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各行其是,夏志安和夏志全去做木板车了,老爷子坐不住,也去搭把手了。
夏花负责做凉糕,凉糕工序相对简单,制作却是十分讲究,比如石灰水和火候的掌握恰到好处,红糖水则经过精心蒸制而成。
夏家灶房有四口大锅,日常够用。夏花这次只买了两斗米,打算先试试水。睡觉前,夏花和曹氏按照米与水1:6的比例泡进了水缸,足足泡了两个大水缸。
“孩子他娘,啥时辰了”夏志安眼睛还未睁开。
“估摸着寅时,离天亮还有几个时辰,我是心里存着事,那么多米不早点磨,怕是晚了,误事。”曹氏摸索着穿好衣服,往灶房去了。
夏花卯时起来时,瞧见灶房的火已经升起来,水快烧开了,米浆已经有一大盆。
“娘,你咋又怎么早,我计划好了时间,不会迟的”,夏花小跑着来到外院。
“没事,娘这是老毛病了,能挣钱,娘高兴着呢”,曹氏道。
曹氏额头布满了汗珠,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夏花忙上前和曹氏一起推着。
“阿花,你该干啥干啥去,娘能行,灶房有一大盆,你先做着,娘磨好就给你拿过去”,曹氏催促道。
“嗳,娘,那我先去做了”,夏花揉揉了发酸的鼻子。
来到灶房,夏花把准备好的石灰加上开水,使之沉淀,澄清待用;然后把烧开的水舀进一个大瓷盆。
夏花把两口灶台的火烧好,一口熬蔗糖水,一口熬米浆。五斤蔗糖切成小块全部放入加了水的锅里,用大火先将其融化,再转小火,直到冒着小泡泡。另一口,将盆里的米浆,用滤帕过滤,滤出来的粗颗粒舍弃不用,尽量的保证米浆够细腻;接着把过滤好的米浆装入倒入大锅里,中小火煮开。接下来就是考验手臂的力量了,要一直搅拌,避免糊底(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夏花在心里吐槽);煮好后,又去灶台抽出几根柴,让火变小,开始加澄清的石灰水,一边加,一边不停的搅拌。
夏花甩了甩手臂,继续搅拌,直到明显感觉到阻力时,开心地用勺子取了一点米浆滴入装满凉开水的大瓷盆,看着看着,哇,成型了,继续使其凝固。
“阿花,又磨了一盆”,曹氏端着一大盆米浆过来了。
“娘,刚熬好了一锅,等冷了,你尝尝”,夏花笑道。
“娘还真有点渴了”曹氏笑道。
“娘,你歇会儿,时间早着呢。”夏花道。
“娘不累,娘要给大伙儿做早饭了”曹氏道。
”大嫂,阿花在呢“?辉儿走了进来。
”小姑,你看,待会给你尝尝,我做的呢”,夏花笑嘻嘻的。
“给钱不”?辉儿见夏花得意的样子就想捉弄一下她。
“呵呵,不要钱,不要钱”。夏花笑道。
“那就来点吧,对了,大嫂,奶说今早的饭我来做,你们忙你的,以免耽搁了时辰。”辉儿笑道。
“那就麻烦小姑了”夏花抢着说了。
曹氏嗔了一眼夏花,夏花呵呵的笑了。
接下来,夏花和曹氏两个人一起做就轻松多了。两人没有上桌吃饭,就在灶房边做边啃了个玉米馍馍。
近午时,老爷子,夏志安,夏志全把大盆大盆的凉糕,和装罐的蔗糖水,碗筷,桌凳等工具装了慢慢一车。
老爷子说第一天摆摊,他跟着去看看,镇上他也有几个相熟的人,万一遇到事情还可以寻寻。
一行人,推着车,顶着烈日,满怀希望地前行着。
近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镇上。
一行人分工合作,一会儿就把摊子围好了。
“爷,天热,你做这歇会儿”
“黑娃,记得姐给你说的不”,夏花问道。
“放心,我一直记着呢”.
”新来的?”走来一个穿着官服的约莫20来岁的男人,瘦高身材。
夏花猜到这大概类似现代的城管,来收摊位费了,于是切了一块放进碗里,然后浇了糖汁,递给夏志安。
”官爷,解解渴“夏志安道。
青年男人,确实有些渴了,一股蔗的清香味飘进鼻子。
夏志安见男人有些意动了,来,官爷坐下吃。
青年男人坐了下来,舀了一勺送近口里。表情明显变了一下,接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众人明显送了一口气。
“好吃,多少文?“。青年男人道。
夏志安瞧了夏花一眼,夏花摇了摇头。
”今日我们第一次摆摊,您是我们第一个顾客,这一碗就是我们孝敬您的“。夏志安笑道。
青年男人见这一家人很识相,点了点头“摊位费一天2文”。
夏花把钱给黑娃让其给夏志安。
青年男人走时停顿了一下,然后迈着大步走了。
不多时,又来了一批人,类似现代的保护费。
夏花又做了几碗,给了5文钱。
几个人呼啦呼啦的眨眼就吃完了,收了钱,走的时候说了一声“一这代都归沈爷罩着,你们放心摆摊”。夏志安送走了沈爷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