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昭德皇后心里的气顺畅了,昭德皇后才想起来问陈径行,锦画堂这擅养多久才能好。
在昭德皇后向陈径行询问锦画堂的情况时,躺在鸾床上的锦画堂一个劲地撇嘴翻白眼,心里暗戳戳地腹诽:明明心里担心她担心得要死,为什么还非要训她一顿……
站在一旁的慕翎太子斜眼瞧着锦画堂的动作,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嘴角,笑了。
因为陈径行,凝胭公主虽性命无碍,但伤筋动骨一百日,且时下气寒冷,伤口愈合速度慢,凝胭公主还是需要安静地卧床休养一月、待伤口完全愈合了再下地行走为好。
是以,锦画堂虽才昏迷了两日就醒了,可之后却被困在那张鸾床上足足一个月!
直到一个月后,陈径行来给锦画堂复查,锦画堂胸前的伤口愈合得非常好,不会再有崩裂的可能后,锦画堂才终于被尽忠职守的芍药放过了。
终于能下床活动的这一,锦画堂简直都要喜极而泣了!
话锦画堂窝在重华宫内养赡这一个月里,昭德皇后隔三差五地,就会到重华宫呆上一呆,照顾下因为要养伤而不能下床的锦画堂。而宣武帝也有来看过锦画堂两次。
也不知宣武帝是有意呢还是无意呢,那两次都是踩着昭德皇后在重华宫照顾锦画堂的时候来的。
不过可惜的是,昭德皇后每次一听见宫人禀告,是宣武帝来了不等宣武帝跨进重华宫的宫门,昭德皇后就早早地避开了。
也就是,在锦画堂养赡这一个月里,宣武帝虽来过重华宫看望了锦画堂两次,却两次都没有与昭德皇后见上面……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昭德皇后的避而不见惹恼了宣武帝,来过重华宫两次后,宣武帝之后就再没登过重华宫的宫门了。
而在锦画堂养赡这一个月里,前朝也是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热闹得堪称风起云涌。
首当其中一件事,自然是满朝文武大臣要求宣武帝重开选秀、广选妃嫔一事。
但是宣武帝也是个倔脾气,就算被满朝文武集体威逼利诱,但宣武帝不重开选秀,当真就死活不肯松口。
第二件事,就是昭德皇后之前命礼部挑选的适宜女子的画像,都已经送入宫里了。
但是那些画像被内侍送到宣武帝面前后,宣武帝一听正是昭德皇后先前安排下去的,连那些画像看都没看,就直接砸了他手里的茶盏,阴沉着脸色让内侍将那些画像都拿下去烧了,连灰烬都不许留下。
第三件事,就是镇北大将军的孙子,颜家少公子要入宫为太子伴读了。
甫听闻颜嗣瑄要入宫为太子伴读时,锦画堂着实愣了好久好久。
因为在锦画堂的记忆里,这原本该是在她七岁那一年才会发生的事。
而上一世的她,也是在她七岁那一年,在那片梨花漫的梨园里,第一次见到了被召入宫做太子伴读的颜嗣瑄。
尤其是,那一年,颜嗣瑄不仅入了宫为太子伴读,还在同一年入了神武军任职。
可是现在,颜嗣瑄入宫为太子伴读这件事的发生时间,却足足提前了一年多。
不过后来锦画堂一想,这一世的许多事情都已经与上一世不同了,颜嗣瑄提前一年入宫做太子伴读什么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锦画堂觉得,颜嗣瑄会提前一年入宫做太子伴读,很有可能是因为慕翎太子素有心疾一事被公之于众后,慕翎太子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颜嗣瑄为了帮忙稳固慕翎太子的储君地位,才会提前入宫做了太子伴读。
虽然锦画堂并不想将颜嗣瑄想象得这么好,但有时候,有些事实真不是锦画堂不愿意承认,它就不存在的。
颜嗣瑄自身虽然没有一官半职,在朝堂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但是颜嗣瑄身后的镇北大将军有话语权啊!而且无论是在丹衢的朝堂之上,还是在北境之地,镇北大将军都有绝对的话语权!!
镇北大将军只是为了镇守华熏北境才多年不回丹衢,一旦镇北大将军当真回到丹衢,穿着他那身正一品武官的朝服上了朝,那朝堂之上,文官且不论,至少大半数的武官都会站在镇北大将军那一边。
虽然镇北大将军远在北境抵御外敌多年,会回到丹衢的几率很低但这并不代表,在丹衢的这一群文武大臣们,就可以直接忽略了镇北大将军的存在,以及镇北大将军在北境大军中的威信!
综上,华熏国的满朝文武大臣们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是
留在丹衢的颜嗣瑄,其实就是镇北大将军的代言人!
颜嗣瑄的态度,其实就是镇北大将军的态度
颜嗣瑄护着的人,其实就是镇北大将军要护着的
颜嗣瑄要是针对谁,那那个人将要面对的,就是来自镇北大将军的打击报复……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自幼失怙的颜嗣瑄独自一人在丹衢生活了这么多年,除帘年那个脑子进了水的京兆府尹竟敢纵容丹衢百姓围攻镇北将军府外,从无人敢轻易挑衅颜嗣瑄乃至镇北将军府的原因。
毕竟,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愿意与手握几十万大军、手握大半个华熏国安危的镇北大将军为敌啊!
慕翎太子曾数次邀请颜家少公子入宫做太子伴读、却总是被颜家少公子以他要参加武举考试为由婉拒一事,在华熏国的朝堂之上并非什么秘密。
而如今,颜嗣瑄终于决定入宫为太子伴读,也就意味着
整个镇北大将军府已经决定了,要站在慕翎太子那一边,坚定地维护慕翎太子华熏国储君的地位了。
换而言之,华熏的满朝文武大臣们可以继续威逼利诱宣武帝重开选秀,但绝不能再将慕翎太子推上风口浪尖,否则就是在与镇北将军府为敌!
从前满朝文武大臣觉得,颜嗣瑄屡次拒绝慕翎太子的邀请,是颜嗣瑄不知高地厚
如今颜嗣瑄终于入宫做太子伴读了,满朝文武大臣才发现,丫还不如一直不答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