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连忙站起来,将书藏到背后,讪讪地笑:“江姑娘。”
惜芸认识这个少年,常常看到他跟随在吉图左右,态度亲热,似乎是吉图的徒弟,名字叫达颇。
惜芸望着达颇,微笑道:“在读‘千字文’吗?”
“是的。世子常常说,在中原地方,学问最多了,所以要我多看看这里的书呢。”
达颇长得十分敦实,个头粗壮,被草原的风吹得久了,脸膛红扑扑的,可那双圆圆的眼睛却透着几分狡黠,说起话来,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一看就是个满肚子主意的机灵鬼。
惜芸顺手将他背后的书抽出来,翻了翻,“有哪里不会的吗?我来教你。”
达颇喜上眉梢,拍手笑道:“太好了,谢谢江姑娘。”
他果然是个机灵鬼,不用惜芸开口吩咐,就如一阵风似的跑去搬了一张木椅来,还体贴地铺上了又软又厚的靠垫。
惜芸满意地坐下了,翻开书,笑道:“有哪些字不会的?我教你念。”
“嗯……这个字……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达颇仔细地翻看,伸出粗壮的手指头,在书里狂指一气,委屈说道:“这些字我都不会念。”
惜芸咯咯笑道:“世子真是难为你了,要你读这个。”
戎国人以游猎为主,通文墨的人并不多,但桑格却是个例外。
他出身在戎国太师之府,自幼就有老师启蒙教学,而且他资质不错,学得极好。
桑格不喜欢身旁全是些粗人,就要求身边的侍卫也要识文断字,学习基础的启蒙书籍。
“世子也是为了我们好。”达颇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露出两排白白的牙齿,“就请**姐教教我吧。”
一会儿功夫,他对惜芸的称呼就由“江姑娘”变成了“**姐”。
惜芸展眉一笑,打开手中的书,把达颇不认识的字一一给他读了几遍。
怕他只知其形,不知其义,又顺便讲解了每个字的字义和内涵。
等达颇记熟之后,惜芸让他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念了一遍,一边听,一边纠正他的读音和语调。
达颇年青,记性好,人又机灵,惜芸指导了一会儿,他就学得有模有样了,抑扬顿挫也拿捏得不错,惜芸赞道:“不错,像个读书人了。”
小八在一旁笑嘻嘻地插话,“我看啊,是姑娘教得好。”
达颇连忙点头,“对,对,是**姐教得好。”
顿了顿,笑道:“姐姐的学问真好啊。”
达颇年纪小,虽然有点小机灵,但毕竟单纯,惜芸有心接近他,想从他的身上打开一个缺口,让自己有逃出魔爪的机会。
“达颇,我这样也算学问好吗?”惜芸笑着说,“在我们缙国,连三五岁的小孩子都会背‘千字文’呢。”
“别人我可管不着,反正我就觉得**姐的学问最好。”
达颇露出憨憨的笑容,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惜芸被他赞扬,抿嘴一笑,说道:“好罢,既然如此,以后若是又遇到哪些不会念的书,不会认的字,都来找我罢,我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