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付子莘和付平悦搭牛车回了县里。
“刘大伯,你和婶子有空一起来吃酒啊。”付子莘又特地拜托那天包车一天,到时候给车钱。
付子莘回到家,刚进大门,就看到平安和平喜坐在前厅门口,也不怕冷。
“姑姑!”
“姐!”
王秀廷听到声音,从门后出来,“先生,你们可终于回来了。”
秦婶子去外面买完菜回家,看到付子莘,松了一口气。
付子莘把平安和平喜抱到屋里,“天气这么冷,还坐在外面,你们两个小淘气。”
“他们是盼着你们回来呢,昨天你们走后就一直在哭,今天怎么也不要待在书房,就在门口守着。”王秀廷说道。
平安和平喜自付子莘回来,就一直跟在她脚后,黏着付子莘。
“阿悦、秀廷,我要给你们一个任务。过几日是两个小子的生日,我请了客,你们想想准备什么答客礼。”
“答客礼?”
“就是感谢他们来参加生日宴,通常会有一张卡片,再伴着小礼物。”
“卡片我和秀廷可以一起做,但是送什么礼物呢?”付平悦人生中第一次面临送礼物的问题。
“送些糖果或者点心如何?”王秀廷提议。
她印象中,小孩子生日的答客礼不外乎是这两种东西。
“秦婶子做的桂花糕好吃,不如做桂花糕?”
“可以,这种天气放几天都不成问题。”王秀廷点点头。
“我娘前两天还说秋天存了不少桂花。”
付平悦一听,拉着王秀廷跑去厨房。
“行,桂花糕做起来也简单,我到时候一早就起来做,你们放心吧。”
两人得了准确的答复又回书房,商议着如何制作卡片。
最后决定画图,付子莘看了成果,很满意。
腊月二十六,晴天。
付家一早就开始忙活起来。
王叔出去采买,秦婶子忙灶上的活,付子莘则带着小朋友们打扫卫生。
“咚咚咚!”
有人敲门,付子莘估摸了下时间,不过巳时初。
从村里到县城,花的时间更长,这个点到不了。
来人会是谁呢?
王秀廷去开门,是村长媳妇儿李婶子。
“付家姐儿,我在家也没事,过来帮忙。”
付子莘出去迎接,“婶子,快进来,你能来帮忙实在太好了。”
李氏走进前厅,付平悦倒上热茶。
“我们就打扫一下屋子,也没什么可忙的。”
本是让别人来家里做客,反而来干活,总是不好的。
李氏扫了一眼厅堂,收拾得差不多了,也没什么可忙的。
“跟我还客气,一会儿你刘阿婆来了,我可要挨骂。厨房在哪儿,我去厨上帮忙。”
李氏听说付家请了厨娘,只是还没见过。
“在二进院里,婶子,我带你去。”
付子莘把李氏带到厨房,“秦婶子,这是村长叔家的李婶,过来帮忙的。”
“不用不用,也就一两桌饭食,我忙得过来,大姐去前院歇着就好。”秦婶子客气地摇手。
“两个人做,轻省些,在前院没事干,坐着难受。还不如来厨房和你唠唠家常。”
李氏走进厨房,洗了手,拿起菜开始清洗。
付子莘也不客气,“那就麻烦李婶子,我们中午可是有口福了。”
打扫完,付子莘打发付平悦和王秀廷去厨房帮忙烧火。
烧火简单,平时两人也常做,就连付子莘偶尔也去厨房帮忙。
付子莘每次一去,秦婶子都不让她做。
付子莘则说:“我要以身作则,自己要干活,小孩子才会跟着学干活。”
付平悦和王秀廷牵着手去了厨房。
王三宝出去采购食材回来,付子莘让他留在前厅泡茶招呼客人。
不一会儿,客人到了。
村长驾着牛车,车上坐了刘阿婆一人。
刘大伯也驾了一辆车,车上坐着他媳妇儿和罗婶子。
付子莘打过招呼,让大家进屋坐。
王三宝帮忙把牛车停在院子里,特地准备了喂牛的草。
“罗婶子,怎么就你一个人来?”
“你叔他们都有活要干,实在来不了,就我有空。”罗婶子解释道。
刘阿婆直接去后面厨房帮忙,罗婶子也跟着去了。
付平悦和王秀廷两人被赶出来,说是大人来就行,用不着小孩子。
刘常顺三兄妹是最后才到的,赵学敏则派人送了礼过来,家中有事没办法过来。
中午大家围着坐了一桌,菜色也很丰富,大家吃得也很开心。
“这豆腐做得真好吃!以后还这样做。”付平悦喜欢吃豆腐。
秦婶子笑着说,“这可是为难我,都是李姐的功劳,这豆腐是她做的。”
李氏比秦婶子大,秦婶子要叫她一声姐姐。
“我也是随便做做,都是在家跟娘学的。”
“我这个儿媳妇不仅继承了我做饭的手艺,这做豆腐的手艺也是一顶一地好,豆腐脑、豆腐干也都会做。”
刘阿婆对儿媳妇很是满意。
“我也是好久没做过,这几年在县里陪读,没怎么做豆腐,手艺不如从前。”
“李婶子,你何不在家门口摆个摊,做点豆腐、豆腐脑卖?”付子莘提议道。
“这?”李氏从来没想过在县里卖豆腐。
“你们买了房子,做豆腐也便宜。门口就是书院,不愁生意。豆腐脑什么的吃着也方便,生意应该不错的。”
“一来打发时间,二来挣点小钱。”
付子莘热心地出谋划策,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个好,我可以带我的同窗来买。”刘常有兴奋地说。
“就叫书院豆腐啊,这可是独一份!”付子莘把名字都想好了。
“我看成,巧儿,这事你做得来。”刘阿婆直接拍板,也不用问刘福来。
巧儿是李氏的名。
“我都好久没做过豆腐,要开也成,娘你可要帮我把关。”李氏也很洒脱。
“行,没问题。”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刘福来都没反应过来。
倒是陪着喝酒的王三宝有些心塞,自家先生给别人出谋划策积极得很,自家做点生意营生却兴致缺缺。
他提了好几次,自己在家也是闲着,倒不如开个铺子什么的,多个进账。
付子莘每次都找各种借口婉拒。
她认为,这两年买房置产过于冒进,应该过几年再考虑。
灾年难民,哪里来这么大的本事?
教书吗?
众人要是知道她收如此高的学费,只会将她推到风口浪尖。
她只想安静教书,顺便挣点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