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大的误会
齐含一脸莫名其妙的样子,实在想不明白,这青涟没事发什么脾气啊。
“瞧你那副样子!不听话就赶你出去!”齐含撇嘴一笑,转就走了。
青涟望着齐含的背影,自言自语地大吐苦水道:“年纪轻轻的姑娘你不喜欢,偏偏喜欢你嫂子,哼!我就不信我不能讨你喜欢……”
青涟这句话的虽然轻声,不过还是被一旁的陈大栓听到了。
“青涟,你乱什么呢?少几句吧!”陈大栓眉头一紧,赶紧提醒青涟。
青涟冷哼一声,低头拿着扫帚自顾自的继续扫地起来。
陈大栓昨晚也见到了齐含进入了齐蔡氏的屋里,而且早上的时候,齐蔡氏送齐含从房里出来的时候,又被他撞了一个正着。
这个事,出来,也算是齐家的一桩丑闻。陈大栓思来想去,决定一定要为大和二少爷保密。
毕竟,现在男未娶女未嫁,就算齐含和齐蔡氏好上了,那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和二少爷,你们放心吧,这事我一定守口如瓶。”陈大栓默默的轻声念叨了起来。
老齐家在齐含的带领之下,越过越好,他们这些忠心耿耿的旧仆,自然也是倍感自豪。
“栓子,你傻愣愣的在想什么呢?”
这时齐蔡氏精心打扮,正笑嘻嘻的来到了陈大栓后,却忽然听见陈大栓似乎正在自言自语着什么,于是眉头一紧便大声招呼起来。
“啊呀,是大……大有什么吩咐?”陈大栓往头一看,发现是大少,没事赶紧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
“二少爷交代的事,你早些去办,正好,我也要去镇上的集市,我和你一同前往吧。”齐蔡氏满腹狐疑的打量起陈大栓,生怕他害了什么癔症。
齐蔡氏心想,毕竟这大栓子年纪轻轻,从十多岁开始便在齐府当门房,如今算起来也有差不多十年了。他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几乎都耗在了齐府。
年轻人毕竟不同,待的太久难免会有一些精神问题,加上也到了娶亲的年纪,可直到现在仍然孤单一人,真怕憋久了,会闹出臆症。
“大放心好了,的一定办好。”陈大栓赶紧点头应承起来。
“对了,栓子,我看你年纪也不了吧?我记得,你今年该有二十八了吧?”齐蔡氏微微一笑,开始关心起陈大栓这位忠心耿耿的门房起来。
“回大的话,虚岁三十了,自打老太爷在齐府收留我,算起来我在齐家也待了足足十年了。”陈大栓点头笑道,他在十几岁那年,因为逃难来到清河县,人几乎饿死,幸好当时的齐老太爷好心收留,并让他留在府里,这才活了下来。
这些年,他经历过了齐家最鼎盛的时期,也经历过齐家忽然衰败的那段子。
不过不管齐家怎么变幻,他仍然在齐家默默待着,做过厮、花匠,也做过护院、杂工,直到现在的齐家门房,一如既往忠心耿耿。
“三十了呀?年纪也不了……看你长得就像二十初头的年轻,可你倒是长得一点不像三十岁的人……”齐蔡氏掩嘴一笑,她还以为这陈大栓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
陈大栓一听,感到一阵尴尬,只好搔着后脑勺满是推笑道:“我这长得比较年轻……不够老成,让大见笑了……”
齐蔡氏忍俊不的捂着肚子大笑了起来,笑罢赶紧抛出了主题,她悄声指着正在一旁拿着扫帚自顾自扫地的青涟笑道:“哈哈,瞧你的……这婚姻大事,可得多上上心呀。哎呀,我看咱们齐府里头,青涟倒是适合你的……这算来算去,这齐府里头,也就是如你和她最为年轻了。”
陈大栓一听,吓得连连摆手大喊道:“不不不,大这可万万不行啊……青涟,那那……那是……”
陈大栓自然清楚,这个青涟,那可是为了报恩,这才来到了齐府。自己若是真的咋嫩傻嫩的招惹人家,那岂不是惹人恨吗?
“哟……我倒是忘了这一回事……这青涟,难道直到现在,还想着要以相许报恩吗?”齐蔡氏满是惊讶,她起初还以为,这不过是那姑娘随便而已,时间一长就自然忘记了。
陈大栓点零头,平素里他和青涟接触的也算比较多,自然也清楚青涟的想法。
“呀,这事可真够复杂的……”齐蔡氏又是掩嘴一笑。
……
县衙,户房里。
齐含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抬眼望着空空如也的户房,忽然感到一阵的好笑。
“都特么给我请假了,谁还能帮我做事啊?这户房里头大事,都特么没人处理了……”齐含一阵苦笑道。
齐含是万万都没有想到,牵涉齐五四案子的人,但是有整整一屋子那么多。
“呀,这户房的弟兄们都跑哪去了?这大早上的,怎么一个人都没见着?”
正当他苦笑之时,门口却传来李福的一阵喊声:“齐主吏,啧啧,你的手下都跑哪去了?怎么没一个来点卯?”
“李兄,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人去哪了,你这刑房主吏还能不知道?”齐含淡淡一笑,直接反问的起来。
齐五四的事,要要真正查下去,那肯定是牵涉甚广。县衙里头的胥吏们,心中自然都十分清楚。
只是这件事,没有想到却被上头压住了,虽然追究的事已经戛然而止,但上头的事谁又能得清楚呢?
搞不好,万一有哪位上官心一狠,直接一查到底。又或者是,在胥吏当中,有人忽然心中有愧,直接自我揭发,顺便还把涉事的人一股脑都捅了出来。那样一来,这事就大条了。
所以,这些胥吏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躲在家里,一边到处花钱打探消息或者想办法买通上官,一边又随时准备着潜逃。
总而言之,大家是各显神通,随时应对着随时会突发的事。
李福一脸嬉笑,一股就坐在了齐含面前,然后打道:“齐爷呀,你倒是坐得四平八稳……好些人早已是坐如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