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裴泾离家时已经进入三月份,正是杨柳生芽草长莺飞的季节。所以当时大家的送别除了隐藏在暗地里的担忧,面上到没有多少伤感的气息。
赵宥总共带了三万精锐之师,押送十多万石的粮草和物资,还有一批朝廷下令新赶制出来的兵器,一起送往前线。
其实前方目前最迫切需要的还是朝廷派去压阵的领头人,所以这三万精锐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保护赵宥的安全和给前线的将士安定军心,给敌军起到震慑的作用。
大军开拔后,域园彻底安静下来,除了二老太太偶尔会带庄寄霜和穆抒衍去寿安寺见长公主,其它的时间,大家都关在家中闲散度日。
只不过这闲散中,依旧少不了对前线战报的关注。
庄裴泾十分细心,只要情况允许,几乎每隔几日都会写信回来,好让大家知晓他们的近况。比如赶路经过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奇风异俗,身体状况如何等等。
而且,他刚到达前线就发回了有关容椿的消息,康安郡主十分感激。听说容椿已经升任了卫所正千户,且大大小小的战功已经立下了好几十桩,康安郡主喜极而泣的同时,心中又是担忧和怨怪,心疼他不知道爱惜自己。
容椿性子跳脱,对于自己执意从军的事情也觉得十分愧疚,所以很少往京中写信,仿佛要憋着一口气,挣一个天大的功劳回来,才算对得起家里人和庄寄霜的等待。
庄裴泾不好勉强他,只好尽职尽责地向容二老爷容继俨报告他的消息。当然,容继俨知道了,康安郡主也就知道了,庄寄霜自然也会被康安郡主事无巨细地告知。
关于战局战况的事情,庄裴泾很少给域园中的人提及,估计多半都是和庄老太爷沟通吧!域园留下的毕竟都是老弱妇孺,即便知晓这些也没什么用处,反倒会让她们更担心。
五皇子到了前线,的确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前线的军士们都是经历了大半年征战的,身体疲乏,心态上也难免有所松懈,加之主帅的失踪,整个营地的气氛都显得十分低迷。
五皇子的到来,最重要的是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宁朝廷的心怀,朝廷没有忘记他们,不仅送来了强有力的军力支援,带来了大量的钱粮物资,皇上还大义凛然地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战场上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
大宁的军队由此欢欣鼓舞,士气高涨,整个军营也显得空前团结起来。
不过有一件事,庄裴泾还是特地写信给穆抒衍说了说,就是有关于靖远侯的事情。
庄裴泾既然接了皇上的圣旨,自然还是要去搜寻一番的。
当然,搜寻的结果与靖远侯世子报告的没什么不同,派了好几拨精锐斥候前去打探,折损了好几个以后,还是没能得到有关于靖远侯去向的蛛丝马迹。
靖远侯世子因此更显颓废,手中的军政大权逐渐移交了不少给其他将领了,容椿当然也抓住机会得到了更多的控制权。
庄裴泾的信,穆抒衍好好存放在一个木匣子里。虽说前段时间他也写了不少的信回京,但单独指明给她的还是第一次。
似乎二老太太和庄寄霜等人都误会这是穆抒衍拜托庄裴泾打听自己父母的消息的信件,所以都没有多想什么,直接就交给了她。
庄裴泾这次发来信件后,中间忽然有十来日没有再寄信来了。热搜resxs
域园诸人都变得有些惴惴不安起来,生怕他是糟了什么意外。
徐嬷嬷不止早晚的祷告,还向二老太太进言,让她老人家去求求长公主,看看能不能走走朝廷军报的路子,帮忙打探一下庄裴泾的近况。
二老太太是见过不少大风大浪的,本就心性坚定,虽然也忧心儿子的状况,但没到最后时机,她还不想贸然去麻烦长公主。若是真的有什么意外,不用她去求,长公主也定然会第一时间派人前来知会她的。
穆抒衍不得不佩服二老太太的为人处世。也许正因为她一直都拎得清,把得准,她与长公主之间的情意才会这么深远吧!
穆抒衍也担心,但她心中隐隐有种感觉,兴许是有了她临别之前送的那幅舆图,庄裴泾想要趁着去了前线的机会,也去静弧山上探查一番也未可知。
由此,她不禁十分懊悔,不该那时候将那幅图送给他。她只是怕万一有需要,可并不希望他去冒险啊!
这个庄裴泾!明里答应得好好的,暗里就自己去了!不!等等!当时他好像并没有明确答应自己一定不去的啊!都怪自己太过草率,没注意到这一点!
穆抒衍深深地自责着,但也不好现在将这件事说出来。不然只会让大家更为担惊受怕。
毕竟静弧山目前还是属于滇池的地盘!
而且万一自己的猜测是真的,又不慎走漏了消息,庄裴泾更危险!
在这种焦急的情绪中,大家煎熬了大半个月以后,二老太太终于再次收到了庄裴泾的信。
信上说他前段时间不慎感染了风寒,随军大夫嘱咐他要静养,不可多费心神,五皇子听说后,干脆就派了贴身的宦官前来监督他休息,所以一直没能写信回来。
现在身上已经大好,让家中人不必担心等等。
大家才算松了一口气。
徐嬷嬷当即擦了擦眼角,欢天喜地地又去拜了一回菩萨,又敦促燕嬷嬷做出了一大桌的好菜,算是补偿大家这段时间的茶饭不思。
正在这个时候,庄寄雪带着自己的儿子回京省亲来了。
她和荀勉自打成婚后,没过几个月就离了京赴任去了,现在也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回来过了。
去年大宁与滇池开战的时候,她刚好生下了长子荀卓,小名叫做虎哥儿。这样一来,她总算是真正在婆家站稳了脚跟了。
原本虎哥儿三个月的时候她就打算回京省亲,但那时候宁滇的战况还很激烈,荀勉怕孩子太小,路上遇上什么变故,所以极力劝说妻子开了春再回来。
庄寄雪与丈夫感情甚笃,自然是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