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国师(1 / 1)墨摘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慈见慕容楮这么问,皱了皱眉,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于是道:“差不多吧。”

“虽然这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还有其他人的名字都很奇怪,但是故事我是听明白了。”慕容楮说。

谢慈道:“一坛酒。”

慕容楮就对青舟客栈的小二道:“一坛酒。”

小二应声离去,不一会儿就拿来了一坛酒,谢慈面前已经放了三坛酒,慕容楮看着谢慈问道:“还有其他故事吗?”

谢慈道:“有。”

看看酒坛,谢慈乐了,笑着道:“那我再讲一个亚瑟王的故事。”

听到谢慈的话,慕容楮连忙道:“等一下。”

谢慈:“嗯?”

慕容楮道:“亚瑟王?”

谢慈点头道:“不错。”

慕容楮道:“亚瑟王是谁?”

谢慈道:“是一个国家的君王。”

慕容楮问江老先生道:“江爷爷,您听过亚瑟王吗?”

江老先生摇头道:“未曾。”

慕容楮就看向谢慈道:“江爷爷没有听过。”

谢慈:“你们当然不能听过。”

慕容楮道:“没有其他故事吗?这亚瑟王听起来和宙斯一样。”

谢慈道:“是差不多。”

慕容楮就道:“你还是讲我能听明白的吧。”

谢慈道:“除了名字,你不是听明白了吗。”

慕容楮就道:“可是不顺耳。”

谢慈道:“那你说说,什么故事顺耳?”

慕容楮认真道:“将相的故事,或者君臣的故事。”

闻言,谢慈想了想,道:“好。”

慕容楮道:“不过这天下真的还有别的天下?”

谢慈道:“有。”

慕容楮道:“当今皇帝知道吗?”

谢慈道:“我也不知道当今皇帝知不知道。”

慕容楮道:“不过这亚瑟王是什么样的故事?和刚才那个故事一样?”

谢慈道:“也不一样,刚才那个是神族的故事,亚瑟王不是。”

慕容楮道:“亚瑟王的是什么故事?”

谢慈道:“你是听将相君臣还是亚瑟王?”

慕容楮认真的思考起来,过了片刻,慕容楮看向谢慈,道:“还是将相君臣吧。”

这时,旁的有食客道:“君臣将相都是我们知道的,不若听不知道的。”

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道:“不过是一个走方郎中编来的,有什么好听的。”

听到旁人的言语,慕容楮看向谢慈,问道:“这亚瑟王也是那位走方郎中给你讲的吗?”

谢慈点点头道:“不错。”

慕容楮道:“你觉得那位走方郎中真的只是一个走方郎中吗?”

谢慈根本就没见过什么走方郎中,是以就道:“我觉得只是一位走方郎中。”

慕容楮道:“或者,他并不是一位走方郎中。”

谢慈听了,就道:“那你觉得他是什么人?”

慕容楮道:“那走方郎中会瞧病吗?”

谢慈道:“会。”

慕容楮道:“给谁人瞧病?”

谢慈道:“我。”

慕容楮愣了一下,看看谢慈,然后问道:“你?”

谢慈道:“没错,我从小就体弱多病。”

看看谢慈,慕容楮道:“说不准那人是道士,或者鬼神。”

谢慈嘴角抽了一下道:“哦,怎么说?”

慕容楮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谢慈道:“那我不讲亚瑟王了,”

慕容楮听了,正要出声,就听谢慈道:“我讲一个一柄剑的故事。”

闻言,众人看向谢慈,慕容楮点头道:“好。”

谢慈道:“不列颠国王亚瑟王在位期间扶贫济弱,不列颠迎来了空前的统一和强大,他建立起了繁盛的王国。”

“等一下。”慕容楮道:“这不是亚瑟王的故事吗?”

谢慈道:“是也不是,这柄剑的故事跟亚瑟王有关系。”

慕容楮看看酒坛,又看看谢慈,又想想这故事,最终还是让谢慈继续讲了,谢慈道:“而亚瑟在年轻时选王而取出的石中剑在与佩里诺尔国王决斗时因违反骑士精神的战斗而断裂,失去了圣剑的亚瑟王非常悔恨,于是大魔法师梅林指引亚瑟王来到了圣湖旁。”

“魔法师?”有人出声。

慕容楮也问道:“魔法师是什么?”

阿宁道:“魔法是啥意思?”

江老先生也看向谢慈。

谢慈道:“就跟方术差不多的道理。”

慕容楮:“也就是说,魔法师是道士?”

谢慈道:“呃,差不多。”

这时有人道:“或者和国师一样?”

谢慈没说话,只是接着道:“亚瑟王从湖之仙女那里得到了被称为王者之剑的圣剑,此剑是精灵在阿瓦隆所打造,剑锷由黄金所铸,剑柄上镶着宝石,锋刃削铁如泥,持有此剑的亚瑟王在十年中打赢了十二场重要的战役。”

“梅林曾告诉亚瑟王,说王者之剑虽强大,但其剑鞘却较其剑更为贵重,拥有剑鞘者将永不流血,你决不可遗失了它,但后来亚瑟王还是遗失了剑鞘,也因此他虽拥有削铁如泥的宝剑,最后仍被圆桌骑士莫德雷德重伤而死。”

“而誓约胜利之剑则在亚瑟王的嘱咐下,由最后的骑士投回湖中,与亚瑟王一齐回到传说中的仙境中去了。”

慕容楮问道:“剑鞘怎么不见的?”

有人说:“会不会是有人盗走了?”

谢慈道:“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过前头的了,再听这主人公名字奇怪的故事,似乎有些顺耳了,慕容楮问道:“那他真的死了吗?”

谢慈道:“真的。”

阿宁道:“圆桌骑士是什么?”

谢慈道:“跟朝廷的武官差不多。”

阿宁听了似懂非懂。

慕容楮道:“真的有这么厉害的剑吗?”

谢慈道:“酒。”

慕容楮让小二拿酒。

小二拿来第四坛酒放下。

谢慈拍拍酒坛,十分满意。

慕容楮问道:“还有吗?”

谢慈道:“有,我这回讲个君王的故事。”

慕容楮道:“还是主人公名字奇怪的?”

谢慈道:“不是。”

慕容楮道:“好。”

不远处的人也认真的听着。

谢慈问道:“知道晋文公吗?”

慕容楮摇头道:“不知道。”

闻言,江老先生看着慕容楮皱眉道:“你不知道?”

慕容楮道:“嗯。”

江老先生道:“你书都读、怎么读的?”

谢慈觉得江老先生似乎想骂人,但被规矩着了,慕容楮就道:“夫子还没教。”

江老先生不说话了。

慕容楮看向谢慈。

谢慈道:“我就讲一讲这晋文公的故事。”

慕容楮应声。

谢慈就道:“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朝中内政,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朝中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

慕容楮道:“晋文公是齐桓公的儿子?”

江老先生看看慕容楮,不知道说甚。

谢慈道:“不是。”

慕容楮就不说话了。

谢慈道:“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探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敌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国和晋国两国有力量打退敌人,别人恐怕不行,周襄王听了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慕容楮道:“周襄王为何命令各国诸侯?”

谢慈道:“因为当时周天子是老大。”

“比秦国和晋国的国君都强大?”

“没错。”

“怪不得。”慕容楮说:“晋文公答应周襄王了吗?”

谢慈道:“答应了。”

说完,继续道:“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打败敌人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周襄王回到了京城,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国和陈国,蔡国和郑国以及许国五国兵马攻打宋国。”

“大臣们都对晋文公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正是时候。”

慕容楮道:“宋成公去找晋文公请救兵?”

谢慈道:“对。”

慕容楮道:“周襄王和宋成公为何不找秦国?不是说了秦国和晋国一样强大吗?为啥只找晋文公?”

谢慈道:“我也不知道。”

慕容楮道:“你不知道?江爷爷,您知道吗?”

江老先生道:“我也不知道。”

慕容楮皱了皱眉。

谢慈:“晋文公早就看出要想当上中原霸主,必须得打败楚国,于是他扩队伍,建立三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晋军打败了归附楚国的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带走了,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

“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楚成王听了很不高兴,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听到这里,旁的有人道:“君臣不一心哪。”

“是啊。”

“不过就算君臣一心,恐怕还是会败。”有一人说。

慕容楮听了,就问道:“为何?”

那人就道:“因为楚国大势已去,晋文公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慕容楮没听明白,道:“什么意思?楚成王不聪明吗?”

那人道:“也不是。”

慕容楮道:“那是何意?”

那人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谢慈只接着道:“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国和曹国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不再往来。”

“曹国和卫国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不往来,这一来,真是气得成得臣跳脚,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老贼威胁他们做的。”

慕容楮道:“事实呢?是威胁吗?”

谢慈道:“不是。”

慕容楮就道:“所以曹国和卫国背叛了楚国?”

谢慈道:“不好说。”

“成得臣若非执意打宋国,曹和卫也就不会这样。”旁的一人说。

闻言,慕容楮看向谢慈,问道:“然后呢?”

谢慈道:“成得臣立即下令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楚军行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想不开,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

“狐偃听了就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翻脸还不迟。”

“晋文公亲自领兵?”慕容楮问。

谢慈道:“没错,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不走,布置好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看了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了。”

“两国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军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追上去,正中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打乱。”

“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得知后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切莫追杀。”

“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戕了,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楚国。”

听到这里,慕容楮愣住了:“成得臣自戕了?”

谢慈点头道:“没错。”

慕容楮想了想,道:“成得臣若非执意要打宋国,楚国是不是就不会败?”

谢慈道:“是。”

慕容楮问道:“晋文公呢?”

谢慈道:“后来晋文公就成为了中原霸主。”

慕容楮道:“如果曹国和卫国没有听晋国的,而是和楚国联合,那有没有可能胜过晋国?”

谢慈听了,道:“不无可能。”

慕容楮忽然问道:“谢慈,如果你是成得臣呢?会不会去打宋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