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鸿基下书邀战(1 / 1)一颗很甜的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胜是从来没有去想过,王累会陨命榆林城,在他有限的人生经验里,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赵胜这个还算是有些像模像样的文武班底里也是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他们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话奉为不可动摇的准则。

世界对这些自以为是的想法,总会以最猛烈的抽击,使怀有这些想法的人清醒。

当王累那被重新缝合好的尸体出现在赵胜和他的这些文武班底之前时,所有的人都表现出了异常的愤怒。

以孙授和舒勇为代表的武将们,大声的斥骂着李鸿基卑鄙无耻,刘希尧则是和汤纶用眼神对视着对方,满脸的不可置信。

最先从情绪里抽离出来的是赵胜,他对众人道:“事已至此,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赵胜话音刚落,便有一人跪倒在地道:“请大帅为我家大哥作主呀!”众人视之,乃是王累之弟王积。

王积与他的兄长一样,也在赵胜的军前效力,只是他没有王累的辩才,因此只能在刘希尧手下做些文书的差事。

刘希尧见状连忙道:“王积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王累为了义军而死,大帅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的。”

赵胜上前扶起王积,然后问道:“你兄长可还有子女在世?”

王积答道:“兄长有二子一女,最长者年不过十二,至于最小者,此刻尚在襁褓之中,可怜我那侄儿年幼失亲,真是天生的可怜命呀。”

赵胜安慰道:“王累是为义军而死的,他的儿女以后就是我赵胜的儿女了,我来为他们成家立业!”

赵胜话音刚落,汤纶便开口道:“大帅此言甚妙,为义军而死之人的遗孤,由大帅教养,从此军中无怕死之辈了!

不过在下看来,单是大帅一句承诺还是不够的,我看大帅不如将这些人收为义子,如此可使逝者安息!”

汤纶此言一出,坐中众人都赞同,要赵胜收这些人为义子,以全忠义之心。

赵胜有些迟疑的道:“诸位义士之遗孤都是要承祧家业的,怎么能做我赵某人的义子,况且使为义军而死之人失去死后之供奉,不妥,不妥!”

汤纶道:“大帅此言谬矣,大帅收遗孤为义子,即可彰显对义士之恩,又不使义士之子失其教,这是天下少有的好事呀!

至于担心义士家中从此失其血亲供奉,家庙祭祀,大帅可使诸义子不改其名,仍然承祧其家。”

汤纶说话时,刘希尧悄悄给了王积一个眼神,王积也是人精,瞬间便领会了刘希尧的意思。

待汤纶话罢,王积又跪在了地上,对赵胜道:“请大帅允许我那可是怜的侄儿王诣拜大帅为父,也好使他在九泉之下的父亲瞑目。”

赵胜见众人说得恳切,便答应了下来,先收王累之子王诣为义子,日后再有为义军而死之人的遗孤,都可照此办理。

汤纶见自己的提议得以施行,不由得脸上露出了笑容,让赵胜多收些义子,到不是汤纶有什么恶趣味,想让别人叫父亲。

而是汤纶从现实出发,为赵胜制定的现实可行之策,随着赵胜势力日益扩大,他手中没有心腹之人的劣势越发的明显。

作为赵胜的谋主,汤纶自认为有义务帮赵胜解决这样的囧境,赵胜出身平民之家,早年又一直躬耕于农亩,这就导致他不仅没有可用的亲族依靠,而且也没有如同刘邦那样的沛县兄弟做支撑。

赵胜自身可用的亲族除了赵武和王寿这二人外,就只剩下个赵开疆了。

赵武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对兵书战策,却是格外的有天赋,再加上她勤奋好学,如今已真正成为了赵胜的臂膀。

王寿作为赵胜的堂兄弟,能力也是有的,只是为人过于小心谨慎,只可作守户之犬,要依为臂助却是差了些火候。

至于赵开疆其人,汤纶已经不对他做什么指望了,赵胜每次交付给他的任务,他都能搞砸,要不是看在他还有几分忠义之心,汤纶早就要赵胜处理他了。

原本这些事情是不必着急的,可是随着刘希尧父子的加入,赵胜的麾下充斥了太多他们父子推荐提拔的人。

汤纶此刻可以确定这对父子没有私心,他们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赵胜,都是为了义军的大业,可汤纶知道有些事情是身不由己的。

汤纶不知道赵胜是否也有这样的顾虑,只是他做为谋主,却不得不多想一些,多做一些,正是怀着这样的目地,汤纶才提议赵胜收义士之后为义子。

在汤纶看来,父子关系是最稳妥的关系了,父为子纲,只要赵胜多收些义子,赵胜的亲族势力便会扩张,那么自然不会担心其他的人势大了。

赵胜看着众人道:“多收几个义子,我赵某人是不在乎的,眼下重要的事,是如何应付李鸿基。”赵胜便说便抖了抖手上的信。

那信是随同王累的尸体一同来的,那是李鸿基给赵胜下的战书,邀请赵胜三日后,在榆林城外大战一场,以定榆林为何人所有。

赵胜才看信时,只是很佩服李鸿基的勇气,以区区不到万人便敢于向他挑战,这不是那个都能做到的。

可是随后赵胜又担心李鸿基有什么后手,要知道他可是日后的李闯王呀,怎么会做以卵击石的愚蠢事。

赵胜越想越觉得这封战书不是那么简单,他认为一定有自己没有发现的陷阱,因此他才向众人询问。

“他要战,我们便与他战就是了,我愿领本部人马去为大帅生擒李鸿基。”孙授开口道,他不知道李鸿基日后会如何,所以他不曾有赵胜的顾虑。

“李鸿基既然敢主动向我们挑战,必然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凭借,孙授你太过于轻敌了。”赵胜对孙授说道。

孙授听赵胜说他轻敌,他却是有些不服,于是道:“大帅要是不信,我愿立军令状,请大帅准我出战。”

“说什么军令状,我们此刻只是在讨论如何对付李鸿基而矣,汤先生你怎么看?”赵胜先是驳斥了孙授,有对着汤纶问道。

汤纶听了赵胜的话后,便开口道:“孙将军勇气可嘉,然则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我们还是不能过于轻视李鸿基。

依在下愚见,大帅可兵分三路,一路以孙授将军领兵去与李鸿基对战,另一路以舒勇将军领兵趁机去夺榆林。

再派人传令给马继先将军,让他从边墙进击,大帅自领中军坐镇,无论何处有变,都可前往支援,如此一来便可保万无一失了。”

赵胜听了汤纶的话后,觉得甚是有理,于是便照此调兵遣将,以备三日之后,榆林城外两军大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