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9章 烟消云散(1 / 1)陶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是一间卧房。

这卧房内的摆设繁丽精美,透着一派婉雅秀丽之相,墙边挂着鎏金凤灯,屏风案几端庄典雅,皆是古色古香的家具。

待到夜鬼王走后不久,自己原本身处的阴暗,潮湿的地牢,已变为了古色古香的卧房。

而王战,不,应是萧战,同他一起也出现在这精美繁丽的卧房中,他静静地在一张小巧精致的红木桌旁站着,而萧红尘此时已不知去了哪里。

赵蓝儿抬头望着这精致繁丽的卧房,卧房内亮堂堂的,绕过门口竖立的屏风,赵蓝儿打开门,只见一颗直耸入云的苍天大树如一把大伞,把整个鬼城笼罩其中。

“这,这……?”

赵蓝儿眸子划过惊讶,食指指着那棵古树道。

“结巴了?这不是咱们刚来时进来的那处房间吗?”

赵蓝儿猛然回头,看着一脸傲娇的萧战,但见他双手抱在胸前,眼睛里并无一丝一毫的惊讶,他淡淡道:

“我们被传送到原来的地方了?”

赵蓝儿眸中灵光一闪,火红的衣裙随着赵蓝儿的行走翩翩起舞,仿若是一只火红的烈鸟,她眉头微皱,脑海里编织出一张大网,细细的疏离这蛛丝马迹。

“如此说来,咱们所在之处,应是夜鬼王编织的幻境,夜鬼王离去,它也随之消失,而我们也回到了被捉的那处地方,只是那些凡人还有萧前辈去了哪里?还有火宝,他本来是在这处古树旁休息来着,怎么也不见了呢?”

萧战只静静地站在那,不出一言,剑眉一挑,一双星目似是一对锋利无比的宝剑,一眨不眨的望着那棵古树,赵蓝儿凑近身前,望着他的样子略微有些好奇,支着脑袋,呆呆道:

“姓萧的,怎么了?你愣什么呢?莫不是这棵古树有甚奇怪之处?”赵蓝儿凑近他身前,洁白如玉的右手在他眼前挥了挥道。

“……”

没有应答。

莫不是着了魔?

这下赵蓝儿可急了,也开始顺着萧战的目光,绕过精致的屏风,穿过朱红色的大门,目光遥遥的望向那棵古树。

同来的时候一样,这棵古树似一把遮天蔽日的大伞,把这座城全部都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沉重的好似夏日里乌云密布的天空,黑压压的云彩压着人头往前冲,令人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赵蓝儿独自一人在卧房中打转,十分闷倦,奈何心中记挂着萧战和萧前辈以及火宝三人,只得强打精神,猛的站起身来。

把仿佛灵魂出窍的萧战放在一张精美的绣床上躺下,将被子盖在身上,奇怪的是这被子竟然一点灰尘都无,取下腰间黑白相间的幻灵鞭,整一整火鼠皮织就的衣服,捋了捋头发。

徐徐缓缓的走出房门,带上卧房门,朝那棵叫不出名的古树走去。

这庭院委实精美眷雅,小桥流水,荷塘月色,想来没出事前应是个富贵人家,看遍了院子里的景色,终于徐徐缓缓的来到了古树旁。

赵蓝儿走到古树跟前,仰头望着头顶遮天蔽日般密密麻麻绿的发黑的硕大的叶子,眉头不由得皱了一皱,低头脚下踩的鸟屎黑的黑白的白,感觉硬邦邦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再次仰头,硕大的枝干上一只鸟也无。

赵蓝儿更加确定此地必然有事,莫不是他们三人都被困与此,只是自己竟然一点事也无,想来是九转红石的功效吧。

赵蓝儿不知道的是远处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竟然有四双眼睛悄悄的盯着她。

青头鬼:哇偶(⊙o⊙)果然是鬼王看上的女人,离了咱们鬼王的幻境,竟然还能安然无恙的靠近那棵怪树。

小白鸽:你说什么呢?你没看见鬼王给她的通讯镜,你可知吗镜子的来历?哎,我小白鸽怎么没有遇见这么好的绝种男人……

骨姥姥:看,我说的不错吧,咱们鬼王就是看上人家漂亮妞了,竟然把正反镜都送给了她,真是个痴情种……

夜鬼王:“……”

赵蓝儿洁白如雪的手指抚摸着古树,只见一道黑色的漩涡,突然出现在树身,顷刻间,赵蓝儿仿佛被一头巨兽吞吃了般,眨眼便不见踪影。

而在那道黑色的漩涡即将消失之时,四道黑色的身影也跟着赵蓝儿钻进了古树。

也不知过了多久,眩晕的感觉突然停下,赵蓝儿呆呆的立在那里,还是那处庭院,精致的卧房,美丽绚烂的琉璃灯罩,华丽的绣床,一切的一切都彰显着这处主人的无限风光。

只是此时竟然有了些许不同,出得卧房门,忽抬头,见那庭院里的古树竟然缩小了百倍,如今竟然同一只平常的漱一般大小,甚至还要枯弱。

赵蓝儿提着红色的石榴裙的一角向前迈去,呆呆的望着那棵古树,原本绿的发黑的叶子竟然透露着不健康的枯黄,没来由的赵蓝儿心头划过一丝心疼,抬起手,缓缓的抚摸着树身。

随着抬手的动作,洁白的玉腕上银色的铃铛随之作响,微风吹过,头上的步摇也叮叮当当,赵蓝儿脑袋翁的一声炸裂,仿佛又什么东西跑进了自己的记忆深处。

她穿越了。

不,更准确的说,她再次经历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这个女人的名字叫做百里锦绣。

此处在沦为世人眼中的鬼城之前名为百里城。

百里城是个书香名城,朝代变换,而百里城的历史却好似更加深厚一般,出了不少的文人墨客,有的在朝为官,有的做闲云野鹤,却也是流传千古。

而女子的爹爹,百里奚正是其中一位。

祖上世代经商,到了他这一辈,家里长辈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了个人在朝为官,我们生意也好有个照应。

这百里奚少年时也是个散漫性子,除了摆弄花草,竟无一点爱好,待父母年迈临终,病榻前苦口婆心道:“奚儿啊?听母亲一句话,好好读书,就当让母亲安心可好?”

自母亲去世后,这百里奚,仿若变了个人似的,再也没有摆弄过花花草草,一门心思都用在了读书上,常人见他都道:“百里家真是生了个好儿郎,所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我看这孩子有出息了哦!”

只不过,百里奚心中的想法,没有一人知道,父母年迈,膝下只有一子,而自己又做事散漫,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在他认为父母的死,与他脱不了干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