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飞走以后,济慈堂又恢复了正常时候的样子。
“掌柜的,我让你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吗”
“做到了,做到了。”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南方那边才是真正的重灾区啊。洪水过后是疾病,疾病会导致没有人去种地,而没有人种地,今年的粮价估计也要上涨。”
掌柜的叹息了一下,只能开口安慰王婧怡:“没有办法。现在只有好好的把瘟疫扛过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嗯嗯。”
这个道理王婧怡也是懂得。
“趁着现在病人不多去熬一些预防的汤药,给大家喝一些,提高一些自身的抵抗能力。”
王婧怡可是害怕自己济慈堂的人都倒下去,倒下去还有谁会来给他们看呢?还不是他们自己扛着。
“主子,主子。城里贴了告示,上面说,封锁京都,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而且还要排查每一家来京都不到两个月的人家。说是要调查记录什么的。”
澧王可真给力,王婧怡并不清楚。这其实是宰相张贤龄的功劳,要是没有宰相张贤龄啊,这澧朝也保不住了。
“好。”
“我们大家多熬一些汤药,发给京都里面的人。记住,不要想着在这个时候赚钱,因为你们是人,而不是唯利是图的小人。”
其实就算是王婧怡不叮嘱他们,他们也不会想着拿这个去发财的。
危难之中,人人有责,那分什么有钱啊没钱啊。
“好了,大家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吧。”
王婧怡想趁着现在有时间,出去看一看这些病人的症状。
可以刚一出济慈堂的大门,路上就有一队兵马。他们就是澧王派去守城门和搜查的禁卫军,每个人都戴着古代版的口罩。
王婧怡猜想可能是太医院发明的,那自己戴的这个也不算太过突兀了。
“开门,开门。禁卫军奉命搜查。我们接到举报,说你们这里有病人。”
“军爷,我儿没病。我儿只是前几天去听了神医的讲坛,回来就这个样子了。”这家的父亲跪在地上给禁卫军磕头,还拽着禁卫军头领的裤子。
“没病?”
带头的人冷哼一声。
“没病你怎么就给我跪下来了呢,来人,搜!”
过了不到一炷香:“找到了,百长。”
“给我带走!”
“军爷!军爷,不要这样。我就这一个儿子还指望他给我养老呢。”
“大爷,不是我不同情您。而是不把他带走,这条街都有可能被传染。而且澧王已经下令,让太医院研究解药了。带走您儿子只是隔离治疗而已,您不要太担心。要是您儿子继续留在家,那就不好说了。”
“谢谢,谢谢。”
没想到澧王这么细心,连民心都考虑到了。
不行,自己一定要去看看症状。
有一个知道的,就说明可能有十个,甚至百个不知道的,已经得病的人在乱晃。
澧王还真是够神速啊,上午南无忌才告诉他。下午就开始采取措施,一点都不顾及京都那些达官贵人的想法,也是,命都只有一条,要是没有了,那就是没有了。
王婧怡想打听一下太医院的太医们都在哪里,拦了路上的一个大叔直接问他。
“大叔,那些太医你知道都在哪里吗?”
“在应天府旁边的那座府里,应天府旁边的那座府是个空府,又大又没有用。朝廷就先把它当做了治疗瘟疫的地方,还有一些大夫主动请缨参与到里面。可真让人佩服啊,希望瘟疫可以早点结束,唉。”
王婧怡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听到这样的话。
而且澧王为这些患者做的已经够好了。还有那些为患者治疗的太医,甚至那些主动请缨的大夫,那些都值得自己尊敬。
“谢谢。”
说完,王婧怡也朝着应天府的方向跑去。
那大叔没有料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姑娘,竟然也有着为大家考虑的心,后生可畏啊。听说济慈堂有免费的,可以预防瘟疫的药领。
自己必须要领一点,然后回家和夫人孩子一起喝。
听说这瘟疫可不得了呢,得上的人,一半都要病死了。
王婧怡来到离应天府有些距离,说是它隔壁的那个府。其实离应天府还是蛮远的,门外面有士兵在把守,旁边还有牌子,牌子上面写着“瘟疫重娶,闲人勿近。”
“不好意思,您不能进去,里面都是得了瘟疫的患者。”
“我是一个大夫,也是济慈堂的东家,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
“原来是大夫,请进。”
王婧怡谁都没有告诉,就进入到了瘟疫的重灾区,刚一进去,她就看到了很多病人躺在床上。而这里人太多了,有的根本就没有床,只能弄一床铺盖委屈他们躺在地上。
“这,怎么这么严重了?”
王婧怡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一下子都爆发出来了吗?
她走到一个病人身边,也没敢接触病人,而是仔细观察了一下。旁边的太医以为她要去碰病人,赶紧劝住了她:“不能碰啊,不能碰。会传染的。”
劝住她的是一个胖胖的太医:“小姑娘,你怎么来这里了?这里可不是你应该来的地方啊?快点离开。”
“我也是一个大夫,我想看看这病情是怎么回事。您不要再催我了。”
“叫什么名字,哪家的?”
“济慈堂东家,王婧怡。”
于太医挠挠头,这名字好熟悉。对了!这不是之前研究瘟疫解药名单里面的大夫吗?没想到年龄竟然这么小。
“王小姐,您觉得这病人怎么样?”
于太医,也不再拿平时的眼光去对待她。既然她在研究解药的名单上面,那就说明还是有些本事的,自己不能看不起人。
这于太医啊,其实是太医院的院副,仅仅在院正之下。
正是因为他不会瞧不起任何人,而且还会和别人钻研医术,所以他才会四十多岁就到了太医院院副的职位上面。
“这病人,面色苍白,听声音感觉非常的痛苦。我还没有把脉。所以,我没有办法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王婧怡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自己的医术还没有到妙手回春的地步呢。
“没事,我来告诉你。这患者发高烧,然后一直高烧不退,还伴有腹泻,能把人拉到虚脱无力。这病只有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才会传染,如果离得远一些就没有问题。”
“这样啊。”
王婧怡没想到,这瘟疫也没有多严重,主要还是在于高烧,腹泻以及它的感染能力。
可是,王婧怡觉得没有多严重是一回事,研究解药又是另一回事。
“您觉得这是什么病?”
“霍乱。”
“如果是霍乱的话,一定要和正常人分离开,食物和粪便都要分开。霍乱病人会传染给其他人的。”
霍乱啊,就算是在现代,那也是有些难度的。更何况现在什么医疗设备都没有,对了!既然是拉肚子拉到脱水,那就要补充盐分啊。
可是现在又没有办法注射生理盐水,那该怎么办呢?
对了,可以喂盐水啊。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给他们喝一些盐水,盐度不要太浓。可以起到一些调理作用的。”
于太医没有想到,这小姑娘还真的有办法,虽然只提了几个意见。可只要是有用的就够了,这些注意事项,他会告诉给其他人的。
避免有更多的人会得病,毕竟霍乱不比其他。
刻不容缓,于太医立刻召集太医院的人来研究解药。不过,毕竟是澧朝,东西有限,中药治疗时间又长。他们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