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白云,郁郁葱葱的美景之间,古朴小镇镶嵌其间,为苍茫大地添加了一抹活力。
嬉笑,吵闹,叫卖,熙熙攘攘的繁荣之下,古色戏台屹立其间,为喧嚣闹市添加了一道厚重。
戏台上,一位穿着青衣的说书先生,站在场中,正准备讲编排好的奇闻趣事。
说书人,两鬓已经斑白,饱经风霜的模样,估摸着已过五旬。
此时于在台上,却并不显老态,其腰杆笔直,面容刚毅,站立之间,更给人一种铁血之色。
台下不远的茶桌前,早已经满席,听客们仪容整洁,悠闲的喝茶聊天,神态颇为惬意。
在戏台稍远的地方,也围拢了一大票人,不过这些人身着粗衣麻布,或坐或立姿态不一,和那茶桌前的听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此时没人在乎这些,多数人的目光都放在看台上,等待那说书人讲说。
说书先生对于众人投过来的目光,只是淡然一笑,丝毫没有怯场,这样的场面他已经历了不少。
在拱了拱手后,他环顾场下一圈,满脸微笑道“咱们大家都是老相识了,小老儿也就不多做客套,接下来咱们直奔主题,来说说最近广为流传的事迹吧!”
随后压了压手,见听客们停下了交谈,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日的讲说:“却说当今圣皇登基之时,各方环顾虎视,又逢巫蛮作乱,圣皇大怒,募天下之兵群起而攻之,自此拉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有种煌煌大气之感,人群中那些神思不属之人,乍一听闻,精神都不由一振,不自觉被吸引过来,侧耳倾听。
一时间,台下寂静无声,除了远处的叫卖之声,就只剩下那说书人的洪亮声音。
听客们仔细聆听了片刻,略略一回味,知道说书人讲的是那莽莽群山之间,百万大军伐巫蛮的事迹。
台下了解内情的听众,神情变得肃穆,有坐在茶桌前品茶的听客,此时不自觉站了起来。
说书人没有注意到众人的反应,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此时只想将内心深处,最好的故事表达出来。
他讲得绘声绘色,配合那铿锵的声音,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且随着剧情的开展,故事中的阴谋,阳谋,兵法韬略,战争布局,被他逐一解说,让人听的是欲罢不能。
随着进程的辗转,听客们竟有种热血沸腾之感,生出了种上阵杀敌的冲动。
讲到高潮时,人群中时不时会发出喝彩,遇上对胃口的情节,还有阔绰之人送上银钱,表露出自己的赞许之意。
在这慷慨激昂的铿锵声中,故事接近了尾声,台上的老者,以一首词结束了今天的故事。
只听他说道“三千里山河染血,九十路风火连天。百万军魂征战处,多少袍泽永沉眠。叹古今!争端无数,几时休?”
他还叹息了一声,似道不尽的凄凉,又似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看向台下听客拱了拱手,歉意道“众位抱歉,小老儿,失礼了。”
台下众人皆善意点头,毫无责怪之意,他们都知道,说书人是退伍多年的军卒,故而都能够体谅他的心情。
初次听到此事,他们也是叹息良久,两年前帝国讨伐巫蛮,他们之中也有无数的乡亲父老征战沙场。
直至前段时间,圣皇诏令通告天下,他们才知道,这场战役告一段落。
战争结束,在他们眼巴巴期待一家团聚之时,随之而来的却是无数亲友的噩耗。
对于这场大战官府方面的解释为巫蛮暴乱,不过其中的内情却瞒不过天下有知之士。
很多人都知道,这场大战其根本原因是新帝登基不久,为巩固地位树立威信,这才大力征兵讨伐四方。
几日前战报传遍天下,镇国大将军莫无道率百万大军东征巫蛮,连战连捷夺下蛮族之地。
圣皇大喜封莫无道为镇国侯,改巫蛮之地为蛮州,正式划入大卫帝国。
可无数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场大捷,而是一场惨胜,在这份大功之下埋藏了无数军卒的枯骨。
只因那蛮族大多都在深山大林之中,其间各种蛇虫鼠蚁遍布,瘴气迷雾云集。
那蛮族之人更是常年在深山中行走,都是人人捉刀民风彪悍,其中凶险遍地。
可以说整个蛮州的夺下,都是建立在无数将士的鲜血之上的,可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在圣皇表露出这个意思的时候,不少的朝中大臣是反对的,不是他们没有报效国家的热血,而是因为此战毫无意义。
目前国家鼎盛,周边无战四方臣服,巫蛮也是一直安分守己,没有暴动也从未进犯。
最关键是巫蛮之地根本不适于国人居住,哪怕攻打下来也不过是一块鸡肋之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此次战争的原因,显然只是圣皇好大喜功,这些忠于国家的老臣自然不想君主做下这样的糊涂事,所以竭力劝阻。
面对朝臣的激烈反对,圣皇一意孤行,连续贬黜了几位反对的大臣,拉开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在这场大战胜利后,很多朝臣是欣喜的,因为圣皇高兴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
天下大多数人是欣喜的,因为国家强大他们更加的自信。
可谁又知道这份欣喜的背后,埋藏着多少的泪与血,可能有人知道,不过被他们忽视了。
可哪怕有很多人忽视,但这股哀伤还是抹不掉的,这其中有多少家庭,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
最近在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万将士入巫蛮,进多出少十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