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云起看得正在兴头,田老师那爽朗温悦的慈音,忽然在办公室里响起。
“云起,老师给你找零好东西,你可以拿着一起看看,不定…后面写出来的观后感啊,铁定跟你之前所想,大不相同呢!”
急切而欢快的脚步声,也逐渐由远及近。
待田老师走近,云起侧头看她,才看到田老师献宝似的递给她两张打印出来的4纸。
云起疑惑地接过,触感虽不及素锦纸柔软,却带着一丝热热的暖意。
“田老师,你不会……是刚刚特意去帮我找来打印的吧?”云起诧异地睁大了眼,她没想到田老师居然会这样做,太意外了。
本来不责怪她,让她继续看书,只是“惩罚”她写观后感,就已经让她很感动了。
没想到…没想到,田老师居然还这么细心地去把有关维特这部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以及当时下的作品影响,一起打印了出来。
还这么……不声不响的。
云起不禁鼻头一酸,看向田老师的眸中,眼眶处几缕湿润在齐齐打转,握着纸张的手也不自觉用力。
“哎呀,你这孩子……”
“这没什么啦,老师刚好要去办公室弄点东西,就顺便啦。”
“不要哭呢,你只要好好地写观后感,那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感谢啦,”
“好不好?”田老师用她特有的温润嗓音哄着云起,就像对自己的孙女一样。
揉了揉她柔顺的短发,让她继续看书,等会得上课了呢。
云起努力地吸了吸鼻头,尽力让自己克制着这种情绪的显现,因为…她,真怕自己会哭。
她抬眸对上田老师温和慈祥而隐含期待的目光,慢慢展开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郑重地点零头,道:“我会的。”
谢谢田老师。
您…真的很好。
见此,田老师唇边的笑意也渐近扩大,点着头回以一笑。
轻柔地拍了拍她的肩,让她加油,便轻步走出办公室。
云起目送她离去,直至田老师的身影消失在六班的转角处,才转回头看向自己手里的4纸。
只见那两纸上,打印着:
“
1、作品主题
维特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其本质体现的是对封建势力的反抗,这是对歌德所生活的时代的生活本质最真实的反映,同时还体现了狂热突进的时代精神,是德国绝大多数进步青年的心恋体现。
在维特身上体现了歌德的世界观、宗教观、审美观,以及他对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期望。维特所向往和追求的正是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维特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定向了悲剧的结局。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饶悲剧,同时还是阶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维特所描述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而是深刻地揭露了18世纪德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德国普通阶级人民的压迫和摧残,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都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苦闷的内心渴望获得解放,但是又由于自身的软弱性而普遍存在的消极、颓废情绪的生活状态。而维特就是这个时期德国的觉醒青年,他对人生和社会都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对现实的不满和憎恶让他充满了攻击性,但是斗争力量的缺乏又使他感觉力不从心,这种矛盾深深的折磨看他,让他的情绪从激愤、焦虑逐渐转变为忧郁和苦恼,直至最后感到绝望,通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与这个丑恶腐朽的社会做了彻底的决裂。他的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他对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维特以一种特殊的艺术方式对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示,并对造成这种社会弊病的根源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是整个时代的痛苦和憧憬的缩影体现。
在爱恋绿蒂的过程中,维特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作为人性弱点与自我内心不可逾越的纠结。他醒悟“要是人不那么孜孜不倦地驰骋自己的想象力,追忆以往的不幸,而是漠然地看待眼前的境遇,他们的痛苦就会减少。”发现了人人固有的与他人比较着寻求幸福最终失落在自己的妒忌之心中的弱点,直到受尽爱的折磨,维特看尽了一个人生的必然“人生不过是受苦受难,饮尽杯中酒罢了。”这一系列发现的过程,都是主人公爱中探索自我、探索人性的过程,对自我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又一次彰显了作品对于自我和精神的发掘这一主题。
维特之死,是主人公实现自我、升华自我的一个最终途径。维特“但愿我能够享受到为你去死,为你牺牲的幸福。”维特之死,是对于自我的坚持,对自然性情以及自我挚爱的终极追求。在理性与节制的时代,维特的爱情与理性背道而驰;维特之死,是对理性的一句抗议,也是主人公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
作品中的“外界”有两重,一是广阔的自然,一是自我难以融入的理性社会。关于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歌德认为内心应当回归自然,两者相融合,不是将自我眠灭与违背自然的理性郑在作品的开篇,维特沉浸在村庄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情风物中,怡然自得。然而作为现实中的,文明社会中的人,完全摆脱世俗生活而全然投身于自然怀抱却不现实,维特面对世俗与理智的冲撞,无论在政治事业还是感情生活中都难以融入适应。
作品中另外两个重要人物,阿尔贝特和绿蒂,是理性饶象征,也是不同程度失去自我意识的象征。作者对阿尔贝特内心情感的抒发却鲜有着墨。读者看到了他对绿蒂的占有对维特的谦和有礼,却看不到他的内心世界,塑造阿尔贝特这个人物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时代主流以及失去自我的不完全人性的控诉。而绿蒂,象征了一种精神处于中间状的人格,在理性的社会中,她无力反抗其实也无心反抗,然而她并没有完全失去真,美丽,热情,这是她之所以吸引维特的重要原因。这里,歌德对于绿蒂的潜意识有一定描写“她思来想去,觉得哪个女朋友也配不上他,或许她的心里只是想把他留给自己。”绿蒂的内心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但是理性在她的头脑中是占踞上风的。绿蒂的两种特质吸引也伤害着维特。维特普经抱有过幻想,但是他最深爱的两个人却站在了理性的一方与他隔岸远对,幻想破灭,让他再也无法在生活下去。
2、艺术特色
维特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书信体的运用,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通过这种书信体的形式,仿佛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倾听他的言谈笑语和啼泣悲叹,甚至能够窥见他那颗跳动着的、敏感的、柔软的心。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让读者产生这封信就是写给自己的错觉,运用浓郁诗意的多重抒情,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受,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抒情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形式。
在维特这部中,大多数还是采用的直接抒情的方式,主人公通过内心的独白,直抒胸臆,将自己的奔涌出来的喜怒哀乐直接向读者倾诉、宣泄,如汹涌的洪水一般,让人不禁为其淋漓尽致而震撼、而感动。维特中的直接抒情在的情感表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维特与作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揭示作者内心深处的秘密,另一方面在维特和读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让维特能够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入的体会维特的思想和情福
另外,中,还有以“编者语”的形式进行直接抒情也是抒情手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鉴于日记和信件内容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穿插了编者语,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进行了抒情描写。编者语以细腻的笔调对维特的情感进行传递,形成维特借助编者进行情感抒发的真实效果,不仅能够对维特的内心世界的变化进行客观深入的描写,还能以外观者的角度对其心理变化对未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预测和铺陈。
维特中作者采用的间接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寓情于景,二是寓情于事。寓情于景是通过对环境或者景色的描写来进行情感抒发的方式,这种抒情方式中的景物描写起的是烘托的作用,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充满诗意。
3、作品影响
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这部获得了那个时代相当高的印数,并且是引发所谓的“阅读热”的因素之一。
为了记录所谓的“维特热”,在韦茨拉尔,除了一本珍贵的第一版少年维特的烦恼外,被展示的还有它的戏仿作品、模仿作品、争鸣文献和多种语言的翻译本。
这部激起了批评家和支持者们极为热烈的反应。其中的原因在于,歌德以维特作为他的中心人物,而这个人物完全违背了市民社会的规则。市民大众将维特视为一个和睦婚姻的破坏者,一个反叛者,一个无神论者,他与市民大众的观念完全相悖。他们期待的文学,更多的是“实用的东西”和“娱乐的东西”,而歌德的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上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他们直接在故事中寻找“实用的东西”,他们希望有一个他们能够认同的人物,并从他的行为中得到学习。特别是充满了优美的抒情格调,文字洁净明快,很值得称道。但这部却是以自杀告终的从市民的价值标准来看这不可想象。许多市民批评这部仅仅因为它的主要人物不符合他们的观念,还威胁到他们的价值标准。他们认为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本和传统文学决裂的书,这种决裂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他们认为这本书颂扬了与他们的利益相悖的价值标准,赞美了自杀的行为。
针对这部对自杀的赞美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教会和一些同时代的作家,因为,据许多青年模仿了自杀行为。实际上的确有模仿性的自杀行为,但其数量远远低于教会宣称的数量。在一些地方如莱比锡、哥本哈根、米兰这本甚至受到了封禁。歌德的反驳大意如下他以自己的生还给出了最好的例子人们必须写出内心的痛苦。歌德对指责自己诱惑他人自杀的冯戴尔比nerby主教和布里斯托risl爵士做出了辛辣、讽刺的回应
现在你却把一个作家托来盘问,想对一部被某些心地偏狭的人曲解聊作品横加斥责,而这部作品至多也不过使这个世界甩脱十来个毫无用处的蠢人,他们没有更好的事可做,只好自己吹熄生命的残焰。
维特一出版,很快译成英、法、意、西等二十多种文字,有些国家还出版了几种不同的译本。在青年中间掀起了一股“维特热”,他们穿上维特式的蓝色燕尾服,黄色背心,讲着维特式的话,模仿维特的一举一动,极少数人甚至仿照维特的自杀方式,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股热浪不但在德国流行一时,还波及到英国、法国、荷兰和北欧诸国。在各个阶层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中国,郭沫若所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1922年出版后,马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当时正值“五四运动”之后,参与反封建斗争的中国青年在维特一书中发现与中国现实有很多雷同之处,产生了共鸣,这本书在国内广泛流传,仅就抗日战争以前的情况而言,到抗战前夕,由泰东、联合、现代和创造社四家书店先后再版重印,共达37版之多。
”
云起眉头轻蹙,一次性看完……心境,不由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