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财看知府非但没理他,还嫌恶的皱着眉,心都凉了,连滚带爬的抱着冯夫子的腿:“求求你,救救我,你们要怎么样,我改还不行吗?”说着还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的。
眼看着好好的公堂,弄的像菜市场,知府也顾不得形象,狠拍一下惊堂木道:“肃静!”
花财立即吓得不敢再哭了,知府揉揉眉心道:“冯先生看该如何判?”
作为知府,他是知道冯毋庸是锦王世子的谋士的,他征求冯毋庸的意见,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询问后堂世子爷的意见。
“按说,这种祸国殃民的行为,其罪当诛,不过,法理不外乎人情,如果他能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事态恶化的话,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就看大人怎么判了。”冯夫子回答道。
知府还没来得及说话呢,花财就喊:“我愿意,我愿意采取补救措施,以前收的高利都退回去,没有收的我们也不要了,请大老爷饶命啊!”
知府瞪他一眼,朝冯毋庸看:“先生,您看?”
冯夫子笑呵呵道:“这是知府大人您的权力,不是我一个小小的书生能够干预的。不过,补救的程度以及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应该是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吧?”
“那当然,那当然。”,知府心里有了标准,惊堂木一拍:“本府宣判丁家财与富贵钱庄的借贷属于高利贷,丁家财只需单利返还即可。张三、猴子等助纣为虐,理应重罚,但念其有向善之心,各打二十大板,即刻执行。花财为富不仁,私放高利,其罪当诛,但念其本人诚心悔过,先重打三十大板,后续惩罚视其悔过程度而定,择日宣判。退堂!”最后一句话落音又敲了一下惊堂木。
就在众人要退下时,一个女声高喊:“等等。”
众人都向声源处看,只见一个略显贵气的妇人,从公堂外面往里走。
待看清楚来人,知府惊呼“夫人”,随即意识到什么,立即大喝:“还不快退下,大堂之上,岂是你一介妇人来的地儿。”
那妇人嗤笑道:“那哪儿是我能去的地儿?知府后院还有我们娘儿几个的位置吗?”
说完也不理知府,走到花财身边踢了他一脚,指着知府:“说,你和他是什么关系?”
花财刚刚保住小命儿,也不敢耍花腔,抬起头结结巴巴道:“姐……姐夫。”
“他是你姐夫,我可没你这弟弟”,说完也不理他,直接对众人道:“诸位听到了吧?一个小妾的兄弟竟然能叫他姐夫?赵中玉,你置我这原配夫人于何地?堂堂知府知法犯法,宠妾灭妻、宠庶灭嫡,你该当何罪?”
知府看看都假装往一边望的众人,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连忙走下去拉着她的胳膊道:“夫人,有话好说,我们回家再谈行吗?回家,要打要骂都随你。”
那妇人甩开他的手道:“想的美,家里就是你的一言堂,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可不上当。”
知府试图去抓她,她忙跑到公案后面。
冯夫子拦着知府道:“嫂夫人心里有气儿,你让她发泄出来就好了。”
知府嘴动了动,只得妥协。
那妇人居高临下地指着知府道:“我今天非要在老少爷们面前揭露你的嘴脸。我赵钱氏是个商贾女不假,我也承认配不上你,就那,我也是你老赵家三媒六聘娶回来的正头娘子。娶了我,看不起我,嫌我的出身玷污了你的高贵,既然那么有骨气,你别用我的嫁妆考举人考进士啊,就是你打点的钱还是我爹出的呢。忘恩负义的东西,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才当个小小的知府,那丑陋的嘴脸就露出来了,你也就这点儿出息。”
知府苦着脸解释道:“夫人,我真没有看不起你,都是误会。”
“呸,你娘你弟媳妇瞧不起我是误会?你纳小妾是误会?你对小妾的孩子比我的孩子好是误会?让小妾的兄弟喊你姐夫是误会?你骗鬼去吧!真有脸说!”赵钱氏一口气把她的不满全部说出来。
“你到底想怎么样?”
知府感觉太丢人了,都没脸见人,不过事儿还得解决,只好问她的意见。
“很简单,我们和离,孩子都归我,我的嫁妆我也要带走。”赵钱氏说出心中的打算。
“你疯了?好端端的竟然要和离!”知府不可置信道。
“你才疯了呢,我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在你这样的人身上浪费十五年已经够了,我才不想把我的余生浪费在你的身上呢。”赵钱氏不屑地看着他。
“我们夫妻十几年,你……”
知府还没来得及说完,赵钱氏打断道:“十几年感情比不过被窝三天。那花氏可不是把你给迷住了。”
原来是吃醋了,知府长处一口气道:“你要是不喜欢花氏,我把她送走还不行吗?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
赵钱氏看了他一眼,真是贱骨头,开口阻止道:“免了,覆水难收,走了一个花氏后面还有千千万万个花氏,既然我已经决定,就不会再回头。要是过得不好,就是要饭,我也会绕过你们赵府的。”
“你就是不为你我着想,你也想想孩子们啊。”知府看她铁了心,只好拿孩子打动她。
“俗话说宁跟着要饭的娘,不跟着当官的爹,我相信孩子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当然,他们如果选你的话,我也没意见。”赵钱氏故意曲解他的意思。
“你现在一时冲动,我不和你扯,等你冷静冷静,我们再谈行吗?”
知府看她还是一副要和离的样子,极力劝说她冷静。
“不行,除非现在你给我和离书,否则今天我们没玩。”说着一屁股坐到公案后面的椅子上。
知府看她一副我就等着的样子,妥协道:“那这样,我写一份和离书,不备案,如果你后悔了,和离书作废,你看怎么样?”
“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和离书上得注明孩子归我,不管是慧姐儿还是良哥儿。”
赵钱氏看目的达到了,心里一喜,担心他耍花招,提醒道。
知府无奈地说:“知道!”
不用知府吩咐,师爷有眼色的准备好笔墨。
眼看着他写好了,赵钱氏朝诸位行了个福礼道:“届时赵中玉反悔了,请诸位大老爷为小妇人做主。”
刚刚还在看戏的几个大儒此时恨不得消失,这把火竟然烧到他们身上了,他们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只好打哈哈。
冯夫子猜想这赵钱氏今天的动作和外面两个丫头脱不了关系,笑着道:“用得着我们的时候,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