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楚丽华感觉和自己想象中的都江堰差的越来越远了,无奈之下只好掏出手机来想从网上查一下地图。可是很遗憾,连个图片都出不来,更何况是地图了。也不知来了这里怎么信号就这么差,是因为自己的手机是北京号的原因吗?
只看到了都江堰景区的景点文字大概介绍。
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盛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原来有这么多景区啊!这下好了,那今可以溜达一整了。
只可惜虽然知道了名字,但是依然找不到地方。
好在,只要圈起来收费的地方肯定都是景区,走着走着她们就到了一个好像是观江走廊的地方,很多人都站在那里。楚丽华他们也走了过去,果然,往下一看就是宽敞又绵延很远的一条银色大江。
“哇塞,原来这就是岷江啊!果然名不虚传,足够波澜壮阔,震撼人心!”
旁边有人极度感慨。
岷江,原来,这江叫岷江。
看着这宽广的江水从脚下流过,楚丽华感觉自己内心突然就开阔了很多。
看到旁边有人下去江边走走了,楚丽华本来也想一起跟着下去看看的。但是,好巧不巧,旁边有一个举红旗的导游领着一群人来了。还边走边解。
“二王庙的二王其实是指龙王和敖王都是治水的神明,而李冰父子也是治水,治理都江堰有功所以后人就把二王指李冰父子。”
这不是现成免费导游嘛!而且还会在大家观光的时候提前解一下路上也就一点也不无聊了。
楚丽华赶紧拉着王婷一起跟上去,不管怎么,至少咱也要看个明白啊!
“婷婷,咱啥也不知道,看也看个明白不是吗?走,跟上去,免费的导游。”
楚丽华见王婷不明所以就附在她耳边声的解释着。
但是,脚步却丝毫没有停下来。
“我们接下来要去的是伏龙观,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传因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
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
导游相当的博学多才,楚丽华越听越两眼发光的步步紧随,生怕跟不上了。
听完解再看,果然不再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道观了,瞬间怎么看都是古朴典雅有韵味和历史沧桑感了。
接着,楚丽华她们跟着导游带领的人群到了一座悬空的吊桥边上,上面有很多孩子大人正在摇摇晃晃的走着。楚丽华有些犹豫了,这东西都那么多年了,那么多人在上面走,会不会突然掉下去啊?
这桥看上去还挺旧的了。
不过导游的嘴可没有闲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安澜索桥,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你们看,它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
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听导游这么一,楚丽华看这桥瞬间就感觉这破旧又摇晃的桥开始闪闪发光了。而且肯定特别安全了。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楚丽华走的时候还是紧紧的拉着王婷的手,同时,跟着人群走在中间,毕竟太靠边了看着下面也害怕。因为下面没有水,是沙子还是土一样的东西。要是万一发生意外,肯定是摔坏了。
想到这里,楚丽华觉得还是走到边上扶着那铁锁链比较靠谱一些。
心惊胆战的总算是过去了。
“这儿呢是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
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无论是谁,每当到古迹的时候,心中都会涌出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而当真正的站在都江堰面前,看见它的壮观时,内心的激动反而平息了下来,因为这里的美景早已将你我深深的吸引。在都江堰,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它波澜壮阔的表面,这里更像是一部描绘历史的诗作,向我们尽情展示着它的历史内涵,和在这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我们看到万里长城,会感叹它的宏伟,感叹古人伟大的创造力,看到兵马俑,我们更会感慨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而真正来到都江堰,了解到这里的历史,我想大家更会面对着这座伟大的工程感慨不已。看到都江堰,我们才能真切感受到它的魅力,才能体会到名不虚传,才会明白这里的人为何因它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