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人的勉力劝谏下,建文帝最终还是放弃了亲自试枪的打算。
固然建文帝因此而觉得有些扫兴,但大家说得有理,小命毕竟重要,尤其是他的小命身系一国。
“行吧,安排士卒来试枪!”
建文帝一声令下,很快,便有几名控场保护建文帝的天武将军前来,接过了燧发枪。
燧发枪的装弹步骤要比火绳枪少,但其实同样繁琐。
兵士需要将火药引倒进火门里,然后再用铁条费力地把弹丸从枪口捅进去,之后才是抬枪瞄准敌人,扣下扳机发射的环节。
“砰!”
一阵浓烟从天武将军手里的燧发枪枪口汹涌冒出,火光闪现。
“发射成功了!”
“没有炸膛!”
“报,正中靶心!”
间隙,一名小宦官去查看了下中靶情况后返回禀报。
看完试射过程,建文帝思索片刻,说道:“国朝的火器,弹丸装配,都是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就建文帝所见,天武将军光是用铁锤敲打铁条想要把弹丸塞到药室部位就花了大几分钟。
在战场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几分钟给你优哉游哉的装填弹药?
可是滑膛枪想要用火药激发弹丸又需要足够的密封性,这样一来弹丸与枪膛之间的密闭性需要保持。
如此一来,想要让子弹轻松到达药室,在子弹需要由枪口进弹的时代下,是有些难以改变的。
看来兵杖局的火枪研究人员规模是得扩大化了,一方面得让燧发火枪成规模制造,尽快应用到军队中去。
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更多种类的火枪,现有的火枪种类,建文帝肯定是不大满意的,毕竟射速不能保证,就不能保证在对敌时拥有最大的优势。
火器试射完之后,建文帝大手笔地对所有参与火器研究的工匠们进行了大肆封赏。
建文帝不仅赏金赏银,有几位在火枪研究过程中解决了关键性问题的工匠,还得到了钦赐官身,从此成为一届锦衣卫百户、试百户。
而众工匠之首的卢管事,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锦衣卫世袭千户。
明朝的传统官吏,基本都出身于科举,因此建文帝虽然也能够给工匠们安排六部及各科院里的实职。
但这种非官身平民不经科举而安排实职的行为,难免有些破坏政治规则。
因而建文帝最后就在直属于皇帝的锦衣卫体系里对大家进行封赏。
领锦衣卫的官衔也并不算辱没了他们的功劳,需知锦衣卫是天子七十二卫之一,因执行任务的特殊性(执天子仪仗)而离皇帝最近,所以被呼之为天子亲军。
为了彰显皇家威严,锦衣卫凡朝会、伴驾、祭祀,传旨,除天武将军即后来的大汉将军外均着大红二品赐服飞鱼服,指挥使还有特赐斗牛服者。
所以在大明诸军卫中,锦衣卫最为荣耀风光。
于是,能进入最拉风的锦衣卫,在明朝就成了一件脸上有光的事。
于是自然,锦衣卫的官职官称头衔就可以当成恩荫、加衔、虚衔来对有功者进行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