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惊一场的林女士,和派出所的片警道谢,大安叔不忘苦口婆心的提醒当家长的:虽然家庭条件好,也没必要给小孩子买这么昂贵的手机,反而会害了小孩子。
那时的人,还秉承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传统观念,学生就应该是头悬梁锥刺股,物质的东西会让小孩子玩物丧志。
林女士也是这样的想法,但前夫不是,她阻止不了前夫给孩子砸钱,她说一句,他就顶一句:外国人怎么样,怎么样,你这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老农思想。
秦先生下海暴富后,接受了一套西方的价值观,享乐主义高歌猛进,看前妻的老派思想,怎么看都觉得是土鳖子,夏虫不可语冰。
这也是林女士坚持要秦迈抚养权的根本原因,刘姥姥是没荣国府气派,可最后救了王熙凤女儿的,不就是这个刘姥姥!!
林女士也没想到自己一语成谶,日后前夫真的败了,比荣国府还惨。
自派出所出来,母子二人坐计程车回家,秦迈一路上都没和妈妈说话,林女士也不敢再激怒孩子,两人都像刺猬,小心翼翼的靠着彼此。
秦迈进了一趟派出所,少年心气兜头一盆冷水给浇灭了,他不和妈妈说话,其实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自己愚蠢的以为去找爸爸挽回家庭,结果看到爸爸和一个大肚子的阿姨亲昵的从酒店出来。
真相鲜血淋漓,少年意识到父亲抛妻弃子另结新欢,新欢也有了孩子,他脑子全懵了,只能漫无目的走着。
原来他一直错怪了妈妈,秦迈苦恼于不知如何开口道歉,他选择龟缩在自己的世界里。
少年靠着车窗眺望夜景,前方的霓虹透过玻璃打在他稚气未脱的五官上,这个年纪的少年身量不断拔高,五官越来越深刻,嘴唇上的绒毛由透明向黑色过度,容易头脑一热,行为冲动不逊,这样身体和心灵的不对称发展,往往是危险的。
这样的危险也造就了,高中生心理辅导永恒的主题一一叛逆期。
这都是后话了。
车窗外略过的夜景也带着浓厚的时代特色,城市规划的缩影,从老城区一片万家灯火熄灭,到新城区的灯红酒绿,霓虹流光溢彩。
好像两个世界,如他和赵良雨。
离开酒店,秦迈骑车穿过老城区,到八九街的时候肚子早就咕咕叫,这里人间烟火鼎盛,隔着马路都能闻到食物散发的香味。
他也不知道要吃什么,随便捡了个档口,点了招牌上第一行的东西,一碗五块钱的馄饨。
秦迈以前都没在外面吃过路边摊,父母都说这里的油是地沟油,不干净,不准他吃。
穿着校服的少年找了个空位坐下来,他脚下好几次踩到乱扔的纸巾,一次性筷子,剑眉嫌弃的蹙了起来,大排档最里边还有几个光膀子,喝得面红耳赤的男人围着桌子猜拳吹酒,猜码声此起彼伏。
少年眉头压得更低了,犹豫要不要给了钱不吃,但这个点钟,没有餐厅开门,除了这些走鬼档,不吃他只能饿肚子。
“老板两碗猪杂炒粉,打包。”耳熟的声音从档口另一边传来。
秦迈拧着眉循声看去,隔着烟熏火燎,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穿着红色便利店制服的售货员一一赵良雨。
她和另一个女孩嬉闹着有说有笑,与普通的高中女生一样,这样的她在教室里根本见不到。
不上晚自习原来是在打工。
为什么?老师知道么?
档口客人来来往往,环境嘈杂,灶头烟火缭绕,四个蜂窝煤烧得红彤彤,老板粗实的手臂一边翻勺,一边颠锅,锅里噌噌的窜火,食客看得啧啧称奇。
赵良雨和东东躲到一旁不妨碍老板表演勾火揽客,她们捏着四张大头贴,低头兴奋的讨论着,都觉得两人拍得傻乎乎的,赵良雨并没注意到在灶头另一边看着自己的秦迈。
老板干活利索,哐哐哐的挥动铲子,把炒粉装进白色的一次性饭盒里,两个饥肠辘辘的丫头,捧着香喷喷的炒粉就回隔壁去了。
“这孩子高二了吧,还读不读书?”看到赵良雨经过,老街坊站在档口和老板娘闲扯。
“还读书,爹早没了,娘改嫁出去,她想攒钱上大学。”老板娘一边结账,一边和街坊唠家常。
“我家那个整天守着电视,看口袋书,她要有这孩子的能耐,我两腿一伸,都能含笑九泉。”
“我家那个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放出去就得饿死。”
“你说这孩子怎么不申请个特困生补助啥的,也好过幸幸苦苦打工。”
“她说有手有脚的,用不着别人可怜。”就是骨子里犟的,她家奶奶也是犟,老赵出车祸那节骨眼,大家凑了笔钱送过去,没指望赵家还,可赵奶奶起早贪黑,摆早餐,摆菜摊,做零工硬是把钱都还上了。
这一家都犟!
街坊的闲言碎语并无恶意,世道就这样,有娘的孩子是个宝,没娘的孩子是根草。
父母都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成绩,人品,奖项都喜欢拿出来比,街坊邻里拿自己孩子和赵良雨比,可不是想自己孩子成了没爹没娘的小草,而是,担心万一哪天自己有个万一,自己孩子能做到丫头这样,她们睡在棺材里都是笑的。
毕竟,赵良雨这样的,学坏的大有人在,八九街好几个和散仔勾肩搭背的,未婚先孕的,堕落成什么样都有,没人管也就毁了,可这丫头犟命,再苦再累都能挨,比多少二三十岁的都强,比父母双全的都自律。
街坊打包了夜宵离去,八卦也就戛然而止,只有坐在里边的少年,觉得自己无意间撞破了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像一颗落入他心湖的石子掀起了波澜。
原来,她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