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养心殿。
“禀陛下,门外姚将军求见。”一个手持拂尘的太监隔着明黄色的门帘,朝内殿轻声说道。
没过一会儿,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让他进来吧。”
“是”,得到回复的太监连忙低声应道,全程不敢喘一口大气。
“吱呀”
厚重的大门被两个瘦弱的太监左右推开,明晃晃的阳光终于照进了这间略微显得有些阴暗的屋子。
随之走进来的正是和方巍阔别已久的姚成军,此时他的脸上明显带着一股焦虑的神情。
小心拉开门帘,姚成军迈步进了内殿,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书桌旁的崇祯帝,他连忙跪倒在地,口中高呼“臣姚成军拜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仿佛是见到了多年的好友,朱由检那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开口道:“平身吧,赐座。”
“谢皇上。”姚成军连忙爬起来,坐在了由两个太监端进来的椅子上。
“说说吧,前方情况怎么样,我可是有两天没看见内阁送过来的折子了。”朱由检冷冷地开口道。
坐在下首的姚成军冷汗立刻就顺着背夹流了出来,这句话明显是对内阁不满啊,也不知道那些内阁大臣是怎么回是,以为帮皇上扫除阉党就高枕无忧了吗?实在是糊涂。
“禀陛下,前方战况不太好,臣刚收到消息,黄台吉皇太极率领旗兵,绕过了袁督师在蓟州所布的防线,朝通州直奔而来。袁督师察觉后,星夜赶往河西务,以和各地前来勤王的兵马形成犄角之势,逼迫黄台吉退兵。”姚成军没有要为内阁说话的意思,直接回答了朱由检的问题。
听到这话,朱由检的眼神仿佛变得更加凌厉起来,他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开口道:“黄台吉这个狗奴才,当初要不是我们朱家可怜他们,给了一块地,搞不好他们早就饿死在辽东了,现在竟然敢忘恩负义,打朕京城的主意,真是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
看见皇上发怒,姚成军连忙跪在地上喊道:“皇上息怒,臣等无能,无法替皇上分忧,还请皇上赐罪。”
“唉”朱由检叹息一声,亲自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姚成军,说道:“姚将军不必如此的,你是朕的老师,朕从小就跟着你习武,你的苦心朕是明白的。”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帝,姚成军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那时候自己还是王爷身边的侍卫,每天的任务就是保护小王爷和教他习武。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以前那个稚嫩的小王爷,变成了现在这个掌握帝国命运的皇帝,但是姚成军的身份没变,他一直都是朱由检的心腹。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黄台吉来势汹汹,京城多年来又疏于城防。姚将军,你看朕能够任命谁来督办城防?”朱由检缓缓踱步着说道。
姚成军知道这是皇上信任自己,稍加思索后说道:“臣觉得孙承宗大人能够胜任如此重任。”
“哦?你是说稚绳孙承宗字稚绳?可他都已经年届七旬,朕怕他的身体吃不消啊。”
“臣认为正当国难之际,孙大人会克服困难的。”姚成军连忙补充道。
朱由检的心里仿佛也觉得孙承宗是最合适的人选,便点点头没有说话。
随后姚成军禀报了一些其它军务便告退离去,只留下朱由检一人在房间内独自思考着今后的打算。
其实朱由检现在也很心累,人家都说当皇上快活,可自己自登基以来,就没有过一天的好日子。
先是铲除魏忠贤,再是国内流贼四起,现在这黄台吉更是快要危及大明朝的根本了,这不仅让朱由检每天都要批阅大量奏章,导致身体很疲惫,而且每天都生活在勾心斗角的环境里,让他的精神也变得十分脆弱。
日后他被人所诟病的刚愎自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第二天朝会,朱由检一提出让孙承宗督办京城防务,就遭到了兵部尚书王在晋的反对,但是朱由检一点也没有和他们商量的意思,还是启用了孙承宗。
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督办军务,派他前往通州督办兵马钱粮,并且还谕令袁崇焕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
虽然崇祯帝现在还是个十九岁的青年,搁在二十一世纪那还是个刚高中毕业的娃娃,但做事却相当老道,毫不拖泥带水。
或许是天意弄人啊,要是崇祯帝不是出生在这内忧外患的明末,而是往前那么几十年,他还真有可能延长大明朝的国祚,实现他梦寐以求的“中兴”。
就在大明朝廷逐渐运作起来抵御外敌的时候,方巍还在武清城悠哉游哉地品着茶水,丝毫没有大敌当前的紧迫感。
其实方巍也不是不紧张,而是自己紧张也没有用啊,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注定的,留给方巍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来武清城都半个多月了,燧发枪的生产慢的方巍想抓狂,这么长时间仅仅就生产了不到一百支,完全无法满足他的需求。
方巍只能优先装备那些枪法较好的士兵,其他人还是先用火绳枪凑合一下,等后续的燧发枪生产出来了再进行换装。
定装弹药方巍没事也鼓捣出来了,这玩意原理不难,就是一直没有人想到。
先用防水的油纸将定量的火药包起来,然后塞入方巍特制的锥心弹药,这种弹药的好处就是杀伤力大,子弹包裹的动能可以在人的身体里得到最大的释放,可以让中弹的敌人死于内出血。
使用的时候只需用牙将纸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发射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内压实就可以了,即快捷又方便,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
采用这种弹药的燧发枪,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到三发,这样就可以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来杀伤正在冲锋的满清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