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道人虽然早孟轲返回明德城内,但是因为途径城门前时,看到了胖道人,于是到了至今都没有返回城内歇息,而是与胖道人共同隐匿了气息,静静地看着满身疲惫孟轲回到城里后,才开始详谈着一些东西。
胖道人看起来有些累,气喘吁吁,待孟轲走远后,他道:“到底是人老了,缺乏锻炼,才施展一会的神通,就已经感到吃力了。”
年轻道人好奇道:“神通?”
胖道人开口道:“城外方才搞出这么大动静,若不是为师出手,城里的那些高手早就察觉了。为师动用了我玉皇宫绝世神通,才在没有任何人察觉的情况下,隐蔽了天机!怎么样,为师的能力,不减当年吧?”
这位江湖人称洞虚真人的胖道人,平生最大喜好之一,便是喜欢在自己徒弟面前‘无意’透露出自己的厉害。
毫无疑问,心细如发的年轻道人是知道这一点的,同样,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这位师父虽然平日里看着很不着调,但是却真的非常厉害!
“师父,徒儿知道您神通广大、勇武过人,可是您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替那名铸剑少年遮掩天机?费心费力还不讨好!”
年轻道人这句话,似乎是点透了胖道人,一时间,他的思想瞬息万变,有点儿凌乱。
年轻道人看此,无奈一笑,这便是自己这位师父不着调的地方了。
胖道人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肚皮,乐呵呵笑道:“算了,都过去了,宁儿啊,快跟为师说说,这次的跟踪,发现了什么?”
年轻道人名叫禾宁,她一五一十的将自己所见告知了胖道人,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还用着‘春秋笔法’在有意无意间渲染了孟轲的厉害。
没办法,对于初出茅庐的她来讲,首次见到如此果断、狠辣,动不动就让别人魂飞魄散的手段后,实在是记忆深刻,甚至有点儿心悸。
胖道人闻声后,点了点头,不再言语,转身看向夜幕中孟轲彻底不见的身影,若有所思。
另一边。
沉沉的疲倦感就像是钻入了孟轲的骨髓里、血液里,令他无法卸掉这满身乏惫。
今夜一役,细想之下,他甚至感觉到了一丝危机感,平心而论,若是已经魂飞魄散的小倩与鬼王事先谋划好布局,恐怕事情的结果会有极大改变。
好在,一切都已尘归尘、土归土,只是,这种危机意识,从今往后,一定要不可或缺。
毫不夸张的讲,修行者的世界就好比身处末日当中,不时会出现腥风血雨,看来今后,得多留几个心眼才行。
急忙赶回家中的孟轲,虽然已经劳累至极,但他并没有急于歇息,而是坐在床前,端详着手里的乾坤印,不断在反思一些事情。
例如,这乾坤印的使用方法、此印的神奇之处。
但更多的,还是让他认知到了自己实力的不足。
就目前而言,武学境界还是太低了,区区煅体境,就算有着‘浩然正气’的加持,也只能勉强对付一些先天境界实力的妖魅,毕竟‘正气’这东西,对妖邪而言,可是有着天然的克制力。
可若是遇到人呢?
动用浩然正气的力量相较于对付妖魔鬼怪来说,在‘人’的面前会大大折扣。
前些日子自己非常吃力的对付苏家的四位供奉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师父他老人家三令五申、反复强调非要等到今年九月初九这一天才能让自己破境,在这里干着急又有什么用呢?余下的日子,还是安分些得好,毕竟此刻的明德城中,来往的高手实在是太多了。
孟轲严重怀疑,自己的师父一定是知道什么,在故意瞒着自己,这件事情,一定是与自身息息相关,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三教九流,一股脑的齐聚明德,看来定是所谋甚大,其中,必有大问题!
孟轲百思不得其解,终是因为太过劳累,今夜动用了太多的浩然正气,身体像是被掏空了一般,无奈下沉沉睡去。
院子里,许多平凡之处稍稍绽放出神奇,那样的静谧,不易被人察觉,可变化就在那里,像是有道韵在流转,是灵气与气运的结合,保佑此地不衰、不败。
今早起床后,孟轲刚打开剑炉大门,就发现今时不同往日的热闹景象,平日里人流少得可怜的宁安街道,在今日可谓人山人海。
这么多人,都在往城门口跑。
他看到了之前在这里买过剑的小郎中,好奇问道:“今儿个什么日子,怎的如此热闹?”
小郎中道:“据说是常年戍边的萧大将军在今日要来明德城,就连县令老爷都早早在城门道上跪着了。”
“萧大将军?”孟轲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这么多人,都是奔着他去的?”
小郎中道:“不然大家伙人挤人得凑个什么热闹?不和你说了,我先去看看那位萧大将军的风采,等回来后再给你讲。”
看到小郎中火急火燎、心急如焚的模样,孟轲不由得想到前世那些为了追星无所不用其极的人,瞬间摇头苦笑起来。
大唐可没什么明星,但被世人传呼得神乎其神的偶像还是有的。
那位萧大将军便是其一。
因为大唐帝国重武的原因,所以武将地位一直很高,这也导致了许多征战沙场、替国浴血奋战的武将广为流传。
萧大将军,姓萧名礼字逾明。
河东道绛州人氏,家境贫寒,属于正儿经的寒门贵子,少年时几经沉浮、历经曲折,例如被人退婚、遭人压迫,幼年灵根不显,后有奇遇,终成大器。
于先帝在位时末年,参兵入武,自此发迹,征战十余年,立下赫赫战功,杀敌无数,现今官拜幽州都督,领一州之地,抗击异族,无有不胜。
生平经历,除了幼年时的几番波折外,此后就犹如被上天眷顾了一般一帆风顺。
这也是老百姓谈及此人时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久而久之,在舆论与世人口口相传之下,此人有点儿被神话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顶着‘寒门贵子’这个光环呢。
“武功鼎盛的萧大将军,来明德作甚?”
孟轲与他人想的不同,毕竟最近明德实在是涌来太多‘外人’了,要说是没有图谋,他定然不会相信。
怀揣着这点好奇心,他如平常百姓一般,前往城门口,想一睹这位大将军的风采。
百姓们被衙役驱使,站成两排。
明德县令率领一县骨干以及家眷,老早就跪拜于道路中央等候。
明德是大城,此城县令虽在太守管辖之下,但也是一位正六品官,其余州府县令,基本上都在从六品与从七品之间。
有一队人马率先进城,都是骑兵,身着红衣红甲,气势恢弘,就像是被鲜血染上去的一般,他们纪律严明,胯下马匹步伐一致,显然是受到过严格训练。
这队骑兵进城后很快一分为二,除去领头两名扛大纛与扛令旗的人之外,其余兵卒皆是下马做拱手礼。
大唐私军风气严重,别的家军到了这种时候,一般都要单膝下跪,但是萧家军除外,军中不兴跪礼。
大纛上写的‘帅’字,令旗上写的‘萧’字,都如同泼墨上去,极具威势。
萧大将军骑马入城。
一身锁子甲明光铠亮人眼球,一杆龙盘虎绕得方天画戟震慑人心,有修为者,还隐隐感到,此戟散发出一种浓郁杀气,犹如让人置身于尸骸血骨当中。
这位萧逾明萧大将军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建似骄阳,剑眉之下,还有着一双璀璨如寒星的眼眸,这双眸子透露出来的感觉是浓浓的军伍之气,更有着见惯了生死而磨练出的杀意。
别的不说,单论强壮体格,足矣于常年铸剑的孟轲相提并论。
萧大将军一入城,顿时整座明德城内,都开始喧嚣起来,无不高呼称赞于他,甚至有人说出了‘萧大将军万岁’这等诛心之论,说出这话的人,已被他的亲卫牢牢记下。
“卑职明德县令孔牧领府衙差役在此恭候都督多时!”
孔牧见萧逾明见到自己跪拜的姿态后,便起身向他作揖道。
萧逾明摆了摆手,轻声问道:“何以劳师动众?”
孔牧一时间抓耳挠腮,想了想后,才拱手大声道:“启禀将军,这是城中百姓自发行为。”
待这位县令最后一字说下,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一众百姓尽是下跪,有人领头,余下人皆是跟随他纷纷异口同声:“拜见萧大元帅千千岁!”
这一刹那,唯独孟轲凌乱在风中。
这是事先彩排好的吗?
让我下跪?门都没有!
可是…
不跪又好尴尬。
眨眼望去,孟轲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下跪了,唯独自己与那些萧家军没有下跪。
这一刻,气氛或多或少都显得有些诡异。
原先那位与孟轲仅有寒暄之交的小郎中,偷偷来到他的身边,拉了拉他的衣角。
但是孟轲不为所动,他现在想的是,要不走了算了?
可惜现在已经迟了。
毕竟众目睽睽之下一走了之又有点太独断专行了。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
没有人怪罪他。
萧家军没有,萧逾明更没有,反而是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孟轲,眼睛里像是有光芒闪烁一般,在心中喃喃了一声,“此人不当兵可惜了!”
远处在茶馆顶楼看着这一幕的年轻道人禾宁不由得掩嘴笑了出来,这一幕不知为何,在她心里有着这么一丝丝搞笑。
萧逾明小声告诉身边亲卫道:“让百姓们起身吧,顺便查查刚才带头喊出万岁以及千千岁的人有什么背景,还有,给我留意下这个站着身子的年轻人,看模样是个好苗子,与其留在市井,不如随我等共经沙场,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