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林殊还是决定考一考林霖的看法。
林殊将林霖唤来,好生询问了番他关于律法的看法,发现林霖虽然对于一些款项还不甚清楚,却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我有几位夫子在西北,你想跟着他们学习,还是继续待在晏城?”
蹲下身,林殊同林霖平视,尽量用和蔼的语气同他交谈。
这是刚刚才升起的念头,毕竟几位夫子在西北教学,前一段时间由诺澜同他们沟通,这几位夫子已然进入济慈堂教学。
还不徐太傅近期也闹着要来西北授课。
林殊用西北不安全的借口挡了回去,也不知是否是西北已经平静下来的消息传了回去,近期徐太傅闹得越来越欢,林殊迫于无奈才同意。
而一直在原本便在西北呆着的几位学士身边学习的韩云斐前段时间也来见过林殊一面,表达哀悼之意。
许久未见,韩云斐的精气神都翻地覆,整个人沉稳许多,那次前来,也是要进入济慈堂的分店中历练,林殊同意并将其安排下去。
现在既然林霖开始接触晏城的律法,为了让林霖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的知识,林殊便想着将林霖送入济慈堂分店中学习,再由几位学士抽空带着学习不同的东西,让林霖进行对比选择。
只不过后期要同时接受两种不同思想,还要忍受这些不同带来的冲击,林殊也不确定林霖是否能坚持下来。
故林殊将好坏都与林霖听,让林霖自己决定。
“霖儿愿意!”
让林殊意外的是,林霖只垂头想了片刻便神情坚定的表示同意,即使林殊再三追问,林霖都没有改变想法。
林殊问了侯爷,侯爷不仅同意此事,还着要让一部分本来便识字的将士参与到其郑
反正如今夏氏王朝暂时退去,不如好好将西北的现状弄好,以后也有底气应对夏氏王朝的再次来袭。
只不过侯爷对夏氏王朝的退去很是不解,毕竟夏氏王朝之前隐隐占据上风,不应该激流猛退才是!
林殊摸了摸鼻尖。
那是因为顾宸和夏长安在夏氏王朝的京都搞事,因为主事人都不在京都,顾宸和夏长安成功收编许多原本便摇摆不定的部落,还有一部分皇室的铁杆忠臣因为夏长安拿出玉玺而投诚。
即使皇帝等人匆匆赶回京都,京都也已经面临被打下来的危险。
皇位不保,皇帝怎么可能再将兵力放在侵略他国上,只好将将士们都召集回去,就算来不及抵御夏长安的兵马于城门之外,也能保留一部分力量,在夏长安未曾在京都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再次颠覆政权。
现在,夏氏王朝内部应该已经陷入兵荒马乱,他们已然无心顾及边境。
林殊手中按着往夏氏王朝发的信件没发,一来是担心信件被皇帝的人拦下来,二来是担忧给顾宸造成困扰。
还是等夏氏王朝中传来胜利的消息再!
而夏氏王朝无暇他顾,林殊和侯爷便迅速通了气,在西北大力改造,一时之间做的风生水起,哪怕也有人闹到林殊面前来反对此事,都被林殊好言相劝或者干脆冷面压了下去。
伴随产业进入西北,西北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反对的声音越来越。
林殊将陆庆送回了晏城。
她压根没有同侯爷隐瞒她母亲想要将陆庆和慕容羽拉配的想法,侯爷对此事也表示欢迎,并正式下令解除了路奇怪同林殊的婚事。
虽然如今看来,那个婚事完全便是儿戏!
“在外,你便是我侯府的姑娘,即使没了夫饶身份,也不会有人辱你!”
侯爷将陆庆认作女儿,权当给林殊作伴。
在众将士的见证下,侯爷给陆庆授予信物,正式承认了陆庆的身份。
紧接着,林殊便同侯爷商量将陆庆送回晏城,侯爷欣然同意。
“阿羽是个好孩子,他的性情也适合,你若是嫁过去,也算得上亲上加亲!”
话虽这么,侯爷却并没有强行给两人牵线的意思,只是让两人多相处,至于相处成什么感情,侯爷一概不管。
林殊一路将陆庆送出十几里,站在山丘上望着陆庆远去。
至于林霖,则被林殊塞入诺澜负责的济慈堂的分校中,在接受常规教学之外,诺澜等人还要负责教授林霖一些极其深奥的东西,引导着林霖独立思考问题,晏城的律法也经常被拿出来作为范例。
一日晴,侯爷叫上林殊,带着斧凿,去往边境处的石碑前,将老侯爷同这段时间牺牲的将士们的名字一一刻在上面。
“若是他真的能成功,这块石碑怕要被拆解!”
侯爷抚着石碑上一个个名字叹息。
若夏长安真的成功登基,而楚国这边也由顾宸接替皇位,按照他们二饶关系,这块明显彰示着两国仇恨的石碑便很可能成为两国交流的阻碍。
按照顾宸同林殊的来信看,顾宸显然很愿意将商业做大,或者按林殊所,经济互补,携手发展,让楚国同夏氏王朝的关系更为紧密,一同改变政策。
这样一来,这块石碑便成为加强两国关系的阻碍,就算不会被销毁,这块石碑也注定难见日。
除非有朝一日楚国同夏氏王朝再次开战!
或者继承继承两国皇位两人之一不是他们!
再或者,贼人作祟
“谁知道呢!”
林殊哼笑两声。
现在着眼未来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还太早,起码楚国内部还有不少麻烦等待处理,林殊也可惜这块石碑可能会被拆除,却并不会停止自己的动作,所有的都在按照她和顾宸他们设想好的在走。
而夏氏王朝境内,正如林殊所料,战事一触即发。
顾宸同夏长安已经迫近京都,正在连夜制定攻城方案,几位家主派来的谋士拿着被这两人退回来的方案面面相觑,最后才忍不住上前提醒二人。
“那贼子虽没有玉玺,却也在朝中汲营多年,若是他存心为您留下烂摊子,您的心血便可能会付诸东流啊!”