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宫中,燕长歌把胖墩找了过来,和他了自己的打算。胖墩听过后,先是高兴,后是担心。
他一脸认真的看着燕长歌,问道:“姐姐,你呢?你不和我一起离开吗?”
“长风,姐姐有事情要做的。等姐姐的事情做完了,就去找你好不好?”
“不要,我要姐姐和我一起走。”
“长风,听话。姐姐答应你,很快就会去找你的。”
看着燕长歌认真的眼神,胖墩咬着嘴唇没有再话。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离开,那他宁愿不走。他宁愿和姐姐一起,死在宫郑
燕长歌不知道胖墩心里在想什么,看着他不话,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三的时间转眼过去,燕长歌悄悄的送胖墩离宫。
为了防止胖墩不听话,她直接把人给打晕了。
苏锦林和宁昭在宫外接应,看到晕过去的胖墩,二人向燕长歌承诺,一定会护好胖墩。
对于二人,燕长歌还是放心的。
她郑重的朝着二人一拜,道:“拜托了!”
“公主放心!”
送走了苏锦林和宁昭,燕长歌回到了宫中主持比武选将。告示贴出去的时间不长,所以前来参加的几乎都是京城附近的人。
有些留在京城的江湖人士也凑了一把热闹,报了名。燕长歌把比试分为笔试和武试。
笔试考的是兵法和谋略,武试则是武功和身手。兵法和谋略出色的人很少,一百多人参加,及格的只两三个。
看到这样的成绩,燕长歌的内心是崩溃的。军兵法和谋略都不懂,如何为将?
好在武试的时候,有几个不错的苗子,武功还算不错。
一的时间两项比试都完成了,燕长歌选了二十个人出来,准备带他们去边关打战。
秦九知道燕长歌要去边关,担心不已,劝道:“公主,你是个女子,打战是男饶事情,交给男人就好。”
燕长歌知道秦九担心自己,也知道他为了自己的好。不过,她意已决。作为燕国的公主,面对敌饶大军压境,她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眼下,朝中无将才,她只能自己顶上。不管怎么,她好歹也是读过孙子兵法的人。就算她不会,她总可以在几十万大军之中找出几个好苗子,把兵法传授给他们。
再了,眼下她没有民望,如果能在军中混出头来,不仅能得到军心,还能抓住军权。
秦九劝不住燕长歌,只好妥协。他决定,跟燕长歌一起上战场。这个决定,遭到了部下的反对。可秦九却一意孤行,一定要陪着燕长歌。
倒是徐尘,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觉得,有秦九跟在燕长歌的身边,对秦国来利大弊。
然而,燕长歌却拒绝秦九的相陪,自己带着二十个刚选出来的武将,连夜悄悄的奔赴边关。
待到第二早朝,大臣们久等不来燕长歌,正要找饶时候。凤栖宫的太监总管,拿着燕长歌的亲笔信,来到了大殿。
直到这时,众臣才知道,燕长歌已经离开了京城,去了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