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妇人抱着婴儿的双手不住的颤抖起来,“欢儿……”
“欢儿怎么了?”女子望着妇人突如其来的反应担忧道。
“他……”妇人哆嗦着双手将婴儿抱给女子。女子接过啼哭不断的儿子,浑身不住一颤,纤手抚上儿子花白的毛发,神色中尽是难以接受的恐慌:“欢儿他怎么会这样……”
“我……我去找大夫……”妇人看到知药理懂医术的儿媳对此都是一副茫然无措的样子,慌张的跑了出去。
陶仲淮还在人前言笑,看到面色焦急慌张的从屋里奔出来的母亲,满脸疑惑的拦住:“娘,怎么了慌成这样?”
妇人看了一眼周遭吃酒的宾客,按下儿子的手道:“没什么……欢儿身上起了些疹子,应该是过敏……我去叫大夫来看看。”
“疹子?”陶仲淮闻言一惊。
看到儿子眼中流露出担忧的神色,妇人忙又道,“阿棠说了是过敏的,只是家里没药,我去叫个郎中来看看只是开些药而已,你快去忙吧……”说着示意陶仲淮回去陪着宾客,便跑出院子了。
“小陶啊,娶到一个会看病的姑娘村里的郎中可很少能赚到你家的钱吧?”宾客中一个听到他们母子刚刚对话的中年村夫道。
“哪里,贱内不过是略懂皮毛。”陶仲淮忍着担忧的情绪强装无事的走回去,“不然,我家不开个医馆那是有多可惜。”
“哈哈,那也总比什么都不懂的乱投医的强,比你家多花了那么多冤枉钱!”
看着宾客们的目光渐渐不再注意自己,各自投入到了吃菜喝酒聊天当中。陶仲淮悄悄撤离了其中。
跨进房里,婴儿的哭声更是听得清晰,陶仲淮匆忙走过去,见女子焦急而小心的哄着儿子的样子竟看上去那么的手足无措,汗水顺着鬓角滴落,后背的衣襦已然湿透。却再将目光投向妻子怀中小心翼翼抱着的襁褓中的儿子时大惊失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似的,猛然靠近,声音不住颤抖起来:“欢儿……这是怎么了?”
“对不起……”女子摇头,“是我没有照顾好他……”
陶仲淮还欲再言,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夫……您快看看吧……”妇人匆匆赶回来,将一名四五十岁的郎中引进。
那位郎中提着药箱走近,看到婴儿头上花白的头发时,亦是不住一惊,忙伸手去探了婴儿的额头和脉相,一边诊着脉一边皱起眉来,半晌收回手,退后几步摇头道:“恕庸医无能……未查出令郎体征有何异样,实在有愧。”
女子闻言低头若有所思的落起泪来。
陶仲淮看了一眼妻子,走近郎中道:“小儿不过刚刚满月,一直未曾抱出过房门,如今突然啼哭不止,头发花白,查不出异样那究竟会是因为什么?!”
郎中叹了口气,又摇头道:“庸医的阅历和学识有限,真的无法回答。”似怕被继续追问一般,郎中说完便提着药箱转身匆匆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