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再遇(1 / 1)小罐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蛋钱还是照常和掌柜的月结罢。”

“不瞒你们,这几日客栈来了位汴京来的客,喜好清淡些的菜色,你们这些新鲜下的蛋呐,正好入菜,这客人回来的晚,一回来这吃食又得给现做,这弄些蛋羹啥的也便利些……”

二见这几个妇人聊上了,想着手头还有活呢,离久了少不得被掌柜的责罚,虽然不舍,眼神在方杏儿身上转了转便告辞先回前头招呼客人去了。

“哎,这孩子是……你家新来的吧,叫蒙?”虎子娘瞧见方杏儿身旁老老实实站着的司徒梦曦,想起回家时儿子提起过,自发将人名儿和人对应了起来。

“虎子娘好,我就是赵蒙。”司徒梦曦对这高大的妇人颇有好感,仰起头,笑着应道。

这孩子,听是个识字的,到底比村里一般的孩子懂个礼数。

虎子娘瞧司徒梦曦也是瘦弱,想着方杏儿家的情况不觉动了恻隐之心,提着两篮子蛋快步回了内间,再出来时,手上拿着油纸包了一块锅巴。

“来”虎子娘笑着将锅巴塞进司徒梦曦的手,“灶上正好烙着,赶了几里路呢,饿了吧。”

司徒梦曦瞧着手里的锅巴,色泽金黄泛着油光,虽不是什么金贵的吃食,但也泛着股饭香。

“多谢虎子娘。”司徒梦曦笑着咬了一口,不觉眯着眼夸道:“真香。”

“哈哈,乘热吃,今儿你随她们出来这一趟呀,得耗到晚上呢。”

虎子娘笑着摸了摸司徒梦曦的头,对范大嫂子和方杏儿:“我呀,也不多留你们了,这渡口啊,这会人也不少了,你们来一趟不容易,赶紧去吧。”

瞧了瞧色,确实不早了,渡口的流动摊位一贯紧俏,又赶上好气,是得赶紧走了。

范大嫂子和方杏儿别过虎子娘,各自挽着剩下的一篮子鸡蛋鸭蛋,带着司徒梦曦一道往外走。

路过客栈大堂,只见一个高大的男子正与掌柜的攀谈。

“这是几日的房费。”男子语气简洁。

“您这是结账……?”掌柜的不太确定,自留了这字一号房给这位爷后,知晓是老爷的熟人,原也不在意这房费。

“再住几日,够了吧?”

“哎、够、够。”掌柜的拿起男子放在柜上的银子,连忙应道。

男子似是嫌掌柜的啰嗦,见他既收了银子,便也不在多言,整了整肩上的袍子,快步往外而去。

范大嫂子见柜面有客和掌柜的攀谈,自然不会这么没眼色的就往外撞,待客人走了,这才带着方杏儿和司徒梦曦自一旁绕着往外而去。

司徒梦曦从方才的震惊中缓过神,跟着两人,前后脚出了这客栈。

这声音想起宁王府马车出事的那晚,状若疯癫的车夫、心狠手辣的黑衣人,司徒梦曦不由攥紧了手。

昏沉之际虽只是依稀听见过这黑衣人话,但自己决计不会记错!这人,正是当日参与劫持的黑衣人首领,不想今日竟能碰着!

转身回头看去,“四方客栈”的四字招牌正高高的挂在先前进去的客栈门前。这客栈,自己还是少来为秒。

挽着方杏儿的胳膊,司徒梦曦加快脚步往渡口而去,寻思着今日需得低调些才好,莫叫那些暗处的黑衣人发现重又给逮回去。

时近巳时,渡口人来人往与往日一般热闹,熙熙攘攘间,只见一条客船正缓缓靠上了渡口,下锚、栓绳,船员伙计娴熟的将船靠上了岸,年男子笑着与船坞上的管事寒暄起来。

言谈间,袖中递出的孝敬自然是少不聊,渡口管事含笑收下,瞧着船上正下来几个孔武有力的壮汉,抬着一箱箱捂得严严实实的箱子往岸上而去。

许是早得了吩咐,这岸上,早有一溜马车在慈候接应,帮着壮汉们将这些箱子逐一搬上了车。除了装货的车马外,排在稍后的,尚有几辆坐饶马车,均是商号外借的款式,想来也是这船客人所租。

“呵呵,你们这雅集班,可是许久不曾来了呐。”

先前与管事寒暄的中年男子面容清隽,笑着回到,“可不是,吃我们这口饭的,都是跟着主顾跑,劳碌命,居无定所的。”

“呵呵,也是个营生不是,呵呵……”渡口管事见这货也装阅差不多了,这戏班毕竟是下九流的营生,虽拿了人家的孝敬,谈不上瞧得上瞧不上的,不过与这班主,毕竟也没啥可多聊的,客气了几句,便转身自去了。

岑班主大江南北的混迹多年,早习惯了世人这般做派,不甚介意,指挥着身后尚未下船的弟子们抓紧,戏服道具可以装箱找人搬运,这杖鼓、筚篥、琴等器乐,还是得让弟子们心着自个随身带着为好。

“今儿上岸修整一日,明日一早还需赶路,大家伙的抓紧些,也好早些去客栈歇着。”岑班主扬声催促身后尚未下船的众人。

岑班主年纪不大,年轻时曾在汴京知名的瑞霞班学艺,因肯吃苦扮相又不错,在瑞霞班时着实红过一阵。只是梨园这行当毕竟吃的是青春饭,除磷子,靠人捧也必不可少。

随着年龄渐长,瑞霞班身处都城,不乏愿意一掷千金寻个乐子的贵人,自然更不乏年轻貌美的新人。岑班主算是混的不错的,也难免一身练功所带下的伤,靠着前些年当红时攒下的钱,识趣的选择了激流勇退。

离了瑞霞班后修养了几年,岑班主在附近几个郡县收养了些无依无靠的孩子,慢慢儿也组了一支戏班,除了几部常规的话本儿,岑班主自己在琴艺上颇有造诣,也带着几个弟子勤加练习,偶尔有权贵人家不喜听戏,反倒中意这些个雅乐时,弟子们也可上台献艺,也算自家这雅集班的一项特色吧。

“师傅,来了来了。”

只见几个少年陆续自舱内而出,或手抱古琴,或手持竹笛,俱是面容俊秀。

“师傅,还不是五师弟耽误工夫。”其中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抱着一架琴,朝岑班主抱怨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