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偷腥后的猫,总归是会惦念着那一股荤腥味,踩着小碎步三步一回头的偷摸着回到偷腥点。
数日后,罗师傅出了门,老夫子董卓,提着一壶老酒,登门了。
上酒铺喝酒还带着一壶酒,董老夫子也算独一份。
少女商赶鴯得知董夫子登门,特意让孙幼学停止日复一日的走桩出拳锤炼体魄,来前厅打个招呼。
两鬓斑白的老人点了两个小菜,一碟爆炒猪肝,一碟冬笋腊肉。见到单瘦少年后,示意少年一起吃些酒菜。
孙幼学也不推辞,上桌便扯开老人酒壶倒了一杯,一饮而尽,酒水着实清淡寡味,孙幼学实诚道:“董夫子这酒,可没有上回的好。”
老人夹了一块猪肝,细细咀嚼,摇头道:“少年人,人心可畏,也不奢求你我故友相称,终究是差了岁数。但是,老朽向来固执,不看辉煌时谁敬的酒,只看落魄时谁是剩下的友。所以,你我终究是知己。”
孙幼学笑道:“人逢知己千杯少?”
老人轻拍酒桌,竖起大拇指,爽朗道:“小兄弟,上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古读书人敢说、敢作、敢为知己,不愧是我们的表率。”
孙幼学轻笑道:“董先生,一坛一枚玄武钱的百年竹叶青酒,小子请教先生一个问题如何?如果先生不愿回答,酒依然是小子请先生喝的。心甘情愿请的!”
老人哈哈大笑,双眼眯成一线天了,还不忘再次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孙小哥豪爽,理也清!若孙小哥问老朽这商丫头有没有心上人,老朽可答不上来。一是怕骂,再是怕打。孙小哥若是问些学问,老朽知无不答言无不尽,即便道理不是最好,也愿把嘴皮子动上一动!”
少女商赶鴯坐在柜台里,眼神玩味的看着董夫子。
孙幼学点头说好,没敢去看柜台里的大师姐一眼,亲自去酒窖搬了一坛百年陈酿竹叶青酒上来,开门见山道:“那小子敢问先生:一个终日跟尿瓢、粪桶、锄头、黄土地打交道的农夫,看多了大雁南飞北归的轨迹,看多了紫燕衔泥作窝的细微动作,眼里并非只有地里庄稼、收成,被窝里的婆娘和崽。老先生觉得,这农夫眼里还有啥吗?”
两鬓斑白的老人一拍大腿,乐了,眉飞色舞道:“这个简单。孙小哥这坛美酒,董老儿接了,有理有据心安理得的接了。”
老人董卓没有像往常一样拍开酒泥倒酒畅饮,而是从袖口摸出一个油纸包,老人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本线装书。也是一本老书,牛皮包着,牛皮上岁月痕迹历历在目,有年月了。
老人再从袖口掏出一抹细致丝巾,小心将线装本放到丝巾上,两指轻扣书檐,向前推了推,轻声道:“这是老朽董卓年轻时机缘巧合下,在西楚天涯书屋获得的一本笔扎。是关于儒家管子《事语里的注解。
管贤人说道理,有理有据,从不云中楼阁高屋建瓴,大小事以微知著,突出一个化繁为简。帝王将相读得懂,贩夫走卒也听得明。
老朽见孙小哥赤子之心,愿借与小哥阅上一阅。”
孙幼学曾听年轻道人说过西楚王朝最有名的天涯书屋。书屋门匾上写着一段话,尤为别具一格。
‘那些善待读书人的书店,就像疯长的青草,蔓延进了所有街道。这也不禁让人思索:一个都城要有何等的文化尊崇,才能支撑书店昼夜开门?唯我西楚!!!’
单瘦少年没敢伸手去接,于公于私都没敢去接出自享誉天下天涯书屋的手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尤其是儒家七十二贤人的手札,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董夫子见孙幼学没有接下的意思,拿回线装手札,摊开,神色肃穆、眼神专注,朗朗读道:
桓公问管仲说:“治理国事的最佳办法,可以说给我听听么?”管仲回答说:“什么叫最佳办法?”
桓公说:“秦奢教我说:‘不修饰车帷车盖,不大量添置衣服,女工的事业就不能发展。祭祀之礼不用牲,比如诸侯依礼用牛,大夫依礼用羊,不如此,六畜就不能繁育。不能高建楼台亭榭,美修华丽宫室,各种木材就没有出路。’这种说法对不对?”管仲说:“这是错误办法。”
桓公说:“为什么说是个错误办法?”
管仲回答说:“这是定地管理的方法。那里天子的管辖,方圆干里土地,列国诸侯方圆百里,滨海的子国七十里,男国五十里,象身体上的胸臂一样互相为用。
所以调节缓急余缺,即使粮财散在民间,也不致成为统一国家君主的忧虑。
但是,领土狭小而还要起来与大国争强的国家,必须使农夫努力耕耘,成果归于君主,使妇女勤于纺织,成果归于官府,这并不是想要伤害民心与民意,而是因为国无积蓄就不能用人,国无余财就不能鼓励臣下。
过分奢侈的办法,不可用在领土狭小的国家。”
说得如痴如醉的董夫子,终于停下来,合上手札,用丝巾包好,再用油纸包裹,小心翼翼,老人读书后,眼中炙热还未褪去,轻声道:“孙幼学,其实你问老朽这个问题,并非出题人无的放矢。问题和管贤人有关,却未记载在管子诸多典籍里。正是管贤人问齐桓公的一个很有争执的问题。”
“管子问齐桓公:一个终日跟尿瓢、粪桶、锄头、黄土地打交道的农夫,看多了大雁南飞北归的轨迹,看多了紫燕衔泥作窝的细微动作,眼里并非只有地里庄稼、收成,被窝里的婆娘和崽。这农夫眼里还有啥?
齐桓公,当时笑道:‘这农夫眼里,除了地里收成,被窝里的婆娘,不还有别人地里收成,别人被窝里的婆娘么’!
孙幼学,这道理在书里,更在生活中。一国之君能一语中的,解惑书中难题,难也不难。昔日齐国能笑傲群雄,怎能没有道理。”
老人说完,提着那坛竹叶青,脚步虚华摇摇晃晃的走了。
油纸包,还在桌上。
孙幼学送出门去,却不出声。
夜风潇潇,冷,年也快了。
一坛竹叶青,一个算不得道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