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墨白第一次使用时间加速。
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料的一样,时间依存在于质量之下,每个质量不同的地方,所流逝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相对论,太空之外的卫星,它们所自身的时间和地面是有所略微不同的,所以太空之上的机械时间会事先慢于地下,卫星的时间经过调整才会发射到地下基站,这就验证了相对论的说法。
而墨白所拥有的太初空间,能够调解时间的原理太过于复杂,他也不是特别明白,但好在这样的操作是确实可行的。
不过和他想象的几十倍时间流速不同,此时小世界真实的默认最大时间流速是外界的,万七千六百倍。
经过墨白心算,就是一个小时对应太初世界的十年,主世界一年对应太初世界的万七千六百年。
这是他所拥有的小世界,自己所独有的时间流速,只要增加源力,默认限制器就能被打破,时间还能够继续加速,将主世界一个小时变成太初世界里的百年,千年,甚至是万年。
天界一日,地上一年,不外如此。
外界的墨白在床上闭目打坐,并没有睡觉。
外面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也就是前世的一个小时时间。
这一个小时中,时间加速的太初世界已经过去十年有余。
在十年时间里,墨白不时用世界权限,以源力虚空造物,扩大土地,竟然硬生生的把原本的一千平米土地变成了一个小镇的,数十万平米大小。
他每次魂归本体,看似时间很短,其实已经在小世界待了几个月有余。
每次归来天荒大陆,墨白都会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就好像习惯了用触屏手机的零零后们,回到了乡下,被强行断了网络,没收手机,和外界断了联系,还要每天要完成很多农活一样。
墨白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那种在太初空间里,一人独法,一念天翻地覆的感觉让墨白有些上瘾。
但墨白也明白,墨白也只是一个菜鸡,像他这样的杂役弟子,练肉武者,在整个大陆就只是普通阶层,要多少有多少,杂鱼一样的角色。
太初世界里的十年,这十年发生的事情,其实并不少。
首先的就是空气的注入,让这个世界开始重归氧气环境,氧气的注入让剩余的动物们得以苟延残喘,继续繁衍。
一些被迫进入冬眠状态的生物因为耗氧量不高,所以基本上都在那次大缺氧事件下存活了下来。
这倒是省下了墨白再从外面偷一次土的功夫了。
他源力虚空造物也使得空间不断扩大,植物领地疯狂扩散,几株移植进来的大树也开始互相授粉,大地上开始出现各类树林。
生态圈开始恢复,一些动物开始慢慢从冬眠状态解封,在这个新生世界里开始了活动。
充裕的阳光照射,使得植物们的长势良好,外加偶尔几时水汽积累成云,形成一次次降雨,使得大气也开始循环。
一开始带入的空气,就如同之前感受到的一样,因为流动形成了风,在这个小世界不断循环。
太初世界的空间类似一个闭环,在太初空间内部,没有墨白允许是没有办法突破世界的,一切物质都只能够环绕回去。
所以太初世界的空间结构也能够,非常好的使得空气流动,让大气循环自成一体。
不过有一个物种因为非凡进化的潜力,早早被墨白就注意到了。
以下就是这个种族的发展史。
第一年,原本存活的那些动物自寻找到生态圈角色,就开始繁衍后代,也许是因为小世界重力的问题,新一代的小动物们,体型都开始往轻巧迅捷方面发展。
这也和小世界里的食物和环境有关,植物们的食物主要来源还是肥沃的土地和充裕的阳光。
因为前一次生物大灭绝,动物尸体都被墨白埋藏在了地底,导致原本作为荒地的地面也开始肥沃起来。
加上最早一次生物灭绝的起源,就是因为突发的洪水淹没大地,所以现在的大地内部都非常湿润。
第二年,整个太初世界生态彻底恢复,这些小动物开始遍布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第三年,原本埋藏在地底的蚂蚁,开始出现在大地上。
这些蚂蚁分为各类小兵种,有工蚂,兵蚂,有飞行蚂,有虫后等。
第三年半,各种飞虫开始捕杀小如蚯蚓,蚂蚱,螳螂的昆虫们。
第四年,虫族范围扩大,但因为世界的范围对于微小的虫族而言太过于浩瀚。
原本唯一的母虫开始分化繁衍,孕育了三个新的母虫。
第四年半到第五年,三个母虫在老一代母虫的喂养教导之下开始成长,繁衍。
第五年,虫族组群开始迁移,三个母虫开始离开最初的母虫族群范围。
而这片土地的一些如同麻雀这样的飞鸟,也因为太初世界的资源匮乏,也不得不将这些小蚂蚁当做食谱的一部分。
第五年半到第七年,迁徙的三虫和原世界天敌族群,麻雀,螳螂,穿山甲进行了一场场惨烈的种族迁移战。
在失去大部分虫族成员后,三只母虫成功逃离,将族群分散到了太初世界的几个主要区域。
三只母虫陆续确认定居点,开始了自己族群的繁衍之路。
随后就是一场由虫族和其他动物之间持久抗争。
第年,三虫族彻底融入当地的生态圈,开始有规模的猎杀其它小型虫族。
最先遭殃的就是原本猎杀蚂蚁虫族最为凶悍的螳螂,随后遭殃的就是鼠妇,蜈蚣等地下生存的小昆虫们。
母虫族群的挖掘越深往地下,地面上就越看不见其中的凶险。
一只体型巨大的昆虫能够以口器,能以毒素杀死一只蚂蚁,还可以用巨大的身躯杀活动压迫,死数十只蚂蚁。
昆虫依照坚硬的塑壳甚至可以抵御一两百只蚂蚁部队的围攻。
但这并不能阻挡成千上万的蚂蚁浪潮,做昆虫是有极限的。
拥有母虫指挥的蚂蚁部队是不怕死的,是前赴后继的,虫族母虫重视集体力量,不惜牺牲个体,它们没有极限。
成群成群的蚂蚁,配上不同的兵种,会形成不一样的阵法。
俗话说,蚁多堆死象。
蚂蚁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可以弥补这种体型差距。
地底的一角,有一只野生的蜈蚣正被一群虫子围剿。
一只只小小的蚂蚁对着这只蜈蚣一拥而上,数百只蚂蚁如同黑色的浪潮。
这些蚂蚁之间配合密切,有的蚂蚁负责拖住蜈蚣的行动,吸引火力,有的蚂蚁就趴在蜈蚣身上,它们想用口器啃食蜈蚣的躯壳。
蜈蚣巨大的身躯在摇回黑色浪潮之间摆动,终究会被身上的蚂蚁抓到薄弱的关节。
虫子们的机会来了。
一群群蚂蚁爬过同类躯体,以口器咬住蜈蚣薄弱关节的柔软处。
一些蚂蚁在迁移途中进化出了一种神经毒素,随着毒素注入蜈蚣的关节处,这只蜈蚣关节泛黑,身躯逐渐停止颤动,只来得及吱吱惨叫一声。
仅仅是数秒后,除了身体本能的痉挛之外,再无一丝丝挣扎,所有现象都预示着这一个真理。
这只蜈蚣它死了。
死在了一个族群的围攻之下。
随后就是丰收的时刻,一群兵蚂扛着同类拖着蜈蚣的尸体,如同一条长龙,回到了虫族领地。
不论死掉的虫族还是刚刚捕获到的猎物,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被母虫和其他幼小虫族吃掉,变成养分,然后孕育更多的虫族。
虫族没有眼泪,不会怜惜死去的的同胞。
这就是丛林法则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虫族内部更加残酷,一切为了生存。
那些能够注入神经毒素的蚂蚁,这样的特类虫族兵种,也是在虫族族群迁移的途中慢慢进化而来的。
战争是引导进化的最好催化剂,生物和科技方面都是如此。
因为没有成功进化的个体都已经死了,这法则来自于大自然认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随着这类小昆虫的大量被捕杀。
第十年开始,虫族遍布整个世界。
同年也可正式确定为。
虫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