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花灯先别摘,花朝节还得接着放呢。”徐掌柜伸手拉住一个小伙计的梯子,冲他摆摆手。
伙计把灯小心的扶正,连忙下来。“好咧掌柜的。”
“想不到元宵比汤圆受欢迎呢。”徐掌柜花了两天才粗粗核算出中元节当天的收益,太零散了,偏偏账房带媳妇回老家还没回,徐掌柜只好挽起袖子亲自上阵。
他揉揉酸涩的眼睛,心里暗自佩服刘娥的厉害,“东家怎么算的就这么快呢,随手写写画画就好了,还比老账房算的都快。”
“东家,中元节一天收了一千六百三十三两银子。”徐管家乐滋滋的跟刘娥报账。
刘娥瞅着数钱数的越来越开心的徐掌柜,“徐掌柜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里头您不是给我还分了份子钱嘛,我这也是为了自己。”徐掌柜笑的一脸朴实,谁敢相信成都最精明厉害的布料铺掌柜,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遇仙楼的大掌柜呢。
“湘姑那时候把您抓来,我就觉着怎么也不能亏了你。”刘娥想起当初成立遇仙楼时缺人手,湘姑土匪一样四处撸人,忍不住一笑。
徐掌柜想起来也笑了,“湘姑娘也是真性情,一场误会,我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感激她。”
“元宵居然会比汤圆受欢迎呢。”刘娥看见账本的流水惊讶道。
徐掌柜点头,“是的呢,都是一样的材料,就做法不同,吃的人喜好就不同。”
“那倒未必。”刘娥道,“还是价格差异影响比较大吧。”
汤圆两文钱两只,而元宵两文钱有四只呢,个头大馅料扎实,汤汁浓稠,差不多都能吃个半饱了。
“听说许多人家都学了样式,自己要回家做呢。”徐掌柜有些觉得心疼,这可是自家的方子。
刘娥摇头,“这个简单,看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的了,学了去也是正常,不必介怀。”
刘娥不担心这点损失,元宵汤圆不是遇仙楼的正经买卖。
送走徐掌柜,刘娥转身看见绿萝风风火火的往这跑。
“这是怎么了?”她见绿萝上气不接下气,连忙问道。
绿萝喘了一会道:“您快去看看吧,张姑娘要拆屋子呢。”
刘娥赶到后花园的时候,张玲儿已经把西角边上的棚屋门板卸下来了。
“还真是拆房子呢?”刘娥抱拳看她折腾。
张玲儿一回头看见刘娥过来,连忙过来跟她诉苦,“您快看看,这门板缝露的太大了,花都被冻死了好些呢。”
张玲儿花灯节前就开始早出晚归的搜罗温泉边上早开的花,带土移回来就放到后花园,只是因为现在天冷,许多花不适宜就不好养活。
“这可怎么办,我只能换个新板门,不然都剩不下了。”张玲儿有些无奈。
刘娥灵机一动,“玲儿别急,这算什么,大不了再建一个就是了,这地方干脆加个炉子把里面烘暖做个暖房怎么样?”
“暖房?”张玲儿疑惑道。
“对,就是让屋内四季如春,花不就都开了吗?”刘娥手指着花园这头到那头,慢慢的跟她描述,扩大到这个位置,都做成暖房,咱们还能种点蔬菜,提前就能吃。”
张玲儿崇拜的看着刘娥的脸,明白了刘娥的意思,“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暖和了都能开花”
刘娥叹气,这时候难道也没有暖房吗?是不是又超前了什么?
暖房建起来很快,油纸糊的棚顶倒也结实,光线比玻璃和塑料薄膜肯定差很多,但是明亮程度也够了。
“您看这株金铃,这株香兰,都是这几天要开的。还有这个,骨朵也出来了呢。百合这朵大了些,不适合戴,这株就刚好。”张玲儿带着刘娥在大棚中穿梭。
棚子里空气不是很好,刘娥没待多久就赶紧出来了,张玲儿真是个花痴,什么花都能栽活。
“我看你就是花神,专管百花齐放的。”刘娥笑她。
张玲儿脸色忽的就变了,看看周边没有人,猛地就跪在刘娥面前。
刘娥吓了一跳,这是要干啥?
“玲儿,你,这是要干嘛?”刘娥忙去拉她起来。
“宫主。”张玲儿抬起头来眼中有些惶恐,“您才是花神,百花宫之主。我。。。”
刘娥一下子明白她的反常了,这也太敏感了吧。
“我开玩笑呢,你快起来,我是宫主难道我叫花儿开花它就开啊。”刘娥都乐了。
张玲儿居然点头,“您都让夏天的花现在开了,您就是花神!”
这简直有些说不清了,刘娥头有些胀大。
“这个很简单的,我是觉得你养花养的真不错,插花也是一绝,刚才夸你呢!”刘娥把她从地上拉起来。
“百花宫的宫主就是花神转世,夫人也能令夏花冬开呢!”张玲儿完全不听,兀自沉浸在崇拜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哦?我娘也做过这种事?”刘娥有些意外,自己的娘亲除了美貌,原来还会种花。
“那是自然!”张玲儿的脸上布满神往,“那可是花仙一般的人物。”
刘娥木然道,“哦。”
张玲儿奇怪的看着她,突然想起来刘娥好像记忆还没恢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不由得叹了口气,那是多么美丽优雅的女子啊,是自己心中最完美的花神。
刘娥看着她一脸的悲悯,无奈的歪头,都知道她失忆了啊,这么怜悯至于吗?
“这些花你赶紧多种几斤,花朝节我得用。”
刘娥走的时候像吩咐菜农一样对张玲儿一挥手。
“什么?”张玲儿张口结舌,她有些结巴,“花,花朝节赏花吟诗,花都用几斤算吗?”
“赏花怎么过瘾,还是吃一吃比较亲切。”刘娥冲她眨眨眼睛。
“这,这怎么吃啊,这,吃了就没了啊。”张玲儿觉得人生观有些崩塌。
暖房中的花骨朵含苞待放,美丽鲜明。许多名贵的千金难买的稀有品种,还是张玲儿从悬崖峭壁中挖来的。
它们肯定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人们铺天盖地的赞扬,还是,厨房里的油锅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