责给它俩揪草喂食,在马受伤后不仅不能照顾它还要吃它的肉,让人心里有些接受不能。

可看着处理后的大量肉,众人还是没忍住口水。

肉撒上盐巴再炭烤一下后就搭在了牛的身上。

没了马骑,只能是李云成和李皎坐在牛上,因为带着物品还有大量的肉就没有再坐一个大人上去。

看着这些肉黑瘦的五人都心里异常安稳。

马肉还剩一半的时候,他们走窄窄的山路时,按照习惯把肉一个大人分了两三斤包在身上,再带上水囊和盐巴,一前一后往前走,还没走过三分之一,就听到牛一声长叫,“哞”声回荡在山谷间。

牛失脚掉落了下去,他们丢失了一头牛,剩下的一只下蛋鸡,还有做饭的各种工具。

就剩身上的物品了,如果不是冯展怕他的刀让牛失去平衡,自己一路带着就也要丢失了。

往前看去,队伍绵延数里,五人都感觉到差不多快失去全部身家的沮丧。

除了他们的牛掉下山谷,还有人失足掉下去的,惨叫声回荡着,人们都能听到,越发的小心谨慎了。

李云成都开始想他们如果找一处县镇去生活是不是比跟着皇帝这样一直走下去比较好。

一路上病死的,饿死的,被打劫杀死的,意外掉落山崖摔死的,都成了日常体验之一了。

李云成偶尔开个直播,哪怕直播间已经人数数十万也不能让他开心起来,毕竟他现在经历的绝对是从未想到过生活,大多数人也遇不到的生活。

他们就跟那些被流放的人差不多一样了。

在提心吊胆的走完几里的山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在走上去的时候,他们都做好了自己有可能会掉落山崖的可能,这是很有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件事。

万幸五人没有减员,虽然遗失了牛鸡和物资。

接下去的路走起来就更加艰难了,因为很明显李云成和李皎年纪小体力跟不上,只能自己走一段然后让大人背一段。

这个过程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很折磨,冯展会轮流背两个孩子,他还把陌刀当做拐杖支撑着走,所有人里负重最大的就是他,后面他已经成了新的马匹,新的牛。

李云成有时在想,哪怕给他一个成人的身躯,他都不一定能做到冯展这样。

如果说他就是为了周秋莹这个跟他相识几年却交浅言深并没有恋爱关系的的人付出如此之大,那只能说是真爱了。

可李云成本心里是保持疑惑态度的,毕竟现代人都男女平等了“真爱”这个词还属于奢侈品行列,冯展真的能如此当牛做马,任劳任怨,除了一开始的威胁,后面都没说过厉害话,对待周秋莹的闺蜜和两个孩子都如此重视,真的很难想象。

作为受益人之一,再想不通也没办法,只能坦然受之,把点点滴滴记在心间,以待报偿。

而直播间里有一路追下来的人都纷纷发言。

——不吹不黑,冯哥这个人实在是让人佩服!

——我古拉娜拉·钮祜禄氏从小就没服过谁,现在服了!

——能称得上是英雄人物了。

——别问我为什么哭着看视频,我老婆也在看,还说我,“你看看人家”

——兄弟们,有女朋友有老婆的千万别让她们看到那个男人,不然哪怕他现在丑成鬼也会变成她们眼中的男神的

——我保留意见,冯哥这个人从现在看非常有担当,比较正直点,可一开始威胁人家姑娘当他媳妇这个黑点,我要看后续才发表意见。

虽然李云成是直播间的主播,不过现在网友们大多是冯展的粉儿,实在是他一个人做的事完全KO掉其他四个人,哪怕其他家庭也少有能做到的。

抛妻弃子,遗弃父母,当然也有生死不相离的,在危难时刻对人性的考验就显示出来了。

相比李云成,李皎对冯展的孺慕之情更加深重。

她会向小尾巴一样追着冯展问出“十万个为什么”,还不断的“冯哥”的叫,完全不见一开始把他当大魔王的样子。

李皎性情骄矜,又特别识时务,作为一个有封号的公主不说长袖善舞,在宫廷内还是能左右逢源,跟姐妹们相处不错的。

虽然拥有封号也没让皇帝带上她,不过能跟阿娘和阿弟在一起她还是很高兴的。

一开始对冯展反应最强烈的是她,现在最黏冯展的也是她。

脏兮兮的样子加上现在天真烂漫的样子已经跟以前矜持娇贵的样子大相径庭了。

从长安出发,时至两个月后他们跟随在皇帝队伍的后面进了蜀郡。

这次有官员接驾了,堂堂皇帝像个乞丐一样,如果不是他们各种官员印信根本不能让人相信他们一行人的身份。

蜀郡官员招待了皇帝一行,李云成他们也跟在后面到了城外。

大批流民的涌入让蜀郡太守下达了城外安置的命令。

会放粮救济跟随而来的百姓,虽然粥很稀,可没有一个人嫌弃,都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结果在城外呆了三天后听说皇帝进行补给后又去了成都府。

剑南西川节度使接到皇帝将不日驾临的快马传讯后,召集幕僚商议一番,又收拢了下军队,还让成都府的富户贡献了一处大宅院,安排好了一切等待皇帝的来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