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章 第九世 生命尽头(1 / 1)野茜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明玉犹豫了一会,接过那五块钱,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于奶奶。”

“不用这么客气,这可是你的劳动所得,这是五天的工资,明天可别忘了过来啊。好了,快回家去吧。”

后来苏明玉便每天过来给曼茵读报纸,有空的时候,曼茵会教她各种外语和闽南话上海话长沙话。苏明玉是个很聪明的小姑娘,也肯勤奋。或者说苏家的几个孩子都很聪明,至少在学习上都是。

所以在苏家老大要出国留学的时候,苏家父母一商议,便决定把苏明玉住的那个房间卖出去,好筹措学费让大儿子出国深造。

这些年苏明玉没有再因为和父母要钱而产生什么冲突。这次依旧没有,她只是趴在曼茵的膝头默默流泪,问了一句:“于奶奶,我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爱我?”

曼茵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她:“你记得你舅舅吧?”

苏明玉的舅舅虽不住在这里,但却也在弄堂里算得上是出名,几十岁人了,不正经工作,时不时的携家带口的来苏家打秋风。苏家一个双职工家庭过得如此拮据,和这个舅舅脱离不了干系。据说当年样样出挑的苏母之所以嫁给苏父,也是为了给娘家的这个弟弟弄个城市户口,好吃公家粮。

明玉点点头。

曼茵道:“我不知道你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你今天所受的这一切,代表着你将来不需要再走你妈妈的老路。”

苏明玉沉默了很久。

后来曼茵领着她慢悠悠的走到苏家,和苏母说自己想让苏明玉在自己那儿住。一来她一个人住孤独的很,家里又有空房间,想让这个很喜欢的小姑娘多陪陪自己。二来明玉也快要冲刺高考了,需要有独立的空间。她平时又要给自己念报纸,搬过去住能方便一些。

苏母虽说平时对明玉苛刻了一些,但总归是自己的孩子。她也知道这些年苏明玉的补习费资料费都是用给曼茵念报纸赚来的。一开始她曾带着明玉过来退钱,但曼茵坚定自己和明玉是雇佣关系,一定要给钱。再加上苏母也同情曼茵孤苦无依,后来就没有再管这件事情。如今曼茵找上门来,言辞又恳切,她也就同意了下来。

就这样,明玉搬到了曼茵家的二楼。而曼茵因为腿脚不便,前两年已经搬到一楼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多,苏明玉要高考了。

“于奶奶,我考您的母校吧?听您说以前的事情,我总想去看看你去过的地方。”

“傻孩子,你不是一直想上清华吗?在你能抓住机会的时候,不要因为任何人任何事放弃自己得梦想。何况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去了也不过是徒增伤感,再不是从前的摸样了。你啊,还是要选最适合你的,你最喜欢的。”

苏家又出事了。

苏母背着苏明玉,找到苏明玉的班主任,替她要了本地师范大学的免学费保送名额。

苏明玉放学后没有回曼茵这里,而是直接回了苏家,不一会儿不远处苏母和苏明玉的争吵声便传了出来。

“苏明成考得不好,只能上二本,您却花钱让他上重点大学!我明明可以考上清华,你却不让我去。都是您的孩子,您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您如果不想要女儿,当初为什么要生下我!?”

“家里已经没有钱再供一个大学生了,现在这个学校既可以免学杂费还有奖学金,有什么不好的?我已经养你到十八岁了,我不欠你什么,这个家也不欠你什么!你想上清华大学?好,学费生活费都你自己解决!要不然你就乖乖的给我去上师范!”

曼茵坐在窗边的摇椅上。自从她搬到一楼之后,为了方便晒太阳和采光,便将一楼门边的四方小窗改成了大大的落地窗。

苏明玉说窗边空落落的没有生气,便用自己的“工钱”买了两盆蔷薇一左一右的摆着,花养了几年,小盆换成了大盆。后来苏明玉搬了过来,又想办法搭了花架子将花杆缠成了拱门的形状。

五月了,年前修剪了的枝条早已长满了架子,花也已经开始绽放。平日苏明玉照顾这两盆花很上心。

大白猫踩着花盆的边缘伸着爪子去够那簇开的正艳的花。

那天晚上苏明玉没有回来。

第二天曼茵拄着拐杖慢悠悠的出了门。

“于奶奶,今天天气好哇,您也出门来啊?”周围的邻居见这个这些年很少出门的独居老太太出门,觉得诧异,纷纷和她打着招呼。

“是啊,出来走走。”曼茵应了一句,拎着一个小手袋继续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着。大白猫也慢悠悠的跟在她的脚边。

走得累了,曼茵便随地一坐,撸一会儿猫,再继续出发。

她是在一家花店的门口遇见苏明玉的,苏明玉远远的看见了她,跑过来紧紧抱着曼茵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奶奶,你去哪儿了?我到处找你都找不到,你吓死我了。奶奶,你吓死我了”

花店离家已经不远了,曼茵轻轻拍拍苏明玉的后背,道:“先回家,回家再说,乖,不哭了啊?“

苏明玉搀着曼茵回到家里。曼茵从小手袋里拿出一万块钱,递给她说:“这是奶奶给你的助学贷款,将来工作了,要还的,知道吗?还有啊,以后的学费,要靠你自己勤工俭学了。更多的奶奶也没有办法了。“

六月份,苏明玉高考结束,回来和曼茵商量着报哪个专业。

九月,曼茵抱着猫坐在门口,目送着苏明玉背着行囊北上求学。

暑假苏明玉要留在北京兼职赚学费,寒假却总会回来陪曼茵一起过年。她很少回苏家,哪怕只隔了几十步路的距离。曼茵也不会去劝她说什么母女没有隔夜仇的话,有些心结,要她们自己想通才行。

苏明玉不在的那些日子,苏母倒是隔三岔五回来曼茵家代替苏明玉给她读读报纸。

她说:“这些年多亏了您一直照顾明玉。“

曼茵说:“是这个孩子让我晚年过的没有那么孤单,我要谢谢你,愿意让她过来陪着我。“

“这是你们的缘分,也是明玉的造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你的想法别人不知道,也许会一辈子怨恨你。”

苏母没有说话,只是临走前看着窗边的蔷薇说:“多好的花啊,生在沼泽里是开不出这么好看的花的。”

这年冬天,一部叫甄嬛传的电视剧风靡大街小巷,就连曼茵这样不看电视的人,都从街坊四邻的讨论里断断续续的听了不少的故事情节。

明玉已经去年已经毕业了,上班的第一年便将当初跟曼茵借的助学贷款连本带利的还清了。为了方便照顾曼茵,毕业后她本准备回到苏州工作。但那时上海的一家大公司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去上海吧,年轻的时候总要去大城市闯一闯的,奶奶二十来岁的时候啊,也在上海呢。”

上海离苏州不远,明玉回来看曼茵也方便,便去了。

曼茵的眼睛虽花了,但听力却一直不错。一个寻常的午后,她摇着摇椅晒着太阳,便听到了一阵咔嚓的快门声。曼茵向着落地窗外看去。

一个青年男子一手敬礼,一手托着相机,正朝着她鞠躬。曼茵带上老花镜,眼前的身影变得清晰了起来,越清晰,越熟悉。

曼茵朝青年人招招手。青年人指着自己的鼻子靠近落地窗,一脸的疑惑。曼茵指了指门得方向。

青年人扭动门把手,走了进来,咧嘴一笑道:“奶奶,我是看您这花开得好,还有您和这大白猫,这构图,太美了!嘿嘿,就没忍住,我不是故意打扰您的。真的很抱歉。”

曼茵盯着青年的脸看了许久,从摇椅里直起身子,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青年人一愣,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黎晓。我叫黎晓。奶奶我真不是故意的,要不我把照片删了?”

曼茵红着眼眶笑了。黎对了,是该姓黎。当年黎叔说过,明台是他的儿子。

曼茵问:“你家有没有姓于的长辈?”

黎晓有着震惊的反问:“奶奶,你会算命啊?!我曾祖母就姓于。”

曼茵又招手,黎晓上前蹲在她的面前。

曼茵拉过他的手说:“那你应该叫我曾姨祖母。”

黎晓,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不可思议的说:“您是于曼茵?曾祖母的妹妹?姨姨祖母,您一直在苏州啊?我曾祖母和曾舅爷在天津找了您一辈子,您竟然一直在苏州?不对,曾祖父和曾祖母曾在苏州住了十几年,怎么就没遇上呢?”

“他们还好吗?”

黎晓沉默了一会,道:“曾舅爷两口子那时候受了些罪八八年的时候就陆续没了,我曾祖父是零一年过世的,前年曾祖母也没了。我的名字还是曾祖母取的。我还有个妹妹叫黎梦。”

曼茵靠着摇椅躺下,摘了眼镜,闭上了眼睛,一点水渍沿着眼尾的皱纹流入鬓发。

她竟从来没有想过去天津看看

本来,还有机会相见的。

黎晓打了电话给家中的长辈,告诉他们自己在苏州找到了曾姨祖母。

几天后一大帮的人乌泱泱的挤满了曼茵家的小厅。

这些人里有的长得像大哥,有些有几分锦云的痕迹,有些曼茵完全看不出像谁。最像明台的是黎晓,最像曼丽的是他妹妹黎梦。

年纪最大的快七十岁了,是大哥和锦云的长子,当年曼茵去天津时,他还在锦云的肚子里。其他的更是一个都没有接触过。

但因为大哥和曼丽数十年来的念叨和寻找。这些孩子们对曼茵这个名字和身份并不陌生。他们从小就从父母祖父母的口中知道,当年有这样一个祖姑奶奶或姨祖母下落不明。

他们提出带曼茵回天津养老。但曼茵仍选择了留下。

这帮亲戚们出现的时候,就有人通知了苏明玉,她也赶了回来。在众人提出带曼茵走的时候,她蹲在曼茵身边握着她的手,但曼茵说要留下的时候,她才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亲戚们都走了,苏明玉请了几天假陪着曼茵。黎晓也留下了。

他说想要多听一些曼茵的故事。

几天后苏明玉回了上海工作,黎晓也跟去了上海,说要去上海采风,看看当年祖辈们待过的地方。

十一月。

这是很寻常的一天,曼茵从送牛奶面包的小哥手里拿了食物,和大白猫分享了几口面包,又喝完了牛奶。

蔷薇花已经开败了,曼茵拿些花剪修剪了花枝后,便躺在摇椅里等着太阳晒到她这里。

大白猫对被剪得光秃秃的光杆十分不满。喵喵的冲着曼茵叫了几声后,便圈着身子趴在了花盆里。

十一点,阳光照在了一人一猫身上。给曼茵做饭的小阿姨拎着菜来了。

她和往常一样拧了门把手就直接进来了,一边和曼茵说着:“于奶奶,我娘家那边带了条上好的火腿过来哦,今天给你**蛋豆腐火腿跟好哇?我还买了一条梅同鱼,还是要蒸着吃哦?”

小阿姨一边说着一边利索的开始处理食材。等汤羹好了,鱼也蒸好了,她打了米饭摆上桌,走到曼茵的身边。

“于奶奶,吃饭啦,吃完了再晒哦?”

花盆里的白猫冲着小阿姨喵了一声。

当天下午,苏明玉和黎晓就从上海回来了。

曼茵走得很安详,她甚至早有预感,写下了遗嘱,将房子留给了苏明玉。而她账户里的钱则托苏明玉取出后捐给孤儿院。

第二天,于大哥和曼丽的后人都赶来了苏州。众人和苏明玉商议后,将曼茵的骨灰带回了天津,和她的哥哥姐姐们葬在了同一个墓园。

所有人都离开后,苏明玉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呆坐了一个下午。苏母来看了一眼便走了。

苏明玉叫了人帮忙将两个大花盆搬上了车,抱着猫,锁了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