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雍州牧拜见陛下,今日是二月初三,雍县天上没有乌云,但是空中旱天雷却响了三声,声音四百多里之外都能听,待声音响完之后,两颗陨石从天上掉了下来,降落的陨石和黑色的人玉石色泽差不多,臣不知是什么征兆,因此急报告与陛下。”
看完这个消息,许延寿可算是知道为什么汉武帝神色这么你凝重了。
此时天人感应思潮之下,人们认为,天体变动对应着人间的变化。所以设立了太史令担任观察天象异象,以察国运兴衰、皇权变更、天子生死等诸多大事。
而陨石则被认为是天上星星陨落。因此在在众多异象中,天降陨石,历来被视为不祥之兆。
尤其是汉武帝此前在前去寻找蓬莱仙人却被暴风阻挡,又在许家村看到了令他难忘的一幕。
这个时候陨石天降,汉武帝怎么可能不多想。
许延寿看完,将帛书递给汉武帝,心中开始思索起来。
看许延寿和太史令均已经看完了此次帛书内容,汉武帝开口道:“太史令,说说吧,此陨石天降,定然上苍震怒,警示于朕。朕该当如何?”
太史令沉吟一番道:“陛下,此定非吉兆。始皇帝三十六年,东郡陨石天降,上书‘祖龙死,而地分’,陈胜、吴广起事,秦二世而亡。”
汉武帝一听,阴沉着脸,幽幽的说道:“你的意思是朕将死,且大汉即将亡于我手?”
许延寿一看不妙,当即开口道:“陛下,并非如此。始皇帝时陨石天降,且有‘祖龙死而地分’之言。今只有陨石天降,必仅为上苍之警告。”
太史令当即道:“瑞侯说得对。陛下,陨石天降自夏禹便有记载,虽每每有祸事,但其中大多数非亡国之兆。
始皇帝三十六年,除陨石天降外,尚有荧惑守心之兆。
今陨石天降而无他兆,正如瑞侯所言,定为上苍警告。”
听此,汉武帝脸上的恐惧淡了一些,接着问道:“朕有失德,先有高祖托梦田千秋问罪与朕,今有陨石天降,定然乃上苍警告与朕,朕此后必将休养生息,以安百姓。
太史公、瑞侯,此该如何?”
许延寿当即开口道:“陛下,当务之急乃安定民心,诛杀居心叵测之人。”
“哦?”汉武帝看向了许延寿。
许延寿开口道:“此番陨石天降所见之人甚多,消息必然瞒不住。
但其中定然有装神弄鬼、借机生事之人。途径无非乃假借流言蜚语,借儿童之口散布谣言。陛下此时关头应轻徭减赋,重视农耕安百姓之心,诛杀妖言惑众之辈稳民意。
双管齐下,我大汉天下定然仍固若金汤。”
太史公司马迁点头道:“瑞侯所言极是。除此之外,此春忙时节,陛下当以身作则,亲自耕种以表重农之心,封禅泰山祭祀苍天大地,使上苍知之。”
汉武帝听此,忍不住点头道:“你等所言极是,来人!”
一个等候在门外的侍从进来,躬身拜道:“陛下。”
许延寿开口:“诏诸臣前来议事。”
“诺。”侍从应声道,接着便出了銮驾前去通知诸位大臣皇帝召见之事。
稍等片刻,众臣尽皆前来。
前来面见汉武帝的这些臣子,全部都是汉武帝信任之人。
汉武帝将帛书拿在手上,站起来对众人展示道:“雍州传来急报,二月初三有陨石天降,声闻四百余里。”
众人一听,尽皆震惊,相互看了看,接着看向了汉武帝。
汉武帝开口:“此朕穷兵黩武上苍之警告。朕思己过,当罢兵休养生息以壮国本、轻徭薄赋以安民心。
朕决定封禅泰山告罪天地。诸位且去准备。
绣衣使者、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留下。”
“诺。”众人应道,纷纷退去。
众人退去,汉武帝看向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及绣衣使者等几人,这才开口道:“今雍州陨石天降,但恐有居心叵测、妖言惑众之辈乱我大汉江山。
今朕令绣衣使者查流言蜚语,定不能让奸人扰乱民心,颠覆我大汉江山。”
绣衣使者和霍光等人一听,纷纷低头应道:“诺!”
汉武帝接着说道:“绣衣使者不可一无所获,也不可胡乱攀咬,杀良冒功。若为朕所知,定灭其三族告慰冤屈之灵!”
绣衣使者进阶凛然道:“诺,臣定当竭尽全力,仔细审问。”
“此事千万保密,切不可为外人所知,诸位安排下去吧。”
“诺。”
听此,众人相互看了看,纷纷离开了銮驾。
果然不出许延寿所料,雍州陨石天降的消息没多久就被传开了,仅仅两三日,一首“雍星陨,征和亡,黄泥鼎,不久长”的童谣就在各地流传起来了。
一时之间,汉武帝将死,大汉将亡的消息弄的整个大汉的百姓,人心惶惶的。
然而,各地绣衣使者早已经接收到了密报,按照汉武帝采纳的瑞侯的部署安排好顺藤摸瓜的抓人工作,没多久,幕后主使便被绣衣使者抓住了,经廷尉审判,腰斩弃市。
仅仅不足一月,谣言便消失不见。
三月,汉武帝车架到了钜定,汉武帝先在先农神坛祭祀先农神后,在众百姓的亲眼目睹之下,亲自耕种与籍田之上,向外界显示自己身体状况依然良好,消除各地武帝纷传的汉武帝不久将死的谣言。
果然,效果斐然,本欲蠢蠢欲动的匈奴瞬间没了声息,原本惶惶不安的人心也一下安定下来。
耕种完毕,汉武帝便再次前往泰山,准备封禅告罪与天地。
在即将到达泰山的时候,各地好消息纷纷传来。
有的是抓到了妖言惑众之辈,有的是民心不安的情况平息,总之,此陨石天降的危机算是就这么着过去了。
放下各地发过来的消息,汉武帝忍不住叹息道:“果然不出瑞侯所料,居心叵测之辈甚多。此前瑞侯曾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若朕民心所向,恐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