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的师父名叫‘剑三’,是一位很神秘的虬髯大汉,就连他都不知其来历、底细。
在孟轲尚在襁褓之中时,剑三便带他还有‘叶瑶’来到了明德城。
那时不足满岁的孟轲,初来城外看到‘明德’二字时,翻遍脑海中所有记忆都未找到这座古城镇,后来他才知道,自己不光穿越了,还穿越到一名婴儿身上。
这里的世界,酷似中国古世界。
明德城在大唐境内,但此大唐非彼大唐。
刚来到这里的孟轲,总感觉这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怪感,后来渐渐了解到此方世界,他才猛然惊醒。
此间地界,武道、术法、神通、妖魔…
应有尽有。
按照剑三的话来讲,是充满着神秘未知与光怪陆离的世界。
自铸青铜剑开始,孟轲便跟随剑三习武,事至如今,按照他的天赋而言,再不济也应突破至气海境,更何况还有剑三传授的‘神秘功法’,可现在,他仅仅只是煅体境而已。
究其原因,乃是剑三让他刻意压制修为。
如此一来,才有了十年煅体的孟轲。
不过故意压制境界的孟轲一直在静静等待能够破境的那一天——九月初九,潜龙在渊。
这个日子,也是孟轲来到明德城的第一天。
他的师父告诉他,十年后,也就是今年,九月初九,鱼跃龙门。
虽然孟轲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但他相信,那位说起话来透着一股狠劲的中年男子,不会害自己。
“自从师父走后,明德城内外奇异之事时有发生,而且尤以今年变化最为明显,就连灵气都成几何倍递增,这一切…会是巧合吗?”
孟轲喃喃自语,心中已有盘算。
他将烘炉内的火熄灭,然后关闭剑炉的房门,手里拿着那柄朴实无华、被他锻造了十年的青铜剑欲出城而去。
纵横交错的街道上人群涌动,旷阔道路两旁有着不少撑着大伞叫卖的商贩,他们其中有些人与孟轲有过往来,所以见他直往城门而去,纷纷向他打起招呼,
“孟小哥这是要出城砍柴?”
“啧啧,不愧是孟小哥,别人都拿斧子砍柴,他却拿柄宝剑。”
孟轲笑着向他们点头,并未回声。
十年在这里的生活,早已让自己融入了古人市井里巷这个圈子。
明德城外三面环山、一面流水潺潺。
城门外的河流叫做‘济水’,绵延一千百余里。
俗话讲‘寻龙择地、须看水势’。
这自西城外而起的济水湖蜿蜒曲折,盘旋过三山,绕城一圈,才以笔直形态奔流而去。
有山无水休寻地。
明德城位居济水源头,以三山为引,引出滔滔江水、连绵成势,乃是极佳的风水宝地,这也叫做‘山水所汇、必有风光’。
明德城地名刻印于北城,有坐北朝南、当阳而立的意思,在加上奔流不息的济水,更是有着‘紫气东来、牵绕龙穴’的大格局。
至于那三座山,说法也是极大。
三座青山环环相联,暗合三才阵势。
孟轲是听剑三说过一些道家风水上的东西,所以懂得一些,也正因如此,他有时才会时常感到疑惑。
师父说此地格局异常罕见,即使出几个皇帝都不是问题,这叫做‘三才汇聚出青龙、扶摇直上九万里’,如此大好格局,怎的动不动就有妖兽出没、祸乱明德城内外呢?
这正是孟轲疑惑的地方,也曾问过剑三,他摇头不答。
孟轲总觉得他肯定是知道些什么,而且没准就和他有关。
因为在十年前,明德城外只有两座山,而且济水分流多支,绝不是现如今这般仅有一条河流环绕明德城,然后才奔流到它处。
十年前,时间对上了。
但是会是师父吗?
这等移山填海的本事,师父真的拥有吗?
退一万步讲,剑三师父即使有这等本事,可为什么会隐居明德城十二年呢?而且为什么要改变这里的地势呢?
孟轲心里有着很多疑惑。
与剑三相处十二年,可他从未与孟轲说过这些东西,一些涉及到隐秘的问题,都被剑三否决回答。
这件事在市井里巷当中是如此流传:
十年前,明德地动、天降异象。济水逆流、殊途同归,大山崩裂、一分为二。
孟轲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东西,也不再念叨那个神秘至极、不显山不露水的师父剑三。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北城前‘承德山’上有了些许灵智的狼兽屠杀,夺其妖丹,将其碾为粉末,溶于浴水中以达到锻造肤骨的妙用。
这是剑三教给他的法子,在寻常武者眼中看来有些暴殄天物。
在十年前,一分为二的那座大山原称‘明德山’,另有一山称谓‘济山’,后来明德山分开之后,便被当地百姓重新赋予了名称,即‘承明、承德’二山,据传,当时就犹如有一柄滔天巨剑从天而降,将这座山分开。
承明山与承德山相对而立。
承德山宛若一柄长剑直斥云霄,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巍峨气势。
孟轲徒步直上,如登云霄。
上山的路并不难走,只是山路两旁有不少荆棘、杂草、春虫等,尤其是那些荆棘,被孟轲斩了又斩,似乎源源不断,终废了些时间才让他劈出了一条还算整洁的道路来。
孟轲依靠庞大的精神力量察觉到来返三山乱窜的那只狼兽,就在此山当中。
上承德山的道路有两条,另外一条时有行人,孟轲选择了最靠近承明山的一条崎岖山路,这里人迹罕至,碰到狼兽后将其诛杀,也能够不被别人察觉。
只是许久未来这里,没想到这条山路都已被荆棘覆盖。
刚来到峰顶的孟轲,还没来得及有那份闲情雅致欣赏顶上别致景色,耳旁就传来几人的聒噪声音,
“赵坑,你不是说那只狼兽可能还没到正经境吗?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还没到正经境的妖兽?”
“公子,小人也是猜测,只是说可能啊!”
“……”
孟轲听到这些着急上火的声音就皱了皱眉头,隐匿在一旁默默看着。
“是他们。”
孟轲小声嘀咕起来,传出声音的那些人,是今日买自己剑的那些人,文雅公子以及不少护卫。
“现在你告诉本公子怎么办?”
“公子,我们跑吧?”
“跑?往哪里跑?如果是光是那只狼兽倒也罢了,可现在还有真么多野狼,往哪里跑?”
……
他们的声音愈发着急起来。
孟轲忍不住偷笑一声,“莫非他们不知道狼是群居动物?”
如果说三五成群的话,那么呈现在孟轲眼里的那些狼,差不多有五六个‘群’。
尤其是领头的那只狼兽。
它体形庞大,獠牙显露在外,血红色的眼眸里透露出要吃人的气息。
“正好省了我一些手段,先让你们和狼群斗个两败俱伤,我也少用些气力。”
孟轲凝神静气,牢牢握着手里的青铜剑,准备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向狼兽出手。
“这只狼兽,修为起码要在正经境圆满,怕是只差临门一脚,就可步入气海境,今天能泡个好点儿的热水澡了。”
孟轲目露贪婪。
一般来说,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兽也不例外,有许多开启灵智的兽吞吐日月精华、吸纳灵气修行,与人一般无二。
这第一步,便是煅体境,就是孟轲现如今的境界。
所谓煅体,便是将自身体质超越常人极限,用以承载天地灵气。
第二步,便是正经境界。
人、兽,但凡万物生灵,体内都存在各种经脉,直接影响到人体四肢百骸,煅体之后,便是将这些经脉进一步强化,用来锻练体内气血、五脏等,到了这一境界,基本上就已经超越了凡人的界限。
毕竟凡人可强健体魄,但是体内气血、内脏,他们根本不可能强化。
而步入煅体境界的修士与寻常强健体魄的凡人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拥有灵根。
灵根也叫做命根,寓意为人体生命本根,隐匿于丹田之中,多数人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将灵根显化,它们终日里沉睡在泥丸之内,无法苏醒。
但有一些人出生之时,灵根就已觉醒,此为得天独厚的资质造化,民间称其‘仙缘’,也可以形象说成是块炼武的好苗子。
灵根等级分三种,一种是普通平凡的伪灵根,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第二种是真灵根,修炼速度较快。
第三种为异灵根,天赋异禀。
至于孟轲的灵根,他也不知是何品级,因为没有测验过。
不过剑三倒是曾经忍不住赞誉过他的体质,叫什么所谓的‘浩然圣体’,更是偷偷摸摸嘀咕说过什么‘肉身成圣’之类的话语,孟轲也不知这里面有没有夸大的成分,毕竟,他到现在都没有发现自己的体质与他人有何不同。
莫非就是骨头硬一些?
孟轲思考在这里时,山峰上文雅公子一行人已经与妖兽厮杀起来,战况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