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印象里李白很仙气,李白爱喝酒,会武功,纵情恣意,他的诗也是浑然天成,几乎没有人工雕琢。
诗里的李白,就是真实的李白吗?
当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这么说吧,诗里的李白是他的理想人格,而现实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断努力靠近这种理想人格的人。
李白的人生追求非常简单:一个是出仕,一个是归隐。说的再具体一点,一个是当官,一个是学道。
你可能觉得,这两个追求看起来挺矛盾的,但是李白不这么想:他认为这两条路都是自我实现的方式。他的理想境界,就是在仕与隐之间进退自如。
造成这样互相矛盾的追求方向,也是和李白的成长环境有关系的。
其实,李白的出身很神秘,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到底姓什么。
“李”这个姓是他父亲在路边看到一棵李树以后随手选的。
从一些资料里,我们可以推断他祖上在隋代的时候被贬去了现在的中亚或西亚某地。
到了唐中期,也就是李白很小的时候,一家人违反禁令偷偷跑了回来。因为犯忌,李白从来不太愿意谈起童年的事情。
我们能确定的是,李白从五岁到二十几岁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四川,虽然后来再也没回来,但他一辈子都在怀念这个地方,把这里当成故乡。
想想静夜思里那句“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原本里的记录,诗里的“山月”就是他所思念的故乡,多山的四川。
在李白的自述里,他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道家的书了。这是他后来会亲近道家的原因。
他还说自己“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意思是他十五六岁能写很漂亮的大赋,可见李白小时候有深厚的文史积累,这是成人之后出仕做官的基础。
李白修道和从政这两个追求方向,就是在少年时代的学习里初步形成的。
年轻时的李白很有进取心。离开四川以后,他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和大多数唐朝人一样,李白四处拜见名流,呈献自己的诗文,希望有人能举荐他做官。
不过,就算有求于人,李白的态度依然狂傲。比如,他给韩朝宗的文章中说,自己就像平原君的食客毛遂那么厉害,至于能不能认出我的厉害,就要看主人的本事了。
求人还这么狂,谁会愿意帮他呢?李白早年的仕途当然不太顺利。一直怀才不遇,他不得不调整了自己的目标,转向了隐居修道。”
大家都听入了迷,尧里瓦斯这一次停顿的时间长了一些。众人几乎都是看向他的身影,期盼又渴望的等着。
尧里瓦斯很满意大家这样的状况,勾起嘴角,接着说。
“隐居是中国古代文人在战争或者仕途不顺时常见的退路。后来的几年,李白都在跟隐士交往,一起谈道。
他说自己要超然物外,实现道家理想。当时的李白在学道这方面也做出了一点门道。
他结交的都是名重一时的道家人物。但因为性格太狂,他也不太拿这些仙长们当回事,跟七八十岁的老前辈也都是平辈称呼。
这是因为,做官和学道都不是李白的终极目标。不管哪条路,对他来说都是自我实现的方式。
李白说,要是出山从政,我就去跟王公贵族分庭抗礼,要是隐居山林,那也要傲视所有隐士。
他对官爵和钱财不感兴趣,他只是想展现才华、实现抱负。最好一上来就身居高位,功成名就之后再飘然归隐,在人间留下一个神仙救世的传说。”
尧里瓦斯这次停下,楚丽华说一点她的感悟,“难怪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会说:风平浪静时人是想不起上帝的,只有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地方,信仰和祈祷才会盛行。
李白这是仕途不顺了,转身换个路走,结果还是那么狂。还是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
“可不就是这样嘛!出仕了,他也不认同屈原的愚忠,他说:我绝不会为了政治自杀,眼前还有大好河山,大不了像谢安一样隐居就是了。
而说到归隐,他又不认同陶渊明,他说:陶渊明大好的男儿,却一辈子隐居耕田,荒废了自己的才华,也不值得去学。”
康旭明也很受鼓舞,“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突然这么被尧里瓦斯暴露原型,让我颇为感慨,人无完人,就算身体健全,性格上也会有缺点。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李白才是李白,他才能留下这么多张狂倔傲,气势非凡的诗句。
可以说,也是他的缺点成就了他。”
“总结的很到位,李白的本质,就是比常人有更浓厚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这旺盛的生命力对李白的诗歌创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李白的这一切特点,都是有根有据的。他是照着他的偶像来的。
李白的偶像是战国时代的说客鲁仲连。这位鲁仲连一生有两次很光辉的出场,都是在大军压境的战场上,用三寸不烂之舌缓解了剑拔弩张的局面,解决了当权者的问题。
和一般的忠臣不一样的是,鲁仲连没跟任何人订立有终身效力的契约,而是周游列国跟各个国君做朋友,事情办成了也不要报酬为了逃避封赏,他甚至一路奔逃。
说与其富贵却要屈于人下,他宁可穷而自由。这就非常符合李白在出仕这个环节的想象。
鲁仲连的结局是浮槎东海,“海上”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符号,从秦朝开始,东海就是神仙家向往的圣地,这又很符合李白学道的志向。
看,这位鲁仲连正义又有才干,既成功又自由,简直就是李白理想人格的化身。
所以,李白跟大部分中国古代的文人气质很不一样。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杜甫只想踏踏实实做事,但李白却是处处都要拔尖。
李白的追求,是一飞冲天,就像他在诗里说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